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我院聯合主辦“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道路的哲學表達”高端學術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6-11

本網訊(通訊員:黃丹陽近百年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探索和回答“中國向何處去”即中國走什麼道路這一近現代中國的中心問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在不同曆史時期對這一時代大問題作了持續不斷的求解和探索,其所建構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也由此成為不同時期中國道路的哲學表達。

為了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加強對中國道路的哲學反思和哲學引領,由哲學研究雜志社、beat365体育官网、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BEAT365唯一官网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共同主辦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道路的哲學表達”高端學術論壇,于201869-10日在我校舉行。

出席本次論壇的代表有90多人,分别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複旦大學、上海财經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光明日報理論部、山西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武漢音樂學院、BEAT365唯一官网等30多所大學和機構,會議代表提交論文40多篇。

BEAT365唯一官网黨委副書記沈壯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崔唯航研究員、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吳根友教授先後在開幕式上緻辭。

南開大學王南湜教授、閻孟偉教授、北京大學王東教授、仰海峰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張曙光教授、吳向東教授、沈湘平教授、上海财經大學張雄教授、魯品越教授、陳忠教授、複旦大學鄒詩鵬教授、南京大學劉懷玉教授、張亮教授、中山大學徐俊忠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陳立新教授、陝西師範大學袁祖社教授、東北師範大學胡海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張廷國教授、王曉升教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雨辰教授、劉明詩教授、湖南師範大學彭繼紅教授、山西大學邢媛教授、湖北大學楊鮮蘭教授、陳翠芳教授、廣州大學皮家勝教授、武漢音樂學院胡藝華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陶德麟教授、汪信硯教授、李維武教授、何萍教授、左亞文教授、趙凱榮教授、李佃來教授、趙士發教授、李志教授、周可副教授等先後在大會上作精彩學術報告。

本論壇不僅包括6場大會報告,還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回顧與反思”的長江論壇和三場主題為“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的學術沙龍。這些兼具理論性與現實關懷的學術報告,吸引了校内外大批師生積極參與,報告現場的提問與讨論更是精彩紛呈,将這些思想盛宴推向高潮。

(供圖:宋柏楊、李志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回顧與思想創新

——長江論壇第六十一講

哲學理論的交織如細密春雨,創新思想的迸發引掌聲雷動。201868日下午,beat365体育官网107報告廳迎來了精彩的長江論壇第六十一講。北京師範大學吳向東教授、複旦大學鄒詩鵬教授和南京大學張亮教授共同帶來了主題為“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回顧與反思”的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趙士發教授主持,現場氣氛活躍,讨論熱烈。

三位教授以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曆史進程為背景,分别從價值哲學、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不同維度多方位解讀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路徑、研究問題與研究成果,并各自闡發了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展望,邏輯論證嚴謹,思想闡釋深刻。

吳向東教授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研究進行了總結。他聯系中國具體實際指出,近四十年價值哲學研究經曆了從“價值”到“評價”、再到“價值觀”研究的曆程,呈現出四個特點:第一,實現了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統一;第二,價值論研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第三,深刻體現了各學科的交叉;第四,關注對傳統價值思想與國外價值理論的研究。吳向東教授提出,價值的本質、價值評價的标準和合理性問題、價值觀的結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都是當代價值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哲學的發展任務應當與時代相結合,由此,價值哲學研究的新趨向在于探究新文明形态的價值原則與價值理念,以及對科技發展的價值反思。

鄒詩鵬教授以德國古典哲學與德國人的文化自覺為切入點,闡明了馬克思思想産生的時代背景,并由此類比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時代主題和具體實際的關系。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别好地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現實發展,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題就在于變革與創新。他還指出,我們應關注二十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前輩學者的理論,尤其應當重視并學習他們很強的哲學問題意識。

張亮教授主要闡述了他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總結與展望。他介紹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初傳情況與時代背景,并分析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逐漸興盛的主觀與客觀原因。張亮教授接着由理論回顧轉向問題反思。他提出,當前我國的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存在着過于求“新”的問題,即過于追求對新流派、新人物、新思想的闡釋,而喪失了曆史方位感,失去了此理論研究的初心,也造成了學術判斷力與鑒賞力的下降。針對此問題,他提出了對我國的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三點展望:第一,應回到中國立場,進行自我理論建構;第二,應走向對話與批判,即平等地與當代國外激進思潮進行對話并批判;第三,應從學理上回到二十世紀更經典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傳統。

随後,在交流與提問環節,各位老師對新文明形态、無産階級概念、現代的民粹主義等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與解答。

吳向東教授、鄒詩鵬教授和張亮教授的講座内容既包含了對改革開放四十年裡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曆程的回顧,凝練了對具體理論、研究方法的反思,也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研究與發展寄予了展望,提出了思想的創新方向。本次長江論壇激發了大家對相應哲學問題的思考,為我們開拓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同時也為大家樹立了多維度思考和學術創新的典範。(黃丹陽 供稿)

