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過程管理工作的通知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5-13
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根據《關于印發BEAT365唯一官网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全過程質量管理辦法的通知》(武大研字〔2021〕7号)、《BEAT365唯一官网申請博士、碩士學位有關規定》,疫情防控期間為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階段過程管理,規範答辯程序,保證學位論文答辯和學位授予質量,現将2022年上半年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有關工作強調如下:
一、組織答辯要求
在落實好當前校園疫情防控有關舉措的前提下,各研究生培養單位要認真組織好答辯工作,嚴格學位論文答辯管理,細化、規範答辯流程,确保答辯質量。
(一)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原則上以現場答辯的方式開展,因疫情防控需要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培養單位要高度重視答辯工作,一是要嚴格把關申請“線上線下”答辯的研究生,由本人提交情況說明,經導師簽字後培養單位審核備案。涉密研究生學位論文必須進行線下答辯。二是校内的答辯委員和在校研究生必須到答辯現場,校外答辯委員和校外研究生應履行入校審批相關手續,确因疫情防控原因無法到現場者可采取視頻連線方式參與現場答辯各環節。三是“線上線下”論文答辯需全程錄音錄像并存檔。
(二)學位論文均嚴格要求實行公開答辯(涉密論文除外)。學位論文答辯應在BEAT365唯一官网校内舉行。各培養單位須于5月30月日前完成學位論文答辯工作,以保證6月份按時完成上半年學位授予工作,畢業生能夠按時獲得學位證書。
(三)組織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同一專業研究生安排在同一天答辯不應超過4人;組織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同一答辯組安排同一天答辯不應超過6人。
(四)完善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等原始記錄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制度,嚴格規範檔案管理,确保涉及研究生學術研究、學位論文評閱、答辯、學位授予等重要記錄的檔案留存全面、真實完整。
二、答辯委員會要求
(一)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由5或7人組成,校外專家至少2人,答辯委員會主席必須是教授、博導,且必須是校外專家;委員必須是教授(博導)或相當正高職稱專家;委員中必須有一位學評分會委員(或由培養單位安排學評分會委員列席)。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由5人組成(盡可能有校外專家)。主席必須是教授,委員是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的專家,聘請的答辯委員會委員含論文評閱人最多1人。申請人的導師可以參加答辯,但不能作為答辯委員會委員。鼓勵聘請知名高水平專家擔任答辯委員。答辯委員會組成情況必須經過學評分會審核通過後才能開展工作。
(二)博士學位申請人的導師須于答辯前一周在“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填寫答辯時間、地點及答辯委員會組成等信息,經院系審核後予以公示,以便旁聽和社會監督。
三、答辯過程要求
(一)博士學位申請人報告論文内容時間不少于40分鐘;碩士學位申請人在報告論文的主要内容時,一般要不少于25分鐘。
(二)對答辯委員會成員及到會者的提問,申請人答辯應采用即問即答方式,不得另行準備。博士研究生需對預答辯和網上評議專家意見修改情況進行說明,并請答辯委員審議。
(三)答辯委員要對研究生的理論基礎、專門知識、實踐和研究能力、成果水平和學位論文質量等進行全面考查和把關。答辯委員會讨論期間需全面介紹申請人學習、科研情況及論文雙盲評審情況,各位委員要客觀、公正對論文學術水平、是否建議授予學位進行表決投票。
(四)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填寫規範,決議須對論文選題、論文及成果的創新性及實用性、規範性、寫作水平、不足之處等進行評價,對論文答辯情況進行概述,并對是否建議授予學位給予結論性意見。
(五)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後,學位申請人須充分吸收專家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後方可提交。特别是提交研究生院紙版和系統電子版,應為修改後最終版本(研究生院學位處轉交國家圖書館)。
四、其他
(一)如學位論文涉密,須提前由相關單位審批;未經審批的學位論文,封面密級标識一欄請勿填寫任何密級,空白即可。
(二)為了确保研究生答辯後确實修改了論文,學位處實施博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前後修改比對核查,研究生必須提交修改報告。培養單位就"網上評議論文版本"和"修改後提交國圖論文版本"進行比對核查,學校也将召開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審核會核查學位論文質量。
(三)2022年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将對研究生申請學位材料進行全面審核,包括紙質檔案和特别是研究生管理系統中的各項内容,并根據審核結果做出是否授予學位的決定。請各單位高度重視該工作,保證各項内容的完整性與準确性。
特此通知
研究生院學位處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