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喬瑞金教授談現代化社會治理的英國新馬克思主義思想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12-17

本網訊(通訊員:張秀傑)2018年12月15日下午,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喬瑞金教授在beat365体育官网102教室做了題為“現代化社會治理的英國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講座。講座由周可副教授主持,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及其他院系的20多名師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喬瑞金教授以他從事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曆程講起,回顧了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興起背景、代表人物、主要階段和理論轉向。他指出,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立的英國共産黨,深受蘇聯的影響,主張學習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并在理論上認同列甯、普列漢諾夫的觀點。與此同時,英國的科學家對馬克思主義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導緻英國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科學主義傳統,即把馬克思主義看作科學。一大批曆史學、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受其吸引,發展出英國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學派。1956年,圍繞英法聯合占領蘇伊士運河、蘇聯出兵匈牙利、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等一系列重大曆史事件,英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展開了關于“什麼是好的社會”的廣泛讨論,興起了所謂“新左派”的社會運動。在這場運動中,英國馬克思主義者代表着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的知識分子,他們批判以英美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和蘇聯所代表的社會主義,被稱為“新馬克思主義”。為了探索最美好的、非蘇聯式社會主義的善治社會,英國新馬克思主義主張回到馬克思那裡,尋找理論的基點。不過,在英國新馬克思主義内部,出現了主張回到《德意志意識形态》和《共産黨宣言》的年老派與主張回到《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和《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年輕一派曆史學家之間的争論。争論的結果是,以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文化與社會》和《識字的意義》為标志,英國新馬克思主義實現了從科學主義到人道主義的轉向,其主旨是要建立以人為本的社會。20世紀60年代以後,佩裡·安德森吸收了阿爾都塞思想,形成了英國的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跳出了曆史主義傳統,體現了新理性主義的思想意識。

講座中,喬瑞金教授重點闡述了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政治理論,并從善本、善念和善為等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英國新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作為善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他認為,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訴求就是要建立美好的、善的、人道主義的社會,要把人的社會還給人;在他們看來,英美資本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都是泯滅人性的惡治社會,它們沒有實現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的現代化,而是充滿了巨大的社會沖突和矛盾;他們主張建立的善治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但絕不是蘇聯式的社會主義。

講座最後,在場師生意猶未盡,紛紛向喬瑞金教授提問并得到認真回答,同學們均表示此次報告精彩至極和受益匪淺。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