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成果  >  正文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和實踐路徑研究》開題報告會順利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11-19

由beat365体育官网吳根友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和實踐路徑研究》,于2014年11月14日順利舉行開題報告會。此次開題報告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法學院323會議室進行,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姚新中教授、湖南師範大學唐麟凱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馮天瑜先生、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喻立平教授等著名專家學者擔任評議專家。教育部社科司高度重視此次開題報告會,社科司司長張東剛教授、社科司規劃處處長徐青森教授親自莅臨指導。開題報告會由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長沈壯海教授主持,BEAT365唯一官网黨委副書記駱郁廷教授、課題組首席專家吳根友教授、子課題負責人華中師範大學道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劉固盛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曆史學院副院長楊華教授、beat365体育官网徐水生教授以及部分課題組成員參加了報告會。

開題報告會首先由駱郁廷副書記緻辭。駱書記代表BEAT365唯一官网向遠道而來的教育部領導和專家表示誠摯的感謝。他介紹了beat365体育官网中國哲學研究團隊的發展曆史、研究特色和綜合實力,肯定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在發揮文史哲專家從事深度學科交叉研究、團結國内外相關領域同行專家等方面起到的重要平台作用。他對由吳根友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課題組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和明确的要求,希望課題組不辜負教育部領導、全國通訊評審專家和特邀專家的信任,把這一重大攻關項目做好,最終取得優秀的結項成果,為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學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駱書記最後表态:BEAT365唯一官网将整合各方面力量,全力保障課題的順利進行。

接着,課題組首席專家吳根友教授向與會領導和專家彙報課題設計及研究計劃等内容。他指出,本課題組将傳統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定位為屬于古為今用、傳統文化現代化的大範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同志多場合、多次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确指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認真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後,我們認為傳統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并将課題的總框架設計為:以毛澤東“古為今用”的思想為原則,以馬克思主義道德哲學與文化創造的思想為基本指導思想,對焦傳統優秀的道德文化資源,從道德文化的觀念形态與實踐途徑兩個層面研究傳統優秀的道德文化資源,在觀念層面對傳統優秀道德文化進行現代闡釋,在實踐途徑方面,對傳統道德文化在個人、家庭、國家、社會四個層面的踐行途徑的合理之處進行研究,為探索傳統優秀道德文化與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具體結合方式提供可以資借的途徑與方法。他進一步介紹了課題結構的四個層次: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主要觀念及其現代闡釋、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實踐形态及其現代改造與利用、傳統優秀道德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内在聯系、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在當代實踐的多元途徑探索。課題的基本内容按照“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和“經過現代闡釋的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在當代社會如何實踐與落實”這兩個層次的思維邏輯,具體展開研究四個方面的問題,即: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觀念形态的内容,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實踐途徑與方法及其對于今天實踐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啟示意義,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如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生聯系,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如何在當代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中得以貫徹、落實并成為當代優秀道德文化活的、有機的組成部分。根據上述思路,課題組共設計六個子課題,分别研究:傳統儒家優秀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道家、道教和佛教中優秀道德文化的現代闡釋,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曆史實踐形态及其現代啟示,傳統優秀道德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在關系,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實踐途徑,以及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在城鎮、鄉村、社區、家庭中的運用研究等問題。吳根友教授還簡要介紹了各個子課題的研究力量和重要側重點。他特别強調,實現中國傳統優秀道德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在對接是本課程理論創新的關鍵;而突出實踐的品格、探索傳統優秀道德文化在當今社會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則是本課題的重中之重。

徐水生教授代表課題組成員對吳根友教授的彙報做了補充,指出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将有意識地參考、借鑒傳統道德文化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社會傳播方式,如《增廣賢文》、各類俗語等。

在聽取了吳根友教授的彙報和徐水生教授的補充發言後,與會的專家和領導針對課題研究的各個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而極富啟發性的意見和建議。馮天瑜教授首先肯定課題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并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礎,子課題的設計也準确合理。他建議:在思考新時代的人倫關系時,還可以結合當代社會實際存在的問題,增加對“官——民”關系、“勞——資”關系、“醫——患”關系的關注。此外,在梳理傳統優秀道德文化時,需要注意傳統的“私德”很系統、很豐富,但是“公德”有所不足。他還結合出國旅遊國民在境外的一些不文明表現,指出傳統道德文化對于“熟人社會”十分關注,但對于“陌生人社會”關注明顯不足。唐麟凱教授也肯定了課題所具有的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他提出:在基礎理論研究過程中,有必要對“傳統”、“傳統文化”等範疇的構成、特點及其發揮效能的機制、途徑等做出适當的梳理;在确立研究思路時,需要明确究竟是從文本出發,還是從現實出發。他建議,在探索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實踐路徑時,可以從社會調查入手,摸索、總結那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實踐的具體機制和規律性的東西。姚新中教授提出,“傳統”是活的、流動的,因此,在闡釋“傳統道德文化”時,必然面臨一個選擇和過濾的問題,即:什麼是“優秀”的?他還指出,需要擺脫中體西用的觀念,站在“長現代化”的宏觀視野來理解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他認為,“實踐”是本課題的核心與價值所在,在研究過程中,需要注意政府主導與民間自發推動之間的關系,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之間的關系,并充分利用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知識,形成更廣闊的視野。喻立平教授認為課題組的團隊很強、課題論證思路清晰、結構合理、方法路徑可行。他建議,課題研究可以結合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入手,關注價值觀、信仰缺失、心靈缺乏根基等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與百多年來傳統文化的根被斬斷有關。他指出,課題可以從大處着手,從本體論層面,從哲學的、戰略的高度來思考和解決當前道德領域的嚴重問題。他還從實證的角度,結合湖北省委宣傳部所開展的家庭倫理和道德培訓工作,提供了很多鮮活的個案和極具操作性的實踐舉措。

