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張異賓教授做客珞珈山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4-17
本網訊(通訊員:劉奕文、黃丹陽)珞珈四月,風景明麗,學術正佳。2019年4月14日至15日,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異賓教授做客珞珈山,為我們帶來了2場别開生面的講座。
4月15日下午,張異賓教授在BEAT365唯一官网老圖書館為我們帶來了珞珈講壇第二百八十九講“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前沿”,校黨委副書記沈壯海為張異賓教授頒發珞珈講壇紀念證書。beat365体育官网汪信硯教授主持本次講壇。
張異賓教授首先介紹了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意義。他指出,開拓視域、面向世界,加強對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國際背景下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本質,而且對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也具有積極作用。
接着,張異賓教授梳理了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進程及最新研究情況。他表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人道主義和科學主義兩個理論分支。在闡釋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上,則形成了多樣化的格局,比如,薩特從個人生存視角和存在主義視域來闡釋馬克思主義,列斐伏爾以微觀的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間生産理論來發展馬克思主義。張異賓教授緊接着闡述到,在20世紀70年代之後,傳統西方馬克思主義走向了終結,後馬克思主義思潮、後現代馬克思主義以及晚期馬克思主義随即出場。這個轉向與霍克海默、阿多諾對啟蒙辯證法和工具理性的批判有一定關聯,因為這個批判在一定意義上開啟了後現代的序幕。後現代馬克思主義以多樣化的形态出現,如女權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生态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等。晚期馬克思主義則不再研究工業文明的總體性,而更關注後福特制的彈性的生産方式。
精彩報告之後,講座進行到了提問互動環節。張異賓教授就曆史辯證法、《資本論》相關手稿的意義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汪信硯教授在評論時表示,張異賓教授作為學術造詣深厚的學問大家,在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上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和宏大的時代感,提出了諸多原創性的觀點。在座師生們表示收獲滿滿,意猶未盡,熱烈的掌聲久久回響在珞珈講壇。
作客珞珈講壇的前一天,張異賓教授在beat365体育官网B107報告廳做了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獻研究前沿”的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李佃來教授主持。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以及其他院系的近200名師生到場聆聽。
張異賓教授在講座中闡述了目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獻研究的多個重點問題。
講座開始,張異賓教授就呼籲,現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要重視認識論,突出認識論在整個哲學界的重要性;打破哲學劃分學科邊界的傳統做法,建立一種哲學意識。
接着,張異賓教授介紹了自己團隊最新的研究重點:基于馬克思恩格斯原始文獻的概念考古與思想史研究。文獻研究首先要有文獻的基本積累,但團隊的重點不在于文獻,而在于研究。稿本整理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多年來,張異賓教授帶領的團隊逐步構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的文獻庫,這個文獻庫包括四個系統:基本手稿的系統、多版本的文獻系統、多語種的研究系統和馬克思恩格斯的全文庫。張異賓教授強調,基本文獻的積累是闡釋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中國要想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鎮和中心,就必須打好文獻積累這個基礎。
講座中,張異賓教授重點讨論了幾個近期關注的問題。其一,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的概念是一個“曆史公案”。張教授指出,“資本主義”概念的理解史主要屬于經濟學的研究範疇,而在哲學中是空場的。在《共産黨宣言》之前,馬克思從來沒有使用過“資本主義”這個概念,而隻是使用“資産階級社會”,此概念是空想社會主義的提法;而之後馬克思也隻是在形容詞的意義上運用了“資本主義的”這個說法,因此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的概念仍是值得探讨的問題。其二,往往有聲音認為,馬克思同時代的思想家都是膚淺的。張異賓教授認為,隻有承認馬克思的同時代人,馬克思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峰上,對馬克思的理解和研究才能更加深刻。其三,接下來的研究重點是“社會定在”概念,這個概念的精準定義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張異賓教授目前的基本觀點是: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不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是“社會定在決定全部社會意識”。
最後,張異賓教授向在場師生展示了文獻庫中的部分掃描圖片,并與在場師生針對“回到馬克思”的含義、前蘇東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體系的弊端、馬克思主義文獻研究的重要性等問題進行了精彩的互動。
(攝影: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