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報道  >  正文

象山論壇第一講:陽明學天泉證道之要義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6-21

本網訊(通訊員:張細進)2019年6月19日,應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所二級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汪學群先生來我院開展講座。下午2:30,汪教授在哲學院B107大報告廳給我們帶來了一場題為“陽明學天泉證道之要義”的精彩講座。講座由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中華孔子學會陸九淵研究會、BEAT365唯一官网陽明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來自beat365体育官网、國學院、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等院系的100多名師生以及荊門市陸九淵研究會的王心田先生、汪銀階先生等4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講座。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歐陽祯人教授主持講座。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在開幕緻辭中闡明了此次講座的意義,并熱烈歡迎各位師生與學者的到來。

汪學群教授在整場講座中立足于王陽明的《傳習錄》、錢德洪的《王陽明年譜》、王畿的《天泉證道記》等可靠文本,對“天泉證道”這一陽明學中的重要公案進行了整體性的考察和梳理,分别從“天泉證道問題的提出”、“王陽明對錢德洪、王畿的回應”、“明清諸儒對天泉證道問題的評論舉要”三個方面對該主題展開了詳細而全面的論述。

汪學群教授首先介紹 “天泉證道”問題産生于王陽明的二位弟子王畿和錢德洪對于王陽明晚年所立下的“四句教”的不同理解,并歸納出錢德洪對四句教的理解是“工夫即本體”,而王畿的理解則是“本體即工夫”。

随後,汪教授為我們講解了王陽明對錢德洪、王畿二位弟子兩種不同理解的回應,認為錢、王的兩種理解其實并不矛盾,二者是面對利根之人和一般之人的兩種方便法門,可以相資為用,不可偏執一邊。

講座最後,汪教授還介紹了劉宗周、王夫之、耿定向、周汝登、許孚遠、楊東明、顧憲成、管志道等陽明後學對“天泉證道”這一問題的評價,認為他們之中有的贊同錢德洪,有的贊同王畿,有的調和兩家,皆有一定的理據。

歐陽祯人教授認為,本次講座,既有縱深的曆史性考察,又有遼闊、橫向的比較,以曆史學追本窮源、闡幽表微,研究思想史的發展問題,别開生面。

據悉,本次講座,是“象山講壇”的第一講。中華孔子學會陸九淵研究會将在7月份陸續推出“象山講壇”後續系列講座。屆時,将有著名陽明學研究專家鄧紅教授,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錢明教授,為我們分别帶來《日本著名陽明學家高濑武次郎的陸象山論》、《日本陽明學的傳入、展開與特點》等。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