與會的教育部領導也先後做了重要指導。教育部社科規劃處徐青森處長指出本課題的選題具有重大的非凡的意義。他肯定了此次開題報告會是一場高水平的開題論證會。他相信最終的課題成果将在理論研究、實踐路徑探索和傳播普及等三方面都能取得豐碩成果。他尤其期待課題組能順利完成傳統優秀道德文化的三字或四字訣、新家訓的編撰和出版。他希望以吳根友教授為組長的課題組能突出重點、凝練方向,進一步完善設計,集中精力,做出幾個标志性的成果,提交出高水平的咨詢報告。

随後,社科司張東剛司長發表了重要的指導意見。他指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在國内國外等多個場合幾十次講過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幾乎是逢會必講。他希望課題組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有關弘揚傳統文化的曆次講話精神,最終來說明,今天之中國、未來之中國是從曆史之中國走來的,是一脈相承的,而不是割裂的;今天的我們承擔着偉大的、文化創造的新的曆史使命。今天的經濟中國、政治中國、文化中國都是從曆史上走來的,是一脈相承的。這個課題的價值也就是在這裡,即: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要依法治國,要實現德治和法治辯證統一,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辯證統一,傳統道德文化非常重要。在當今中國文化強國建設過程中,傳統道德文化同樣重要。從助力于新文化、現代文化建設的高度來看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包括傳統道德文化),課題的現實意義非常強,難點就在現代轉化。正如有的專家提出的,要界定什麼是“傳統”,“傳統”當中“優秀的道德文化”是什麼。這裡涉及到一個選擇的标準問題。每個時代的精華标準、糟粕标準都是不一樣的。确定合适的選擇标準,是這個課題的一個關鍵。怎麼樣與時俱進,根據現代的标準,充分吸收傳統文化寶庫中的合理内容,這是課題的一個前提和基礎。然後才能說哪些是要做現代闡釋的合理内核,然後再說它的選擇方式和路徑。課題研究很多時候是方法論的問題,方法論出了問題,方向就出問題了。在這個基礎上,闡釋它的現代價值、思想價值、精神價值。之後才是實踐路徑。現在的實踐路徑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孩子們穿着唐裝,搖頭擺尾,就是“弘揚”了?這還很不夠。實際的核心問題,是抽象的、内在的五千年中華之精神,以各種形式傳承。真正的中國傳統道德精神,是實踐的核心。核心是精神,載體是各種形式。圍繞着精神的傳承,培養一些喜聞樂見、符合不同群體的形式。要從“兩個鞏固”的高度,“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所以課題組不僅僅是曆史研究,更要從德治和法治辯證統一,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辯證統一等幾個方面來梳理。這個課題的現實感非常迫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怎麼能夠現代轉化,不僅僅靠貼标語,怎麼入腦入心。要通過一些載體和形式,中國傳統上有很多很好的形式,老太太一個字不識,可是人間世故、大道理一個都不少。所以,要挖掘這些形式背後的内在的精髓的傳承,這些是中國人的基因。因此,這個課題是理論研究,更是現實研究。張司長希望課題組學習貫徹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文件精神,集中優勢兵力,突出綜合性,加快研究,多呈報一些好的咨詢報告,讓成果及時轉換,當下變成生産力。他預祝課題組取得豐碩成果。

吳根友教授代表課題組對與會的領導和專家提出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重要指示和寶貴意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且表态:将馬上組織課題組的全體成員,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充分汲取與會領導和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修訂完善課題評審書,并上報教育部社科司。他表示,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将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協調各方力量,并積極與湖北省委宣傳部聯系,力争高品質的完成課題,尤其是提交出高質量的咨詢報告。

最後,沈壯海教授對此次開題報告會做了簡要的總結。他代表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科研究院對課題組提出具體要求,希望以吳根友教授為首席專家的課題組會後認真研究會議記錄,根據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寶貴意見,争取高質量的完成課題。不僅三年後要結題,而且每年都要有成果,要及時上報到教育部。最後,沈教授預祝課題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現代道德建設、文化建設作出BEAT365唯一官网的貢獻。

(整理人:beat365体育官网 秦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