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學熱”的思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8-01-24
論文提要:
國學包括中華傳統文化的各方面,有常識層面、學術與技藝層面、道德價值與人生意義的層面、國魂與族魂的層面。國學具有平民化的特性。當前,國民對本國曆史文化傳統還相當陌生、隔膜,而體制内的、從幼兒到博士的教育,基本上是西化的,因此還談不上有所謂“國學熱”。我國應當為民族傳統文化的承傳立法,或者說,應當在法律上規定,必須對幼兒與小、中、大學生進行國語、國文、國學的教育,維護民族語言與文化的純潔與尊嚴。國學是國家的軟實力。國家的興盛與國學的複興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國學資源有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其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有助于形成民族認同與倫理共識,有助于維護國家的安全、地位及文化輸出。在人生的安立、精神的歸屬方面,仁義禮智信等傳統價值觀仍然是我們重要的精神資源。仁愛、敬誠、忠恕、孝悌、信義、廉恥等價值在當下和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中,還将繼續起着良性的作用。傳統倫理經過時代的轉化、洗汰與我們自覺地批判繼承,可以與現代化的新的倫理價值整合起來。
關鍵詞:國學 仁愛和諧社會 核心價值體系 民族精神
什麼是國學?國學包含幾個層面?國學隻是精英文化嗎?為什麼當前社會上對國學有迫切的需求或一定的熱度?當前國學是真熱嗎?國學與國家的文化安全有什麼關系?國學與和諧社會的建構有什麼關系?國學與本國在國際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之地位及文化輸出有什麼關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