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唯一官网2019年形而上學工作坊在我院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7-17
本網訊(通訊員:田昶奇)2019年7月13日至15日,BEAT365唯一官网2019年形而上學工作坊“自由:人的本質or人的幻覺”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107報告廳舉行。本次工作坊由beat365体育官网主辦,BEAT365唯一官网美國哲學研究中心、BEAT365唯一官网德國哲學研究所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江西社會科學院、四川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央美術學院、BEAT365唯一官网的40餘位學者提交論文或者參加了本次工作坊。參會學者來自哲學、計算機科學、政治學、法學等多個領域。BEAT365唯一官网、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貴州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的教師和衆多學生旁聽了會議。
本次會議繼續讨論“《哲學研究》2018年年度學術會議”的主題,并遵照年度會議模式,尤其強調學者之間的平等辯論。
在beat365体育官网朱志方教授緻開幕辭後,工作坊圍繞自由意志主題,就以下四個論題展開讨論:第一,自由意志是否具有實在性;第二,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的關系;第三,自由意在法律、政治等領域的作用;第四,哲學史上關于自由意志的讨論。
在第一個論題中,BEAT365唯一官网計算機學院蔡恒進教授的報告《自由等理念是此岸認知主體的共識》試圖通過“坎陷”來解釋自我意識的形成,進而通過自我意識的自我肯定需要來解釋自由理念的形成。蔡教授相信,随着人跟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生命意義危機會越發凸顯。回到自由,回到人詩意的生存,是拯救之道,是對未來負責任的具體表現。蘇德超教授認為“坎陷”仍需要能量輸入,因而并非絕對自發性的自由,并且“坎陷”的可能性與随機難以區分。中央美術學院孫骞謙博士指出,根據“坎陷”機制,人工智能将可以具有與人類相同的自由意志。
BEAT365唯一官网計算機學院博士生汪恺在報告《論差等自由與差等責任》中對“坎陷”機制做了進一步補充,認為自由意志是人類個體自我意識的延伸,是“坎陷”的一種表現形式,并且道德責任也來自發源于自我意識的“坎陷”的自由。西南政法大學周清林副教授認為用“坎陷”解釋自由意志會造成循環:一方面自由意志來源于“坎陷”,另一方面“坎陷”的自發性又預設了自由意志。
中央美術學院孫骞謙博士在報告《自由意志、認知自主性與最小化行動》中采用控制論圖景來解釋自由意志,指出行動訴諸的權威與理由内嵌于能動者的認知自主性活動而成為行動的目标,并被控制回路所範導,因而行動是自主且自由的。蘇德超教授認為控制論對自由意志的解釋導緻反直觀的結論,比如,類似巡航導彈也具有内嵌的權威與理由作為目标,因而是自由的。孫骞謙回應稱要區分人類與人造物,還需考慮行動目标是内在形成還是外在嵌入的。
在第二個論題中,beat365体育官网蘇德超教授的報告《無意志的責任是如何可能的》認為追究道德責任不需要設定自由意志。蘇德超首先闡明了激進意志論者對意志的設定面臨的幾個困難,然後論述修改因果鍊條不同環節的難易程度不同,并主張追責就是尋找最容易被修改的因果環節,最終說明缺乏意志的自然世界與道德責任相容。
beat365体育官网潘磊副教授指出蘇德超對于激進意志論的反駁在于激進意志論不能給出經驗證據,但缺乏經驗證據不一定是缺陷。虞法和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成軍博士認為蘇德超對于歸責的解釋無法說明關于責任的應當性直覺。蘇德超回應稱自己的報告隻涉及關于實然的描述,不涉及關于應然的描述。江璐、楊雲飛等學者認為蘇德超所批評的的激進意志論,其實是一個稻草人,或者至少是一個相對容易的靶子,因為很少有學者将意志看成是某種實體。而田傑、王成軍和蘇德超則認為,在談到意志自由的時候,如果不将意志理解成某種意義上的實體,将讓意志自由變得難以理解。因為就算意志是某種機能,這種機能也需要某種物質實體來發揮。蘇德超更是認為,實體化的意志是意志自由論者們的隐秘渴望。
江西社會科學院趙偉博士的報告《兩種責任的區分與自由意志的取消》借助科學哲學中發現情境和辯護情境的區分,來解釋前瞻性責任和辯護性責任的不同,并進一步說明這兩類責任不需要自由意志。BEAT365唯一官网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劉偉教授認為前瞻性責任預設了選擇,而選擇需要自由意志,辯護性責任的判斷标準在于當事人是否本可以有其他選擇,該标準也需要自由意志,因此責任需要自由意志。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馮書怡博士的報告《無意志的道德責任對意志的預設——兼與蘇德超先生商榷》提出兩點批評,其一,蘇德超的追責主張實際上預設了自由意志;其二,擊敗激進意志論者并不需要取消對自由意志的設定,而隻需采取一元論的立場,把自由意志解釋成因果世界中的某種東西。蘇德超指出,第一個批評基于馮書怡對自己原有論證過強的解讀。其二,自己的目的恰好在于取消自由意志,而不涉及對自由意志采取何種解釋。
