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王雨辰教授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曆史與邏輯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11-19

本網訊(通訊員:徐子越)2018年11月16日,應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學術團隊“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理論研究”的邀請,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當代發展研究院院長王雨辰教授在我院B214報告廳做了題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曆史與邏輯”的講座。本次講座是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學術團隊“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理論研究”主辦的系列學術講座之一。我院周可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講座,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以及其他院系的30餘位師生到場聆聽。

講座1

王雨辰教授在講座中主要從四個方面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曆史與邏輯。首先,在研究範式方面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曆了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哲學教科書範式到實踐唯物主義範式的轉變,從主張西方馬克思主義是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向認為西方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内在部分的觀點的轉變;其次,在研究主題方面他認為,第一種範式下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主要探讨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性質,第二種範式下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則轉向西方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的研究,尤其重視西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形态、功能和體系的思考、對當代資本主義的認識以及對西方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因而标志着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水平的提升;然後,在價值立場和研究目的方面他覺得,第一種範式下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主要對西方馬克思主義進行“主觀批判”,而第二種範式下的研究十分重視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借鑒意義,把西方馬克思主義視為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理論資源,主張從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現實出發,把握西方馬克思主義中的理論問題,并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進行互動;最後,在理論效應方面他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在範圍與性質向度上産生了廣泛影響,不僅凸顯了馬克思哲學區别于近代理性知識論哲學的特質,開啟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論域,而且突破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濟決定論和物本論闡釋,其消極影響在于脫離客觀因素、過于突出主觀因素的作用。

講座結束後,王雨辰教授與在場師生進行了精彩的互動對話。

IMG_3836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