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瑞士弗裡堡大學謝文教授來訪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4-23

本網訊(通訊員:徐玉明)2019年4月18日,瑞士弗裡堡大學基礎道德神學(法語部門)主席教授、弗裡堡大學托馬斯·阿奎那神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弗裡堡大學賓格爾斯檔案館主任Michael Sherwin教授應我院邀請來院訪問,并于當日下午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214報告廳做了一場題為“卓越之路:托馬斯·阿奎那對德性習得與道德成長的理解”的講座。來自本院師生及3名外籍學者共40餘人參加了此次講座。

在講座中,Sherwin教授首先指出在阿奎那的倫理學思想中,道德生活最終目的是獲得幸福,這一目标盡管隻能在此世之後得以獲得,然而,通向這一最終目的的道路則是人在此世的德性習得與道德成長之路。這一道路不僅是通向完滿道德生活的通路,也是完滿道德生活本身的一部分。然後,Sherwin教授從“習性”一詞在拉丁語以及現代語言中的意義變遷分析入手,指出“習性”對于人品質的影響并不是對于自由以及道德活動的限制,而是使得道德的人在遭遇新的情景之時可以作出卓越的行為,顯示出創造性的自由。接着,Sherwin教授結合麥金太爾的分析,詳細闡釋了阿奎那使用藝術與體育技能習得的類比對德性習得和道德發展所做出的細緻辨析。緊接着,Sherwin教授基于阿奎那的德性倫理學思想,探讨了思辨理性與實踐理性之間的差别,并根據維特根斯坦對私人語言的批判揭示了“習性”與倫理實踐活動在阿奎那的倫理學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最後,Sherwin教授和本院師生圍繞阿奎那對亞裡士多德關于德性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進行了讨論。

Sherwin教授在本周講座之前,于4月16日下午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301會議室與beat365体育官网的部分師生進行了主題為“德性的轉化:托馬斯·阿奎那論灌輸的德性”的小型學術研讨會。此次研讨會針對神學德性與倫理德性在阿奎那思想中的特點進行了詳細辨析。在研讨會中,Sherwin教授指出,通常認為阿奎那将德性分為神學德性與倫理德性兩種,前者是通過上帝的灌輸而獲得,後者則是通過人類自身行為而獲得。Sherwin教授認為這是對阿奎那的誤解,并通過文本例證與實例,Sherwin教授證明了在阿奎那的倫理學中,倫理德性也是以上帝的灌輸為必要條件,并以神學德性為保證。Sherwin教授強調這一理論為突破亞裡士多德主義以及當代的德性思想的限制而對奧古斯丁其思想的運用。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