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巴利巴爾的歐洲主義何去何從”?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06-08

“巴利巴爾的歐洲主義何去何從”

————Mark Kelly的系列學術講座之二

2017年5月24日上午,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青年學者Mark Kelly在beat365体育官网小報告廳作了主題為“巴利巴爾的歐洲主義何去何從”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研究團隊”主辦,beat365体育官网李志教授主持講座,團隊其他成員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講座始伊,Mark指出:巴利巴爾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歐洲傑出的思想家一樣,把“歐洲”看作一種希望;對他們而言,歐洲代表着開放的政策、國家限制的超越以及一個大同世界;但事實上,這種對歐洲的贊譽與歐洲的實際不相一緻,畢竟“歐洲”不是一個理想的抽象概念,而呈現為一個糟糕的現實。當然,歐洲在現實層面雖然糟糕,但是抽象操作層面或許是令人滿意,因為它消除了國家之間沖突。在理論上,歐洲左翼保衛者巴利巴爾宣稱另一個“歐洲”是可能的,然而沒有迹象表明這種可能性要比另一種可能性好。Mark進一步指出,巴利巴爾最近幾十年一直緻力于研究歐洲政策整合項目,涉及民主、公民、平等自由等概念,這些觀點都暗含拒斥國家的邊界,因而他的歐洲計劃就是思考超越各種邊界。而且,巴利巴爾還力求在現實層面實現這些超越,即主張以這種新的歐洲觀重塑今天的歐洲共同體的制度。但Mark對上述觀點持有懷疑的态度,因為這種從抽象“歐洲”概念出發解決歐洲危機的做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歐洲制度與歐洲危機的存在都屬于事實,事實層面出現的問題,不能指望以抽象概念來解決。在這一意義上,巴利巴爾的歐洲主義是對進步政治的一個絕望搜尋,其政治的可能性尚未确定。

講座的最後,Mark和在座師生就巴利巴爾哲學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和讨論,使得在座師生對當代法國哲學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楊紫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