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發展趨勢與哲學範式的轉換——萬俊人、謝地坤二位教授在beat365体育官网的哲學對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11-07
2017年11月4日晚上6:50-9:00,我院邀請到清華大學萬俊人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謝地坤教授在南樓大報告廳展開哲學對談,主題為當今世界發展趨勢與哲學範式的轉換。對談由院長吳根友教授主持。
吳院長首先向與會聽衆介紹了萬俊人、謝地坤二位教授的基本情況,并表示歡迎。謝地坤教授針對本次主題,首先展開對談。謝教授以2018年将在中國召開的世界哲學大會為契機,指出當今中國的哲學所面臨的的三個面向。其一,哲學始終面對共同問題。謝教授認為,普遍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是哲學思考的大問題。在當今哲學的版圖中,西方哲學占據着主要地位,但随着時代的發展,非主流哲學的發展将成為必然,具體特殊的民族問題變成普遍性問題。然而,拉美哲學、非洲哲學等沒有受到國人的重視,而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及其解答,如民族運動的崛起,對民主、自由、獨立等現代化模式的思考,也能給予我們啟迪。非主流哲學的發展也證實了黑格爾的觀點:哲學是時代的精神,是正在思維的、不斷發展的。因而哲學使人類不斷思考世界範圍的問題,無論是歐洲、拉美、非洲還是中國的哲學。其二,當代世界發展的景象。主要有三點:一是沒有任何一個學派可以控制世界幾百年,哲學的多元化發展明顯,問題意識更加突出,較少有人構造龐大的體系,而是探讨具體的問題,康德、黑格爾的時代已經過去;二是當代哲學家更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量子物理學對暗物質的論述、生命科學對人的心理結構、動态的影響等都極大地影響着哲學的視野;三是哲學的專門化發展,哲學家不再具有規範功能,而是判定功能,哲學要與具體學科結合,為某個方面描述、解決問題。其三,中國哲學的範式轉換。謝教授指出,範式的轉換是因為固有範式出現困難,不能發生作用,從而産生範式革命。謝教授根據他所提出的當今世界的面臨的巨變,強調了範式轉換對中國的哲學發展的必要性,指出,如果不去思考範式的轉換和變革,那麼中國的哲學就無法對物質世界提供理論前瞻,而哲學自身也會出問題。最後,謝教授總結道,我們的文化發展沒有跟上經濟快速發展的腳步,當今的哲學需要範式轉換,與過去思想分離。這種轉變要從民族視阈轉向到世界視阈。
随後,萬俊人教授展開對談。萬教授首先總結謝地坤教授的談話,認為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當今世界哲學版圖已經豐富化,一是世界哲學版圖的變化使得我們确認當代哲學面臨着哲學知識範式的變化。萬教授反思了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問題,如如何理解我們這個時代?哲學範式的轉換為什麼會發生?如何刻畫我們的時代?在中國有了不同身份、位置後,哲學範式的轉化對正在發生的中國的哲學意味着什麼?有哪些準備?萬教授描述了我們時代的幾個基本事實。一是經濟全球化,萬教授指出,吊詭的是,一方面世界的經濟相互依存、滲透越來越充分,另一方面世界的分裂化加劇,民族國家越來越多。二是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萬教授分别例舉了大數據、智能機器人、量子糾纏和人類透明化等事實,分析這些變化可能對我們的生活産生的巨大影響。這說明,我們的時代無法繼續用既有的眼光去描繪、把握,當代哲學發展的主要矛盾就是時代發展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與我們的哲學固有範式無法進行解釋的矛盾。萬教授指出,在當今社會中,古老的正義訴求在今天凸顯愈加明顯,物質文明越來越充分,但不正義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全球化與恐怖主義、民族分裂同時發展。整個社會呈現暧昧甚于清晰的特點,因而轉型也很難預測。
吳根友院長總結了二位教授的對談,他指出,謝教授為我們提供了哲學知識的新版圖,其中非主流哲學如非洲哲學、拉美哲學應當受到重視;萬教授則從知識版圖的變化對哲學版圖的影響的角度,為我們指明當今哲學發展面臨既清晰又暧昧的矛盾困境,哲學範式既在變化,又不清楚如何變化的境地。
對談後,現場氣氛熱烈,聽衆分别就文科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共享經濟與幸福和愛的文化、文學與哲學的發展關系、中國哲學與馬克思哲學、西方文化的荒誕感等問題,與二位教授展開互動。互動後,對談在現場熱烈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