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澳洲西悉尼大學教授查爾斯•巴伯來院做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6-28

本網訊(通訊員:張昊)2018年6月28日下午4點,我院邀請澳洲西悉尼大學教授查爾斯·巴伯(Charles Barbour)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102做了以“青年共和黨:馬克思1842-43年的政治學作品”為題的講座。

講座以威廉·克萊爾·羅伯特對馬克思共和主義的描述的有效性為切入點。查爾斯·巴伯教授談到,在羅伯特最近的獲獎著作《馬克思的地獄》中,他極力主張,與其說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著作,不如說是一部共和主義政治理論著作。對羅伯茨來說,資本的目的不是促進經濟平等,而是促進共和意義上的自由,這種自由被皮凱蒂稱為“非支配”。然而,根據羅伯特的觀點,馬克思的關注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個人統治,而是将市場的“非個人統治”放在所有人的身上,或者說資本主義迫使我們所有人在沒有任何機會考慮我們的勞動目的的情況下工作,而沒有任何機會來考慮我們的需求的内容。

查爾斯·巴伯教授指出,不能像羅伯特那樣隻考察《資本論》,也要考察馬克思早期的一些作品,尤其是他在1842-43年的新聞評論和手稿。在這些著作中,馬克思堅持共和立場,特别是在制憲權、人民主權和法治的概念方面。同樣的立場使馬克思既與黑格爾同時代的人産生了共鳴,又産生了距離。

查爾斯·巴伯教授還強調,問題在于當時馬克思的作品被普魯士當局鎮壓,後來他搬到了巴黎,但這種早期立場在一定程度上繼續影響着1843年之後馬克思的立場。

在提問環節中,現場師生還就自己感興趣的相關問題與查爾斯·巴伯教授進行了探讨,大家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講座在活躍的讨論氛圍中順利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