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汪信硯等著《認識的本質與機制》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1-16
書名:《認識的本質與機制》
作者:汪信硯 等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2年1月
内容簡介
推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發展,必須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實現認識論研究範式的轉換,特别是轉換認識論的研究視角,從主體方面看認識,具體地考察認識活動中主體對客體信息的接收和加工方式;轉換認識論研究的思維模式,以主體為軸心審察主客體之間的關系,着力探讨作為知、情、意有機統一的主體性結構在認識活動中的展開和在認識結果中的投射;轉換認識論的研究層次,由認識活動的社會主體層次深入到個體主體層次,闡明認識活動在個體思維中的實現過程。概言之,要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必須深入探讨主體認識活動的思維機制,從而深刻地把握認識的本質,真正理解和闡明主體在認識活動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按照上述認識論研究範式轉換的要求,深入探讨認識過程和創造性思維、思維定勢、認識的發生和演化、認識的傳播、認識傳統、自我意識、超前認識、社會輿論等認識現象,能夠深化我們對認識的本質和機制的理解。
目 錄
導 論 範式的轉換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發展
一、視角的轉換
二、思維模式的轉換
三、研究層次的轉換
第一章 認識、反映和知識
一、認識是人對世界的能動反映
二、反映是人與世界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反映概念的曆史發展
四、認識的本質與知識的本質
第二章 認識的主體性與客觀性
一、認識的主體性的根據、内容和實質
二、認識主體性意識的曆史進程
三、認識論中客觀性理想的辯證重建
第三章 認識活動的思維機制
一、認知結構與思維的操作機制
二、意志結構與思維的調節機制
三、情感結構與思維的控制機制
第四章 認識過程和創造性思維
一、作為能動反映過程的認識過程
二、感性認識的作用
三、知性與辯證理性
四、實踐理念及其形成和現實化過程
五、非理性因素與創造性思維
第五章 思維定勢
一、思維定勢的本質、特點和研究思維定勢的意義
二、思維定勢的形成機理
三、思維定勢對主體認識活動的影響
四、思維定勢的調節
第六章 認識的發生和演化
一、認識的系統發生
二、認識的社會演化
三、現代認識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第七章 認識的傳播
一、認識傳播的實質、基礎、類型和特點
二、認識傳播的系統結構和過程
三、認識傳播的作用和意義
第八章 認識傳統
一、認識傳統研究的理論源流
二、認識傳統的本質及基本特征
三、認識傳統的結構、形成和發展
四、認識傳統的作用及其優化
第九章 自我意識
一、西方自我意識理論的曆史演變
二、自我意識的本質和特性
三、自我意識的發生和發展
四、自我意識的結構和功能
五、自我意識的建構
第十章 超前認識
一、超前認識的本質、特點和基本形式
二、超前認識形成的内在機理
三、超前認識的科學化及其實現途徑
第十一章 社會輿論
一、社會輿論的本質、特點和基本類型
二、社會輿論的形成機制
三、社會輿論的基本功能及其調控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