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虞法博士的報告《道德責任的四重根》通過對“責任”一詞的日常語言分析,指出道德責任有因果、義務、能力與能動性四個根據,其中能動性就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周清林認為義務根據與能動性根據難以區分。BEAT365唯一官网包向飛教授建議對道德責任的四個根據進行遞歸處理,将多個根據遞歸到一個根據。
在第三個論題中,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周清林副教授的報告《私法中的自由意志》先把自由意志理解為行為能力,再預設了常人具備的理性作為行為能力标準。常人具有理性的常識和道德的常情,如果不滿足上述标準,在私法領域就被視為不具有行為能力,即不具有自由意志。周老師舉出不具備常識的智識不健全者、不具備常情的心理變态者和受脅迫者為例來說明不具有行為能力的情況。由于行為能力預設了一般的理性标準,因此當事人的法律行為需要與公序良俗相一緻,而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即使出乎自願,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國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張繼成教授認為某些特殊群體(如間歇性精神病)即使滿足周清林所提出的意願、認知等能力,但仍不具備法律所認定的行為能力。聶敏裡認為自由意志不能被簡單地劃歸為行為能力,還應該考慮到自我意識等要素。
中國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張繼成教授的報告《自由、責任與認知》針對當前對法律條文中的應當性語句的不同理解,提出認知能力是責任的組成條件。虞法認為無知有兩種情況,“不需要知道且沒有知道”和“應當知道卻沒有知道”,并就這兩種情況如何區分提出疑問。潘磊認為在運氣的情況下,行動者雖然知道某事,但仍不具有認知能力。
BEAT365唯一官网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劉偉教授的報告《現代國家如何塑造了個體的自由》分析當代政治中國家與個體的互動關系,劉偉從政治過程解釋了國家和政治文化對個體的塑造,又從心理過程解釋個體對于國家的能動性。beat365体育官网楊雲飛副教授通過梳理福柯關于國家與個體關系的論述,周清林通過分析刑法與民法對于個體的不同意義,對劉偉的報告做了進一步補充。
在第四個論題中,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聶敏裡教授的報告《事實與規範——一個基于假言命令的思考》指出,在康德哲學中,“是”與“應當”并不嚴格對立,嚴格對立的是自律和他律。作為主體性的生命現象與物理主義相容,因此可以通過物理主義的事實性因果關系命題或物理主義的語句來建立行為規範。潘磊認為訴諸生命現象解釋自我顯得神秘。孫骞謙認為如果采納物理主義視角,就無法容納自我。聶敏裡教授回應稱物理主義分為還原論與演化論兩種路徑,前者是“無我”的物理主義,而後者是“有我”的物理主義,并且按照演化論的物理主義,生命現象并不神秘;而“我”,無非是生命主體。
中山大學哲學系江璐副教授的報告《康德實踐哲學中歸責之可能性的形而上基礎:人格和自由意志》過梳理自由意志的因果性,指出自由意志不能被理解為實體,進而解釋了康德哲學中現象界的人的行動是如何歸責到作為理知世界的人,即人格。楊雲飛進一步補充說,康德拒絕将自我和自由意志理解為實體,因而對康德哲學的“兩個世界”解讀存在一定缺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田潔博士認為康德哲學裡有現象界中的自然因果性與本體界中的自由因果性,人格正是自由因果性中的原因。
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學源博士的報告《康德哲學中的“歸責問題”及其解決——以兩種意義的意志自律概念為基礎》通過把康德哲學的自律概念進一步區分為客觀自律與主觀自律,從而解釋人類為什麼既對善行負責,也對惡行負責。王成軍認為康德哲學的自律概念面對的困境是處理善行和惡行時的不對稱。湖北大學的白海霞博士認為胡學源所提到的客觀自律依據的是康德的意志自由,主觀自律依據的是康德的任意自由。
beat365体育官网蘇德超教授在閉幕式緻辭中将本次工作坊的特點總結為“四個對話”:分析哲學傳統與歐陸哲學傳統的對話,哲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對話,理論建構與現實生活的對話,高校教師與期刊編輯的對話。本次工作坊讨論熱烈、會後辯論也熱度不減。學者們指出,本次會議的跨學科交流,從不同的視角切入同一個話題,給與會者帶來了很大的收獲。
(供圖:尹孟傑、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