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成果  >  正文

【人民出版社】鄒元江著作:《昆劇百年薪火傳承傳播研究》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5-02-25


書名:昆劇百年薪火傳承傳播研究

作者:鄒元江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8月


—— 作者簡介 ——

鄒元江,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兼湯顯祖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美學、戲劇美學研究。



—— 内容簡介 ——

本書通過對昆劇傳習所、“青春版”《牡丹亭》、“先鋒版”《牡丹亭》、坂東玉三郎《牡丹亭》、昆曲研習社、新概念昆曲《邯鄲夢》、英國大學生《南柯夢》等一系列典型個案的研究,對昆劇百年來薪火傳承傳播,何為昆曲的傳統精髓與現代轉換,傳承作為昆曲國家文化戰略确立的關鍵問題,“傳”字輩口述史的當代意義,昆劇傳習所“傳”字輩盛與衰的經驗與教訓,梅蘭芳與喬蕙蘭、陳德霖昆曲的師承關系,昆曲民間沉重傳承的活态記憶,“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傳承的核心問題及創制“文人義工制作人”範例的意義,“先鋒版”《牡丹亭》“複興昆曲的努力”的悖謬,跨文化戲劇堅守戲曲主體的《邯鄲夢》的啟示,英國大學生《夢南柯》英中演出的跨文化意義等重大問題加以系統深入反思辯難。



—— 目 錄 ——

第一章 對昆劇傳習所百年薪火傳承的反思

 一、以“曲牌”格範填詞回歸昆曲行當中介表演的間離本色

 二、以“堂名”“清曲”奠定演唱“踏戲”的堅實基礎

 三、以專才精選及因材施教培護昆曲傳承的根基

 四、小結

第二章 昆劇“傳”字輩口述史的當代意義

 一、昆劇傳承與變革的關系

 二、昆劇傳承與跨界的影響

 三、昆劇傳承與劇場傳戲

第三章 從《申報》看昆劇傳習所“傳”字輩的盛與衰

 一、初出茅廬,赢得口碑

 二、英才冒尖,風必摧之

 三、屢聚屢散,由盛而衰

第四章 昆曲民間沉重傳承的活态記憶

 一、昆曲研習社高遠的研習宗旨

 二、昆曲研習社沉重的社務承擔者

 三、堅定昆曲傳承信念的源泉

第五章 一個學者眼中的當代昆曲傳承史

 一、民間傳承的方式

 二、專業傳承的現狀

 三、突出問題的反思

第六章 傳承作為昆曲國家文化戰略确立的關鍵

 一、關于“昆曲國家文化戰略”問題

 二、關于“世界性戲劇學科”的問題

 三、關于“創新”問題

 四、關于“傳承”問題

第七章 梅蘭芳與喬蕙蘭、陳德霖昆曲的師承關系

 一、奠基梅蘭芳昆曲功底的恩師

 二、梅蘭芳昆曲“問業”的“導師”

 三、得陳老夫子真傳的梅蘭芳的劇目

 四、喬、陳、王、梅的聲腔傳承脈絡

第八章 “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傳承的核心問題

 一、具有決定意義的兩步棋

 二、昆曲大家的口傳心授

 三、昆曲行内人的現代意識

 四、赓續傳統的昆曲傳承計劃

第九章 “青春版”《牡丹亭》創制的“文人義工制作人”範例

 一、白先勇的文化理念

 二、白先勇的用人方式

 三、白先勇的現代視野

 四、結論

第十章 “先鋒版”《牡丹亭》是“複興昆曲的努力”?

 一、誰在闡釋?

 二、誰在表演?

 三、闡釋的偏離

第十一章 跨文化戲劇堅守戲曲主體性的嘗試

 一、四種跨文化戲劇模式

 二、跨文化戲曲的主體性内涵

 三、跨文化戲劇的表現與顯現問題

第十二章 英國大學生《夢南柯》英中演出的劃時代意義

 一、中英互鑒的跨文化對話

 二、中英互釋的表演融合

 三、落地生根的跨文化傳播

第十三章 “後湯顯祖時代”與“新常态”

 一、關于撫州湯顯祖祖居紀念地的問題

 二、關于大庾《牡丹亭》的故事策源地問題

 三、關于徐聞、遂昌湯顯祖文化空間的拓展問題

 四、關于湯顯祖南京文化空間的建構問題

第十四章 為什麼湯顯祖不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一、三種劇作家之别

 二、湯、莎不同的人生經曆

 三、相去甚遠的文人傳奇與戲劇劇作

 四、湯、莎比附的貶抑化與跨界化

第十五章 走向2016湯顯祖、莎士比亞年

 一、湯顯祖熱:近20年最重要的節點

 二、浙江遂昌:湯顯祖紀念研究的高地

 三、中國胸襟:湯公-莎翁跨文化對話

第十六章 坂東玉三郎尋“根”演繹的曆史回聲

 一、家族榮耀的曆史記憶

 二、尋根之旅的“幸福”感

 三、京、昆何為日本戲劇之“根”?

第十七章 上昆《邯鄲夢》對傳統的堅守與開拓

 一、“縮編”方式與敬畏傳統

 二、行當的魅力與充分戲曲化

 三、“空的空間”與現代意識

第十八章 昆劇傳統審美精髓與現代性轉換

 一、劇作結構:傳統體例與現代品格

 二、叙述方式:傳統格範與新的創造

 三、呈現手法:傳統風格與現代理念

 四、問題訾議:結構失衡與曆史失實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