 

 

“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學術沙龍

第一場

69日晚,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學術沙龍第一場在beat365体育官网隆重召開。本沙龍由beat365体育官网周可副教授主持,南京大學哲學系劉懷玉教授、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張雄教授、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魯品越教授、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陳忠教授、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沈湘平教授應邀出席本次活動。

講座始伊,周可副教授代表我院向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表示由衷的感謝,并簡單地介紹了與會專家的研究專長和學術經曆。據了解,本次座談會由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BEAT365唯一官网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主辦,“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理論研究團隊”承辦。

座談會首先由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張雄教授發言。張雄教授認為,當前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僅僅囿于唯物與唯心的二元對立,這是一種簡單的研究套路,應該破除和抛棄。正确的研究方法是重新發掘《德意志意識形态》的文本内涵,從馬克思所提出的感性活動存在本身入手,重塑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我們要從現實生活活生生的貨币史、工業史、交換史等之中尋找整個曆史的前提,将曆史的前提确定在現實的人的基礎之上。在張雄教授看來,我們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重新思考馬克思。一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哲學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它是馬克思的核心方法,也是對現實生活最深刻的批判;二是社會存在論本體論的批判。馬克思從感性的确定性出發,從社會關系、生産力、所有權、貨币、資本、财産等資本主義社會最現實的物質活動交往出發,批判了古希臘哲學表象主義、綜合主義,是真正地把握住了時代;三是思辨的直觀的哲學批判。馬克思哲學是一種深刻的自我反思,它是自我交戰。馬克思哲學不是對現實進行簡單直觀的反映,也不是純粹頭腦思辨的産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世界中行進的,它與世界對話,批判地介入現實、改變世界。

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魯品越教授認為,當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對馬克思的勞動二重性理論有嚴重的誤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也在逐漸處于邊緣化的處境。在魯品越教授看來,馬克思的抽象勞動是一種整體性的抽象,不是個别的抽象。所謂抽象勞動就是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别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商品的價值就是無差别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但是經濟學理論家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隻适合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并不适用勞動價值論。這是對馬克思最膚淺的理解,導緻了學術上的不堪一擊。魯品越教授指出,商品生産不僅生産出了勞動産品,還生産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這是在任何社會都存在的一種關系。勞動二重性一方面生産出使用價值,即人與自然物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生産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隻要這個勞動是社會勞動,是為他人的勞動不是為自己的勞動。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座談會的研究氣氛在魯品越教授激情澎湃地演講中推向了高潮。

南京大學哲學系劉懷玉教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怎樣看待城市”的問題。在劉懷玉教授看來,我們可以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恩格斯《論住宅問題》《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等文本中獲取馬克思主義最初的城市理論思想。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曆史開啟我們在城市理論的研究過程中應該關注曆次工業革命運動,尤其是要理解新能源和智能時代。今天我們這個城市是由手機堆積而成的,是數字化城市。劉懷玉教授認為,空間和城市化生産的這樣一種視角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時代。

随後,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陳忠教授、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沈湘平教授也都從都市理論方面對前面的觀點進行了補充。陳忠教授認為,城市與莫爾的《烏托邦》之間有某些關聯,城鄉融合的思想已經在蘊藏在《烏托邦》,《烏托邦》就是一個城市的具象。這樣一種城市的視域打來了我們無窮盡看待世界的可能性。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沈湘平教授認為,如今這是“思想淡出,學術凸顯”的時代,他呼籲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是思想,思想比學術更為重要。

在提問環節,四位學者耐心回答了現場聽衆的疑問,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最後,本次座談會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楊紫秋 供稿)

 

“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學術沙龍

第二場

69日晚,beat365体育官网舉行了第二場“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學術沙龍。出席本次活動的有南開大學王南湜教授和閻孟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張曙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崔唯航研究員、東北師範大學胡海波教授、北京大學的王東教授和仰海峰教授、陝西師範大學袁祖社教授,我院李志教授擔任主持人。學者們彙聚一堂,共同探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中國的創新性發展。

王南湜教授指出,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并不是直接針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道德控訴,而是要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去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病理學,并由之揭示出資本主義存在的曆史性和有限性。王教授指出,應當把《資本論》作為一部科學著作,其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學批判,該批判證明了資本主義的有限性,探尋了資本主義規律。

