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姚新中教授來我院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11-23
本網訊(通訊員:呂威)2018年11月23日,應我院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姚新中教授做客我院,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214報告廳進行了一場講座。姚新中教授是劍橋大學Clare Hall學院終身成員(Life Member),2008年起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并創建中國研究院。此次講座題為“當代哲學問題與生長點”, 講座由吳根友院長主持,院系教師與研究生40人聆聽了講座。
講座開始,姚教授從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談起,指出哲學具有特殊的領域和問題,告訴我們哲學不等于智慧,而是應該追求智慧。姚教授回顧了哲學的發生和哲學問題的發展,指出哲學源于人的好奇,從自然界進入到人的理性世界,哲學問題的提出是哲學不斷延伸發展的動力。哲學問題具有終極性,在認識論上哲學尋求答案,在存在論上哲學尋求解決方案。
同時,姚教授也提到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前沿并非追求時髦、全新、前衛,而是要在問題的延展上發展自己,必須是探索性、開拓性的“前”。人們回避不了的是永恒問題和未來問題。就中國傳統哲學的生長來說,姚教授給出四點看法,分别從經典範圍的确定與調整、對已有經典的重新闡釋、對經典的徹底否定和經典的中外比較,以此思考中國哲學的未來發展。姚教授主張,中國哲學的當代發展應重視哲學史與哲學之關系、理解好“自己說”和“接着講”的内涵。而對于未來哲學的生長點,姚教授認為應從概念建構、比較哲學和應用哲學三個角度入手。在比較哲學問題上,姚教授分析了對于不同哲學之關系的三種進路,即平行的進路、霸權主義進路和對話式進路。他認為“對話式進路”是以後哲學共生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比較好的方式。
最後,姚教授對在場的同學們提出希望,鼓勵大家抓住時代給予的優越條件,要以世界性、全球化的視野和論語域來思考未來哲學的發展。
提問環節,老師和同學們就講座相關問題向姚教授提問,并獲得姚教授的耐心解答。
整場講座共進行2小時30分,與會者表示獲益匪淺。
(攝影: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