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成果  >  正文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朱志方著作:《理性與曆史——西方哲學的當代走向》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5-06

書名:《理性與曆史——西方哲學的當代走向》

作者:朱志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1年3月

 

内容簡介:

本書是對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全方位透視,把整個西方哲學的發展看作從普遍理性的追求到曆史處境分析的根本轉變。新康德主義、早期分析哲學、邏輯經驗主義和波普學派的科學哲學、胡塞爾的現象學、結構主義是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理性主義傳統的延續。實用主義、後期分析哲學、曆史主義的科學哲學、後期現象學和後結構主義都推動了理性到曆史的轉變。本書還對現代與後現代、人生主義與科學主義、分析哲學與大陸哲學等基本概念做了澄清,論證意義問題是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主要問題。

 

 

 

第一章 理性與心靈

一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靈魂

二 笛卡爾的自我與第一原理

三 康德的心靈與純粹理性

四 康德哲學的指向


第二章 康德之後

第一節 回到康德

一 想象創造形而上學

二 文化科學的邏輯

三 回到康德

第二節 實證主義和功利主義

一 實證哲學

二 實驗推理的方法

三 社會進化論

第三節 新黑格爾主義


第三章 實用主義

第一節 意義與求知的邏輯

一 現代哲學批判和可誤論

二 科學方法

三 實用主義的意義理論

第二節 真理的意義

一 實用主義的真理觀

二 徹底的經驗主義

三 宗教哲學

第三節 工具主義

一 自然主義的經驗論

二 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三 工具主義

四 進化倫理學

第四節 新實用主義

一 指稱的不确定性

二 缸中腦

三 同智原則

四 後哲學文化


第四章 早期分析哲學

第一節 分析哲學的發展

第二節 常識實在論

一 常識實在論

二 哲學分析

三 倫理概念的分析

第三節 命題的邏輯形式

一 數學基礎與邏輯悖論

二 語言層次理論

三 摹狀詞理論

第四節 意義在于用法

一 《邏輯哲學論》

二 意義與用法


第五章 分析的科學哲學

第一節 意義标準

一 經驗主義的發展

二 意義标準

三 理論語言的意義

四 形而上學不是科學

五 理論評價的邏輯

第二節 猜測與反駁

一 證僞主義

二 劃界标準

三 科學的目的

四 科學知識的進化

第三節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

一 素樸證僞主義與精緻證僞主義

二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

第四節 曆史主義

一 不可通約性論題

二 方法論的無政府主義

第五節 科學實在論

一 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

二 涉身的實在論

三 自然本體論态度

四 局部知識

五 科學知識社會學


第六章 現象學運動

第一節 先驗現象學

一 現象學計劃

二 自然主義批判

三 現象學方法

四 先驗主體性

第二節 存在的意義

一 存在的意義

二 此在的存在方式

三 走向語言

第三節 絕對的自由

一 意識的自發性

二 無的根源

三 人創造自己的過去

四 自由的煩惱

第四節 解釋學的現象學

一 經典解釋學

二 成見與傳統

三 解釋的沖突


第七章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

第一節 結構語言學

一 符号學與語言學

二 語言與言語

三 能指與所指

四 鄰接與聯想

五 曆時與共時

第二節 結構人類學

一 社會關系的深層結構

二 親屬系統和神話

三 結構主義的文化理論

第三節 知識考古學

一 知識的深層結構:知識型

二 人的死亡

三 知識是一種社會權力

四 理性的壓迫

第四節 解構哲學

一 邏格斯中心主義和直現的形而上學

二 邏格斯中心主義和語音中心主義

三 意義的變遷

四 徹底的解構


第八章 西方哲學的當代走向

一 現代西方哲學的幾個問題

二 現代西方哲學的主流

三 意義問題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中心問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