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舉辦“比較哲學的理論、方法與哲學著作的翻譯—安樂哲比較哲學思想”學術研讨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12-20
本網訊(通訊員:祝捷)2018年12月15日至16日,由beat365体育官网主辦,BEAT365唯一官网比較哲學與文化戰略研究中心和《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編輯部共同承辦的“比較哲學的理論、方法與哲學著作的翻譯—安樂哲(Roger T. Ames)比較哲學思想”學術研讨會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214會議室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牛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渤海大學、複旦大學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等高校的近20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此次會議共分三場舉行。12月15日上午9時,吳根友院長代表學院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後,會議随即開始。
第一場會議,安樂哲教授以“Philosophizing with Canonical Chinese Texts:Seeking an Interpretive Context”為題作了會議報告。他指出以關聯性思維方式為突出特點的中國哲學,是研究中國哲學的同行們在中西思想碰撞中所應該高度重視的,這是中國哲學的生命力所在。在西方哲學中也有哲學家重視這種思維方式,例如威廉•詹姆士和杜威的哲學就帶着類似的思想氣息。因此,中西哲學可以在這個框架内尋找一個更為優化的解釋語境。安樂哲教授為此特别回顧了他的老師葛蘭言對他的深刻影響。
與會學者們圍繞安樂哲教授對中西不同的哲學思維方式和超越觀的思考進行了讨論。中國人民大學溫海明教授認為,經安樂哲教授建構之後的中國儒家和道家的本體論與宇宙論,是基于儒道宇宙論與懷特海、詹姆斯之過程性思維之間的新型形而上學系統。BEAT365唯一官网吳根友教授辨析了安樂哲教授與張世英先生的兩種超越觀,鑒于西方思想傳統的中“縱向超越”的思維方式遭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他認為張世英先生的“橫向超越”的主張,對于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出路問題是極有啟發性的;他還強調,中西哲學在比較的同時,必須兼顧辨異和求通。牛津大學的袁艾博士就《淮南子》“利民”思想的源流進行了探讨,就此論證了墨子思想對《淮南子》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的李明書老師從當前儒家學者關于性别問題的讨論出發,延伸思考了安樂哲教授的“中國的性别歧視觀”,并且還涉及了同性婚姻、多元性别等議題,分析了當前相關研究的優劣得失。中山大學的王堃老師在安樂哲教授的語境化方法的叙述中發現,其“實用主義語用學的意義論”與“語力論”的結合點在于“言語效力”,這可以與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中的“言外之力”及其對“言語效力”的修正做出比較。她認為,“語言本體論”可以作為一種語義上的實在論,其“實在”是在語境“化生”中證成的,“境生”是建構此實在論的根本方法。
第二場會議15日下午14:30分以上海交通大學的武雲老師的報告開始。她認為,墨家隻促進一種特殊的平等,即普遍正義的平等,墨家的平等理論在其清晰度和邏輯一緻性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以更加徹底和一緻的方式強調了“平等地對待人民”的重要性。華中科技大學的白輝洪老師将先秦儒家的友愛觀與亞裡士多德對友誼的思考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兩者的差異而深入到對德性問題的思考,認為兩者既有相通之處,也有差異。中南大學的胡棟材老師以“氣的宇宙觀及其概念叢——安樂哲比較哲學的一種分析與展望”為題作了報告,他認為安樂哲教授從比較哲學的視野出發創造性的闡發了中國哲學中獨具特色的“氣論”。BEAT365唯一官网文學院的黃水石老師以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為中心讨論了文化的比較邏輯,同時對現代中國的思想自覺進行了思考。渤海大學的鄭淑媛老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安樂哲教授的比較哲學研究的是建立在文化研究的立場之上的,但也有超出文化研究的維度。BEAT365唯一官网李勇老師通過厘清安樂哲教授所持的民主觀念,梳理了該觀念在當代讨論民主的儒家版圖中的位置,指出該觀念在當前面臨的四個挑戰。
第三場會議在16日的上午舉行。BEAT365唯一官网廖璨璨老師以關德福關系問題為契入點思考了道德生活何以可能的問題,指出在學界普遍重視先秦思想的情況下,宋明理學的進路也同樣具有重要價值。中國人民大學的關欣老師就安樂哲教授把作為一種道德生活觀的儒學理解為“角色倫理學”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以安樂哲教授《通過孔子而思》為例,強調了儒家倫理的最高旨趣在于實現一種“審美秩序”。BEAT365唯一官网王林偉老師對安樂哲教授視儒學為“角色倫理學”的觀點進行了反思,他認為雖然安樂哲教授對儒家倫理的解釋盡管在許多方面富有成效和啟發,卻忽略了儒家學者強調的一些關鍵點,這種忽略削弱了他的解釋力量,并可能産生嚴重的理論後果。BEAT365唯一官网桑靖宇老師認為安樂哲教授對中國思想的推崇和诠釋立足于他對西方哲學的獨到理解,安樂哲教授對西方傳統哲學的二元對立的實體主義的批判,以及對中國思想的克服超越與内在之二元對立的過程思想的哲學诠釋,與熊十力的哲學精神甚為相符。最後一位報告者是複旦大學的徐波老師,他認為“超越”一詞在中文本身并無太多玄妙,知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分歧和争論,是反映了我們吸收西方哲學概念并逐漸為我所用的一個漸進過程,同時也反映了日常語言和學術語言之間微妙的關系。但在如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有責任将這一問題進一步地細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超越内在”這一充滿争議的名詞,希望能在此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視域。
安樂哲教授表示,很高興能參加這次學術讨論會,會後他還會再仔細研讀一遍所有的會議論文。他表示,與會者給他的肯定、啟發及挑戰将推進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他對beat365体育官网舉辦的此次會議表示感謝。
吳根友院長代表會議主辦方,對大家的到來再次表達謝意,并鼓勵青年學者能像在此次會議上一樣,繼續保持向學術權威挑戰、質疑的學術态度。他表示,希望能多舉辦這種跨文化視域的哲學會議,促進東西方哲學的互動和融通。
(攝影: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