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芳教授來我院講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6-14
本網訊(通訊員:朱秋錦)2019年6月10日至11日,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楊中芳教授應邀做客beat365体育官网。
6月10日上午,楊中芳教授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報告廳為我們帶來了題為“由中庸實踐思維研究所引發的深層本土反思”的精彩講座。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心理系主任趙俊華老師主持,院系50餘名師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楊教授分别從“什麼是本土心理研究、為什麼要做本土心理研究、如何做本土心理研究、我的中庸之路、對本土研究的深層反思、對心理研究的深層反思:主流研究思路的“未思”、本土心理研究何去何從?”等七個方面對該主題展開了詳細的闡述。
楊教授首先表示,儒家文化心理學是beat365体育官网心理系的獨特品牌,希望這次關于本土心理學研究經驗的講座,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關于文化心理學研究的思考和反思。
在講座過程中,楊教授從大陸和台灣心理學界研究的“移植”風氣開始講起,緊密結合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曆和實踐經驗,引經據典地講解了本土心理學的起源、本質、方法、未來展望等内容。
楊教授認為心理學的研究應該接“地氣”,要以當時當地老百姓在生活中所呈現的行為現象為關注點,在其自身的社會、文化、曆史脈絡中,去理解及解釋這些行為現象的心理意義,而不是無論在研究構念、理論基礎,還是在研究方法、論文發表等方面都引借西方主流研究的範式,進行“移植”或“殖民”式的研究,這種研究方式其實對理解當地老百姓生活現象的心理意義,沒有太大幫助。楊教授又提到當前大陸的“移植”風氣比起當年台灣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如何把“文化、社會、曆史”放在研究思考之中?楊教授提出了她的主張:現實還是要與理論結合、主流研究範式仍然可以做為探研工具、在細剖日常生活的行為現象後,再選擇“接地氣”的研究課題。楊教授進行了40年本土心理學的研究,最大的體驗是當前老百姓在面對傳統思想現代化、外來思想本土化的過程中是使用中國人自己所熟知的思路進行,那麼研究者也應該用這種思路理解當地人的心理。她用自己30年研究中國人“中庸”思維的經驗為例,形象生動、直接明了地為大家解答了中國老百姓是用什麼方法來更新傳統或消化外來這一本土問題。
随後,楊教授還探讨了對本土心理研究的深層反思以及開啟主流科學研究思路的“未思”,并為參與講座的師生們留下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土心理研究何去何從?
最後,楊教授與現場師生進行了親切地互動,帶領着大家遊覽了本土心理學的起源、方法、研究進展、願景等方面的知識。
6月11日上午,楊教授在哲院B301會議室與心理學系的師生們就本土心理學話題親切座談。認真聽取心理學系師生提出的在進行本土文化心理學研究和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耐心地逐一解答。在座談會最後,心理學系鐘年教授與楊教授進行了對話,鐘教授感謝兩天來楊教授帶給大家的精彩演講,并就楊教授的講座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感悟:一是外國人經常編寫用于研究的兩難故事,中國學者往往就直接照搬過來用于研究,其實中國典籍中的兩難故事就很多,可以從中國文化中尋找這種研究材料;二是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如“中庸”、“義”、“經權”,這些都是外國人不太熟悉的,但是中國人在具體的情境下能将這些理念和處事法則運用自如;三是心理學的研究中需要加入時間因素,中國人常說“一回生,兩回熟”,橫斷的研究得出的結果不一定是完全準确的,在考慮一種心理行為和現象時,應該有時間考量。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