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陳修齋譯,段德智修訂:《人類理智新論》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9-03
書名:《人類理智新論》
作者:[德]萊布尼茨
譯: 陳修齋
修訂:段德智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2024年
/ 内容簡介 /
本書是德國哲學家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的主要哲學著作。萊布尼茨站在唯心主義唯理論和維護天賦觀念說的立場,從“單子論”和“前定和諧”的觀點出發,對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所發揮的唯物主義經驗論進行了系統的反駁。本書主要是一部認識論著作。萊布尼茨的認識論是其“單子論”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關于人類靈魂這種“單子”如何憑借其較其他動物更明晰的知覺反映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認識論原理是他關于“單子”、“連續性”和“前定和諧”的哲學基本原則在人類認識問題上的一種具體運用。
本著由我國著名的萊布尼茨專家和翻譯家陳修齋先生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情勢下于上個世紀70年代依據格爾哈特(C.I. Gerhardt)編《萊布尼茨哲學著作集》(Die Philosophischen Schriften von G. W. Leibniz)1875—1890年柏林版第5卷譯出,1982年經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次修訂工作始終持守謹慎原則,凡可修改可不修改之處均采取不予修改的原則,以免弄巧成拙。
—— 作者簡介 ——
萊布尼茨(1646-1716),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曆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裡士多德,在數學史和哲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和笛卡爾、斯賓諾莎被認為是十七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
—— 譯者簡介 ——
陳修齋,浙江磐安人,著名哲學史專家、萊布尼茨專家、翻譯家。1945年畢業于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外交系。建國後,曆任BEAT365唯一官网講師、副教授、教授,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第二屆理事長,湖北省哲學史學會第二屆副會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專于西歐近代唯理論和經驗論哲學,尤長于萊布尼茨哲學。合著《哲學史方法論研究》《歐洲哲學史稿》《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萊布尼茨》,譯有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
/ 目 錄 /
譯者序言 萊布尼茨及其哲學簡介
關于譯注的幾點說明
序言
第一卷 論天賦觀念
第一章 人心中是否有天賦原則?
第二章 沒有天賦的實踐原則
第三章 關于思辨和實踐的兩種天賦原則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二卷 論觀念
第一章 通論觀念并順帶考察人的心靈是否永遠在思想
第二章 論簡單觀念
第三章 論單由一種感官來的觀念
第四章 論堅實性
第五章 論從各種不同感官來的簡單觀念
第六章 論從反省來的簡單觀念
第七章 論從感覺和反省兩者來的觀念
第八章 對簡單觀念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九章 論知覺
第十章 論保持力
第十一章 論分辨觀念的功能
第十二章 論複雜觀念
第十三章 論簡單樣式,首先論空間的樣式
第十四章 論綿延及其簡單樣式
第十五章 合論綿延與擴延
第十六章 論數
第十七章 論無限性
第十八章 論其他簡單樣式
第十九章 論思想的諸樣式
第二十章 論快樂和痛苦的樣式
第二十一章 論能力與自由
第二十二章 論混合樣式
第二十三章 論我們的複雜實體觀念
第二十四章 論集合的實體觀念
第二十五章 論關系
第二十六章 論因果及其他一些關系
第二十七章 什麼是同一性或差異性
第二十八章 論其他一些關系,尤其是道德關系
第二十九章 論明白的和模糊的、清楚的和混亂的觀念
第三十章 論實在的和幻想的觀念
第三十一章 論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觀念
第三十二章 論真的和假的觀念
第三十三章 論觀念的聯合
第三卷 論語詞
第一章 通論語詞或語言
第二章 論語詞的意義
第三章 論一般名辭
第四章 論簡單觀念的名稱
第五章 論混合樣式的名稱和關系的名稱
第六章 論實體的名稱
第七章 論質詞
第八章 論抽象名辭和具體名辭
第九章 論語詞的缺陷
第十章 論語詞的濫用
第十一章 糾正上述各種缺點和濫用
第四卷 論知識
第一章 通論知識
第二章 論我們的知識的等級
第三章 論人類知識的範圍
第四章 論我們的知識的實在性
第五章 通論真理
第六章 論普遍命題及其真假和确定性
第七章 論稱作公則或公理的命題
第八章 論瑣屑不足道的命題
第九章 論我們對于我們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章 論我們對于上帝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一章 論我們對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二章 論增進我們知識的方法
第十三章 關于我們的知識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十四章 論判斷
第十五章 論蓋然性
第十六章 論同意的各種等級
第十七章 論理性
第十八章 論信仰和理性以及它們各别的界限
第十九章 論狂信
第二十章 論錯誤
第二十一章 論科學的分類
索引
修訂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