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培民教授第三講暢談“因果模式與當代國際秩序”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9-30
本網訊(通訊員:丁銘)2019年9月27日晚,美國格蘭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倪培民教授為我們帶來了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本次講座題為“因果模式與當代國際秩序”。beat365体育官网劉樂恒副教授主持講座。
通過前兩次講座,倪培民教授闡明了中國哲學的“功夫”視角以及方法論,表達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意義,本次講座則着力于将方法論與價值觀運用到具體看待世界的活動中。倪培民教授指出當今世界國際秩序面臨着嚴峻挑戰,面對這些挑戰,他認為需要超越地域政治策略和經濟的思考模式,采取文明對話的方式。他提倡采用“醫療-功夫模式”,切實地解決世界本身的病症,而“因果”關系是了解“功夫模式”運用的關鍵。
倪培民教授将曆史上的“因果”觀念分為“動力因”和“生化因”。“動力因”來自于古希臘亞裡士多德的學說,逐漸發展為孤立的動力因和系統論,承認唯一的、可控因素變化對結果的重要性。“生化因”則主要體現在中國傳統思想中,認為結果是事物内在本性與外在事物交互作用的産物。他認為在面對簡單物體的時候,“動力因”模式更為直接有效,而“生化因”模式在對待人的培養、人際關系、國際關系和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等方面更具有啟發性。倪培民教授指出“因果”模式能夠為我們看待、理解世界提供新的視角。
倪培民教授從“因果”模式的角度具體分析當代世界秩序的狀況和标志性事件。他指出從兩次世界大戰到冷戰,從南海撞機事件到“9·11事件”,從“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到當今美國的對華政策,都表明世界關系的深刻變化。他認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如去國際化、貧富差距等危機隻有通過相互合作,打破原子式思維,不以個體式的民族國家為利益本位采取行為才能實現共赢。倪培民教授指出“一帶一路”的理念超出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是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和文明的構想。
倪培民教授認為“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赢”作為“一帶一路”的基本理念,表達了一種關系式、過程式的整體思維,“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超越一己小我,以全局為立足點,承擔相應的責任,超越控制、擺布和競争,促進協作共赢,積極建構合作機制,構建和而不同的全球文明。他指出這種思維來自于中國傳統的“天下觀”和“生化觀”的文化基因,在中國傳統儒、釋、道思想中都有着豐富資源。
倪培民教授最後從理論和實際可能存在落差的角度,指出中國倡導“命運共同體”可能存在的機遇和挑戰。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預示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和新的文明,同時中國面對挑戰需要提高參與制定國際秩序的能力和素養,抓住曆史賦予中國的機遇和責任。
倪培民教授主要從事東西方比較哲學研究,尤其是從功夫角度闡發儒家學說并審視西方哲學傳統。通過三場講座,倪培民教授系統地勾畫了“功夫哲學”的基本内容,使beat365体育官网師生有幸較為完整地了解他數十年的哲學思考。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