如何理解福柯的政治哲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06-08
5月25日晚7點,beat365体育官网南樓114會議室迎來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學術研讨會: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副教授Mark Kelly作“福柯的政治哲學”主題發言,beat365体育官网郝長墀教授發表了精彩評論,随後現場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讨論。本次學術研讨會作為2017年第1期“珞珈學術茶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研究團隊”聯合主辦,李志教授主持,Thomas Besch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相關專業老師、我院師生等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Mark在發言中指出:由于福柯認為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獲得絕對正确的認識,因此就不會形成本體論的闡述,在此意義上,福柯的“政治哲學”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政治的反哲學”(political anti-philosophy);但另一方面,福柯确實有其獨特的政治哲學,他的主要成果是從其話語運作方式的思想中發展了“權力”(power)概念。為了理解福柯的權力觀念,我們必須綜合大量資料信息,尤其是他最重要的著作《性史》第一卷和晚期文本《主體與權力》。在《主體與權力》中,我們可以從個人的主體性角度理解權力。福柯在這裡将權力定義為“作用于行動的行動”(actions on actions),主體告知他人去做或不做行動,而主體無需預估或控制結果,隻要主體做出行動,在此作用于他人行動的行動過程中就已經産生了權力。權力産生于主體,由主體創造和決定,但是它的樣式外在于主體的控制并反之創造和決定了主體。在發言中,Mark還提及了一個福柯并不重視的概念“複雜性”(complexity),意指複雜世界中樣式的“出現”。因為社會中的事件來源于成千上萬人的相互聯系,人心亦複雜難以理解,所以我們不能理解複雜的社會。“複雜性”是對福柯全部哲學立場的解釋。在某種意義上,這表示我們應該放棄理解世界的嘗試;但是另一方面,理解是存在的,這是福柯給予“批判”的任務。
伴随着熱烈的掌聲,研讨會進入到第二階段,由郝長墀教授發表評論。根據福柯思想的三個分期,郝教授提出,我們如何系統地理解福柯的全部文本?福柯的思想可以被歸結為以下問題:我們作為知識的主體是如何構成的?我們作為服從于權力關系的主體是如何構成的?我們作為自身行動的道德主體是如何構成的?這最終顯示了福柯哲學思想的核心問題:人類作為主體是如何構成的?郝教授認為,福柯的政治哲學是一種政治倫理或哲學的社會思潮,它包含了四個元素:本土化批判(local criticism),反抗或拒斥(resistance or refusal),改造(transformation),對邊緣化的擔憂(concerns for the marginalized)。郝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将福柯的政治哲學定義如下:在一場新的真理政治的鬥争中,不是在人們的頭腦中去實現理想;相反,它關注完全不同于當前形勢的事物,這在當前的真理體系中是不可想象的;這場戰鬥的動力來自于對另一種力量的激情,而這種激情是無法用當前的權力關系來定義的。在評論的最後,郝教授提出問題:我們應該以何種方式理解福柯所指“對自由的無耐心”?誰的自由?怎樣的自由?如果在權力網絡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區域性的批判是否隻是另一種形式的權力,即一種不可見權力的延伸。
最後,研讨會進入到激烈的提問和讨論環節。大家問題意識突出,結合理論與現實進行深入思考,提出問題,交換意見,反複推敲,提煉方法。老師們與同學們就道德規範性、事實層面與價值層面的權力、哲學上批判與建構的關系、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福柯與語言哲學的關系等多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讨論。通過問題的敞開和意見的交鋒,大家均表示收獲頗豐。
(黃丹陽)
5月25日晚7點,beat365体育官网南樓114會議室迎來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學術研讨會: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副教授Mark Kelly作“福柯的政治哲學”主題發言,beat365体育官网郝長墀教授發表了精彩評論,随後現場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讨論。本次學術研讨會作為2017年第1期“珞珈學術茶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研究團隊”聯合主辦,李志教授主持,Thomas Besch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相關專業老師、我院師生等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Mark在發言中指出:由于福柯認為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獲得絕對正确的認識,因此就不會形成本體論的闡述,在此意義上,福柯的“政治哲學”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政治的反哲學”(political anti-philosophy);但另一方面,福柯确實有其獨特的政治哲學,他的主要成果是從其話語運作方式的思想中發展了“權力”(power)概念。為了理解福柯的權力觀念,我們必須綜合大量資料信息,尤其是他最重要的著作《性史》第一卷和晚期文本《主體與權力》。在《主體與權力》中,我們可以從個人的主體性角度理解權力。福柯在這裡将權力定義為“作用于行動的行動”(actions on actions),主體告知他人去做或不做行動,而主體無需預估或控制結果,隻要主體做出行動,在此作用于他人行動的行動過程中就已經産生了權力。權力産生于主體,由主體創造和決定,但是它的樣式外在于主體的控制并反之創造和決定了主體。在發言中,Mark還提及了一個福柯并不重視的概念“複雜性”(complexity),意指複雜世界中樣式的“出現”。因為社會中的事件來源于成千上萬人的相互聯系,人心亦複雜難以理解,所以我們不能理解複雜的社會。“複雜性”是對福柯全部哲學立場的解釋。在某種意義上,這表示我們應該放棄理解世界的嘗試;但是另一方面,理解是存在的,這是福柯給予“批判”的任務。
伴随着熱烈的掌聲,研讨會進入到第二階段,由郝長墀教授發表評論。根據福柯思想的三個分期,郝教授提出,我們如何系統地理解福柯的全部文本?福柯的思想可以被歸結為以下問題:我們作為知識的主體是如何構成的?我們作為服從于權力關系的主體是如何構成的?我們作為自身行動的道德主體是如何構成的?這最終顯示了福柯哲學思想的核心問題:人類作為主體是如何構成的?郝教授認為,福柯的政治哲學是一種政治倫理或哲學的社會思潮,它包含了四個元素:本土化批判(local criticism),反抗或拒斥(resistance or refusal),改造(transformation),對邊緣化的擔憂(concerns for the marginalized)。郝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将福柯的政治哲學定義如下:在一場新的真理政治的鬥争中,不是在人們的頭腦中去實現理想;相反,它關注完全不同于當前形勢的事物,這在當前的真理體系中是不可想象的;這場戰鬥的動力來自于對另一種力量的激情,而這種激情是無法用當前的權力關系來定義的。在評論的最後,郝教授提出問題:我們應該以何種方式理解福柯所指“對自由的無耐心”?誰的自由?怎樣的自由?如果在權力網絡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區域性的批判是否隻是另一種形式的權力,即一種不可見權力的延伸。
最後,研讨會進入到激烈的提問和讨論環節。大家問題意識突出,結合理論與現實進行深入思考,提出問題,交換意見,反複推敲,提煉方法。老師們與同學們就道德規範性、事實層面與價值層面的權力、哲學上批判與建構的關系、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福柯與語言哲學的關系等多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讨論。通過問題的敞開和意見的交鋒,大家均表示收獲頗豐。
(黃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