張曙光教授提出了自己近年來所思考的問題,就社會選擇、曆史選擇是否可以完全取代自然選擇,自然選擇、社會選擇與曆史選擇之間是否具有内在遞進關系作出了具體說明。他還提到,那種通常的經濟決定論難以說明文化的複雜性以及與經濟發展的不相稱性,因而他主張一種“溢出”論,重新看待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孟偉教授讨論了一個與現實緊密相關的問題,即如何看待市場化改革中的公有制問題。閻教授提出,國有制并非公有制的唯一形式,除了國有制之外,一些新興的民營企業(如華為公司)所采取的股份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生産資料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特征。

崔唯航研究員指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具備中國獨特的内容,而不應該僅僅是翻譯文本、重構框架。對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進行回應的最高标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也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的使命所在。

胡海波教授從自身多年的教學經曆出發,讨論了中國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艱巨性,強調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既要反複在思想史中遊走訓練,又要有雙向的思想實踐過程,既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又要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仰海峰教授認為,“人”是一個未完成的概念,是一個動态的、具體的和開放性的概念,我們應該從現代社會的角度重新理解人的概念。

袁祖社教授讨論了诠釋學,梳理了诠釋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并結合公共性理論對“公共诠釋”進行了概念分析、邏輯梳理、思想反思和意義探讨。

王東教授提出了三個值得全體師生深思的問題:哲學向何處去?馬克思主義哲學向何處去?世界和中國向何處去?他指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面臨理論與現實嚴重脫節的問題,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超前加速,國家制度和哲學理念嚴重滞後,馬克思主義哲學應從源頭上和潮頭上将力量凝聚,開創新時代、新哲學。

在随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積極提問,讨論熱烈。李志教授最後總結道,今天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不僅向我們這些理論工作者提出了挑戰,更是提供了很多啟示與理論資源;關注現實,注重對現實的理論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才可能充分展現其改變世界的那一面。(丁雨薇、張芮  供稿)

 

 

“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學術沙龍

第三場

610日,beat365体育官网舉行了第三場“聚焦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學術沙龍。出席本次活動的有中山大學徐俊忠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陳立新教授、光明日報曹建文主編、江漢論壇雜志社社長陳金清研究員、山西大學刑媛教授、北京大學王東教授,我校趙士發教授擔任主持人。學者們一起讨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問題,均從自己的專業角度提出了見解,并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對話。

中山大學徐俊忠教授圍繞毛澤東思想提出研究要與研究對象聯系起來,毛澤東不是學院派的人拍腦袋的思考對象,而是一位活生生的革命家思想家。我們常常出現對對象的設定與對象的實際情況不符合的情況。沒有曆史、沒有文獻是不具備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基礎的。此外,做學術要選取具有價值感的領域。

華東師範大學陳立新教授主要讨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目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出現了一些問題,第一,碎片化,即過度關注某個細節或片段。第二,主觀性,即離開實際,拼命追求所謂的原則。陳教授将方法論歸結為兩點,一是辯證性,對事物做肯定理解的同時也做否定理解,看到事物的曆史。二是總體性,要看到事物的聯系和背景。陳教授指出要抓事物的根本,找現象中的矛盾、本質中的矛盾、現實中的矛盾。

光明日報曹建文主編主要讨論了報紙寫作的特點,以新聞事件為背景和基礎,以正确方法論為指導,以科學全面為基石,以學理為支撐,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生命。

江漢論壇雜志社社長陳金清研究員結合其所在期刊的特點,讨論了學術期刊如何選題。陳研究員強調要了解目标期刊的風格和類型,問題要有宏觀意識。

山西大學邢媛教授讨論了文化認同問題。邢教授認為文化是時代的肖像,文化概念體現為概念形态,組織生活和藝術形态。文化認同是一種現實的價值實踐,人有怎樣的價值傾向,其行動就會導向怎樣的向度。

北京大學王東教授提出了21世紀哲學創新的源頭和潮頭。王教授認為哲學創新需要解決兩個前提性問題,第一,世界觀問題,即世界到底有什麼。第二,價值觀問題,即我到底要什麼。此外,王教授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有責任面向新世紀,提出新哲學。馬克思《資本論》,尤其是其中蘊涵的“勞動、資本、國家”三元結構論,乃是中國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新體制的源頭活水;而中國現代化新道路、新國家、新制度,則是馬克思《資本論》在當代的最新運用、最新發展。王教授作出三點結論,借以揭示中國創新之道的目标、實質和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目标,是必須徹底突破以國家壟斷制為深層本質、國家主體化為本質特征的傳統計劃經濟的蘇聯模式。中國創新的深層實質是國家、資本、勞動三者關系的重新建構。中國創新的本質特征應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型體制中,資本不應當再成為獨一無二的主體,國家也不應當是至高無上的主體,共産黨領導的廣大人民群衆,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勞動集體,才是獨立自主、充滿活力的主體。最後,王教授贈與廣大青年學者四句真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好朋友,做大事業。

本場學術沙龍在青年學者和學子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丁雨薇、張芮  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