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成果  >  正文

【人民出版社】王詠詩著作:《時間:康德批判哲學的線索》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12-24

書名:《時間:康德批判哲學的線索》

作者:王詠詩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05-01


内容簡介:

本書作者着重分析了時間概念在康德形成其世界觀的過程中所起的體系性作用,體現康德批判性思想所具有的内涵,細緻梳理了由啟蒙哲學家康德所奠定的“現代性”要素,并借由分析康德的“時間”觀念,評述了他批判哲學的思想實質以及與今天的我們的持續相關性。 康德思想深刻影響了歐洲大陸,本研究亦能加深我們對歐洲文化的理解。


目錄:

時間:康德批判哲學的線索(代序)

導論時間作為進入批判哲學之門的鑰匙

第一章時間與批判哲學的語境

一、自然的vs.心靈的:亞裡士多德與奧古斯丁對時間的哲學說明

二、物理的&形而上的:牛頓與萊布尼茨時-空框架的論争

三、抽象觀念:休谟對時間的經驗性說明

第二章時間與前批判時期的自然哲學

一、時-空與早期康德關注的核心問題

二、1769年康德思想中的“翻轉”

三、可感世界的形式

四、康德向批判立場的靠攏

第三章時間與批判原則的确立

一、純粹理性的批判

二、與批判計劃的關系

三、時間與先驗計劃的關系

四、時間與數學

五、時間與主體性

六、時間與有限性

第四章時間與批判時期的形而上學構想

一、時間與空間

二、時-空與自由

三、康德對形而上學的構想

四、批判哲學與形而上學的關系

第五章時間與後批判時期的自然思想

一、自然形而上學與物理學之間的裂縫

二、《遺著》的兩大主題

三、時-空與以太演繹

四、時-空與自身設定學說

第六章時間與批判哲學的命運

一、有限抑或無限:早期德國觀念論對批判哲學的基礎化推進

二、時間主體化疑難:特蘭德倫堡裂縫

三、認識論抑或形而上學:新康德主義與海德格爾對批判哲學的單向诠釋

四、物理學與現象學之間:時間的張力

結語時間作為理解批判哲學當代意義的棱鏡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