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講壇】哥倫比亞大學佛爾教授講述佛教與現代社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5-09
5月4日,哥倫比亞大學佛爾教授做客珞珈講壇第234講,帶來題為《現代社會中科學和佛教的關系》的專題講座。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龍滔為其頒發珞珈講壇紀念證書。
講座中,佛爾首先闡述佛教和科學的關系。他認為,佛教所包含的精神和理念内核,與物質世界是不相關的。因此,過于強調科學和佛學的兼容是不正确的。從神經科學發展這一具體角度,佛爾認為,神經生物學通常以還原論來解釋意識,而覺悟、情感以及詩歌創作等屬意識層面,無法以大腦神經元的關聯來還原,其本質超越了大腦和大腦神經元這一物質本身。
現今,靈性佛教逐漸成為歐美大衆的潮流。對于這一“新佛教”,佛爾闡明,其利用佛教精神來治療西方個體焦慮的症候;并以強調純粹精神,去除具體儀軌的形式,與存于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社會的佛教形式區分開來。他認為,這一将理念與文化分離的“新佛教”,隻是一種與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相對緩和的形式而已。
佛爾教授(Bernard Faure)是國際禅學和日本宗教研究大家,曾就讀于巴黎第五大學和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并在康奈爾大學、斯坦福大學任教,現為哥倫比亞大學講座教授,任職于該校東亞語言文化系,系哥倫比亞大學日本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佛教聯合研究中心主席。他的作品包括著名的“禅學批判三部曲”:《正統性的意欲:北宗禅之批判系譜》(The Will to Orthodoxy: 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禅的洞見和溢見:禅傳統之認識論批判》(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和《頓之修辭:禅佛教之文化批判》(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 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佛爾教授的日本宗教研究成果包括:對瑩山紹瑾精神世界的探索性著作《權力的幻象》(Visions of Power: Imagining Medieval Japanese Buddhism)及最近的四卷本《日本中世諸神》(Gods of Medieval Japan),已出版兩部為《流動的萬神殿》(The Fluid Pantheon):和《掠奪者和護衛者》(Protectors and Predators)。此外,他還撰有佛教通論性著作《印象佛教》(Unmasking Buddhism)、專題性著作《紅線:佛教的性觀念》(The Red Thread: Buddhist Approaches to Sexuality)等。
佛爾的研究成果在21世紀初進入中國,對大陸佛教和禅學研究(尤其在早期禅領域)産生較大影響。(李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