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黃保羅教授應邀訪問我院并做題為“路德與自由”的學術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10-30

 

10月24日下午,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世界文化系博士生導師、ESCI索引源期刊《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芬蘭)主編黃保羅教授應我院邀請,在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會議室,做了有關“路德與自由”的學術講座。會議由蘇德超教授主持,衆多博士、碩士研究生慕名而來,黃保羅教授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奉獻了一場關于路德自由思想的知識盛宴。

黃保羅教授首先對路德及其自由思想的曆史地位進行了重新定位,他認為路德否定自由意志,主張“因信稱義”的思想使得人能夠不依靠于教會,而是通過聖靈直接面對無限者上帝,從這種意義上說,路德使得人的主體性得以釋放,可以說是“現代性”的啟始者。接着黃教授又向大家介紹了在基督教視角下人類自由的曆史階段,即人類是如何由被造之初的完美自由狀态到因犯罪堕落而徹底失去自由,而又如何借着基督的拯救、上帝的恩典獲得在新天新地的絕對自由的過程。黃教授還向大家介紹了路德的二分思想,特别是“人與神”,“人與人/世界”的關系,同時延伸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二分,讨論了當代社會私人領域信仰缺失的問題。最後,黃教授向大家介紹了路德的《基督徒的自由》和《意志的被捆綁》這兩本闡釋其自由思想的重要著作的相關内容。

黃保羅教授的報告結束後,各位同學針對講座内容提出了“路德自由思想是否是對奧古斯丁的思想繼承與發展?”、“路德以神為中心的宗教與伊拉斯谟以人為中心的宗教的區别?”“路德講‘因信稱義’,那麼‘真信’與‘假信’如何區分?”等問題,黃教授對大家的提問給予了肯定,并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黃保羅教授是中西比較文化研究方面卓有聲望的學者,與我院有長期而穩定的學術合作關系。此次訪問,除做以上講座之外,還擔任了BEAT365唯一官网通識教育中心“博雅沙龍”首期主講嘉賓,與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趙林教授、我院黃超副院長分别做了學術與研究生培養方面的交流。

(胡宗超範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