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羅伊·鮑姆斯特應邀來我院開設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6-14
本網訊(通訊員:秦詩婳)2018年6月8日下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羅伊·鮑姆斯特(Roy F. Baumeister)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214室做了題為“人性與文化”的講座。
羅伊·鮑姆斯特院士主要圍繞“人類的心靈是為什麼目的而設計的?”這一基本問題進行了探讨。講座開篇,鮑姆斯特院士指出了當今學者對人性和文化層面常采用的研究方向,即進化心理學主要研究人與動物的相似之處,而文化心理學主要研究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在此,他揭示了理解人類本性的關鍵在于人與動物的區别以及不同文化間的相似之處。鮑姆斯特院士認為,我們不能隻關注文化差異輕視了文化的力量和重要性。
之後,鮑姆斯特院士就文化本身展開了讨論。他認為人類心靈的特性和力量使文化成為可能,這也是對開頭問題的回答。雖然人類與某些動物都具有社會性,但真正區分兩者的在于文化,文化強化了人類大腦的力量。鮑姆斯特院士對文化定義是:一個以信息為基礎的系統,使人們能夠有組織地生活在一起,并滿足生物和社會需要。而文化的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語言、知識積累、勞動分化、交易網絡等。
随後,鮑姆斯特院士從多個層面講述了文化适應。他指出,人性和文化也可能産生矛盾,例如:天性使我們自私,而文化需要個體的犧牲;由此可能導緻戰争、種族滅絕、污染、不公正等現象。但是,文化創造的進化價值遠遠超過了自然選擇,并使人們的生存和繁衍水平大大提高。總而言之,也許人類不是唯一或最具社會性的動物,但人類是最具文化性的動物,也是唯一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依賴文化的物種。
在鮑姆斯特院士結束講座後,與會師生與其展開了長時間的學術讨論,現場互動氣氛活躍。
beat365体育官网心理學系劉毅副教授主持了此次講座。參加此次講座的還有嚴瑜、費定舟、曲曉豔、張春妹、謝天、張文娟等教師和心理學系部分學生。
(攝影: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