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荊楚文化,見證中華文明”——中國哲學研究生黨支部赴湖北省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1-06
(通訊員:黃涵)為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強化黨性教育,響應建設文化強國号召,10月29日上午,中國哲學研究生黨支部集體前往湖北省博物館,開展“感受荊楚文化,見證中華文明”主題黨日活動,以增進支部成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激發承擔民族複興大任的責任感、使命感。
一、開展主題教育
29日上午9點,支部成員集中抵達湖北省博物館,入館前,支部書記劉佳源同志帶領支部成員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發言,明确了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的學習任務,并鼓勵一并參與活動的入黨積極分子繼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争做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要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起來,同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紮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二、參觀曆史展廳
湖北省博物館作為荊楚文化的淵薮殿堂,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館中陳列了諸多稀有文物。在完成主題教育後,支部成員進入湖北省博物館的各個展廳進行參觀,近距離欣賞了各類青銅器、漆木器、金銀器,通過對應的曆史展闆學習荊楚文化發展曆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結晶帶來的震撼。
三、觀看編鐘表演
上午10點30分,支部成員集體前往編鐘演奏廳觀看編鐘樂舞表演。編鐘樂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而輝煌的曆史,編鐘樂舞的展示讓支部同學感受到文物活起來的魅力。悠揚的樂曲、精妙的舞蹈不僅帶來一場視聽盛宴,還成就了一段奇崛的文化之旅,通過《楚商》《飛天》等一系列樂曲,支部成員們感受古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與熾熱的愛國情懷,體會西域風情與中國大漠風光相和而生的獨特韻律。
在完成參觀後,支部成員統一返回學院,交流學習心得。本次活動中,支部成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文化強國的思想,重溫荊楚發展曆史,領略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支部成員表示,在之後的學習中,要發揮中國哲學的專業優勢,将專業學習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結合起來,使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至此,本次主題黨日活動圓滿結束。
四、學習心得
徐櫻:在中國哲學研究生黨支部的組織下,我參加了參觀湖北省博物館的黨建活動,在這次參觀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文物的美,感受到了湖北省深厚的文化和曆史底蘊,省博展品的浩瀚和宏偉讓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不斷提升。通過參觀博物館,我了解到我們國家的曆史、文化和科技成果。這些珍貴的文物和藏品,讓我對國家的發展進步有了更深的認識。
陳凡昕:正值深秋時節,黨支部組織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曾侯乙墓展廳裡的各式玉器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此外,省博精彩絕倫的編鐘表演也使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荊楚文化的魅力。感謝黨支部提供的學習機會,通過此次觀展之旅,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産生了更為切身的體會與認識,我們後輩肩負着時代的重任,應當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與責任意識,自覺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偉大精神。
劉令華:很有機緣參加支部的黨日活動,而這次活動的地點選在了之前一直想去的湖北省博物館。進入館中,我便最先選擇了曾侯乙館進行參觀,其中各種先秦時期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令人目不暇接,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古樸又深沉的漆木器花紋,盡顯楚地餘韻。參觀完之後,我還去欣賞了編鐘表演,其中的笙古樂合奏,确實有讓人如聽仙樂耳暫明之感。總之,雖然參觀的時間不長,但在參觀過程之中,之前學過的知識與眼前的器具交彙,确實是一段難忘的體驗。
鞏若含:作為入黨申請人我很榮幸參加了這次活動,一上午在湖北省博物館的學習和遊覽讓我收益良多。我和同伴集中參觀了曾侯乙墓的主題展廳。博物館設計的參觀路線非常巧妙,共分為“敬天崇祖”“金聲玉振”“所尚若陳”“觀象授時”“車馬儀仗”“永保用享”六個部分,我們看到了精美的曾侯乙編鐘和曾侯乙尊盤,對于周代的禮樂文明和青銅鑄造、音樂藝術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同學一同遊覽博物館也給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我們在參觀中讨論交流,豐富所思所感也進一步增長了知識。活動的最後一部分是觀看編鐘表演。巧妙的節目設計和演出,讓我對編鐘這一古老的樂器有了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可以演奏雅樂,也可以演奏現代的民間音樂乃至于外國音樂,古樸莊重又輕巧靈動,凝聚了古人對于音樂美的思考和感受。這次活動中,在開拓眼界,增長見聞的同時,也促進了同學們之間的交流互動,是一次圓滿有收獲的主題黨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