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傳承,尋訪禹迹文脈;人文啟迪,讀懂“兩個結合” | beat365体育官网馬哲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和國學研究生黨支部開展聯合黨日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1-20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萬裡長江孕育了長江文化,哺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在長江流域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标識,诠釋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特質。2023年10月12日,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出更多體現新時代長江文化的文藝精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長江文化内涵,傳承長江千年文脈,深入挖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應有之義。
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學科特色深刻理解“兩個結合”實質内涵,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帶領學生黨員在躬身實踐中诠釋文化自信自強, 2023年11月18日上午,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與國學研究生黨支部赴武漢市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
一、 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
武漢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位于漢陽龜山東麓的禹功矶上,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是一座集文物古建與園林風景于一體的名勝古迹。禹稷行宮、晴川閣、鐵門關三大主體建築以及古牌樓、臨江駁岸、曲徑回廊、詩詞碑廊等附屬建築形成古建築群,是武漢唯一臨江而立的文化景觀。
晴川閣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漢陽知府範之箴在修薛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時增建,得名于唐朝詩人崔颢《黃鶴樓》一詩中的“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奔湧而壯闊,文明浸潤而隽永。長江兩岸繁華城市點綴沿岸,江水如絲綢般緩緩流淌,波光粼粼、微波蕩漾。在擁有“依山就勢築台閣”雄風奇貌的晴川閣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和國學研究生黨支部的黨員同志們駐足凝視,相互交談,心潮澎湃,豪情滿懷。贊美雄渾山河、感受長江文化的同時,激蕩着同志們對祖國的深沉熱愛。
二、室外黨課
走出晴川閣,同志們來到毗鄰大禹神話園的晴川碼頭。一艘艘輪渡駛出江灣,在水面劃出一道道秋日波痕。休息日的江灘,多有遊客的身影。廣場上的九鼎樸拙生動,充滿了守護江城兒女的威嚴感。
大橋上秋日陽光正暖,黨員同志們圍坐在一起,聆聽兩位支部書記講述室外黨課。
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書記侬俊宇同志以問答互動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了近期召開的全國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她從 “明體達用、體用貫通”這一理論品格出發,講解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所蘊含的中國傳統哲學智慧和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韻味,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文化建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以及我國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的系列曆史性成就。
國學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焦甯同志從源遠流長的長江文化切入,向大家詳細講述了晴川閣的曆史由來。從最初的禹王廟到蘇東坡描寫古柏的詩詞,到明代的禹稷行宮和晴川閣,再到今天的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他講解了公而忘私、民為邦本、尊重自然、科學創新的大禹精神,強調了長江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是形成中華文明的重要标識,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滋養,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黨員分組交流讨論
為了提升黨日活動的學習效果,提高黨員的活動參與度,加強兩個支部黨員同志間的學思互鑒,激發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此次活動采用了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在活動籌備階段,按照專業對全體黨員進行了交叉分組,并由組長帶領各組黨員預先進行相關知識了解。在學習交流階段,結合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的參觀學習以及兩位支部書記的黨課内容,各組進行内部讨論後選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組學習感受。活動現場讨論氛圍熱烈,全體黨員同志受益匪淺。
一組:覃穎琪、李雨婷、張馨桐、譚玺、白金陽、周螢宇
馬克思的文化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概念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狹義的文化概念即意識形态的精神文化。馬克思談文化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廣義的文化概念,狹義的文化概念隻是偶爾提及。現有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繼承和發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狹義的文化概念。2023年10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将文化加入到會議名稱中,意味着文化從宣傳思想中獨立出來,彰顯了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大文化思想觀,結合馬克思主義進行研究,不能隻将文化局限于意識形态這一革命鬥争的工具。“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二組:吳凱露、林捷、範若聰、譚逢靜、張一三、孟思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第二個結合”的重大論斷,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同時表明我們黨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今天我們參觀的晴川閣與四千多年前的民族英雄大禹治水有着密切關系,大禹文化表現的是“公而忘私 民為邦本、科學創新、敢為人先”等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深入發掘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的時代價值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堅持“第二個結合”是讓我們保持精神獨立性的關鍵,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是停留于對中華傳統文化中具體文化内容的簡單重複,而是重視文化精神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因此,我們要堅持鞏固文化主體性,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文化創造中處于“普照的光”的地位,決定、完善外來思想的色彩與樣态。
三組:王泊文、付蓉、焦甯、孫上茗、唐雲博、龍晗昕
近年來,華為手機受到國外高科技公司關鍵技術上的制裁,被迫進入一段低谷時期。這一期間,它隻能依靠自己曾經的庫存維持其系列手機的生産。但其工程師與市場部門卻在困頓中展現出令人欽佩的韌性,他們通過艱苦卓越的技術研發和周密詳實的企業規劃,帶領華為成功走出低谷,并在新近推出的産品Mate 60中充分展現我國半導體生産和制造的高超水平。并且,華為手機的設計更是将中國元素展現得淋漓盡緻。其具有超高辨識度的星環型鏡頭借鑒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方圓”理念,中國人講究外圓内方、天圓地方,将方與圓的思維帶入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和認識。Mate 60的設計中,與星環鏡頭相呼應的是背闆上的一道弧線,這是中國山水文化的凝練,代表着孕育中華文明的江河文化,并采用玄武架構和昆侖玻璃等既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方式。無論是華為百折不撓的研發生産,還是款款炫目的新品,無不是偉大中國精神的感召下,科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
四組:陳世明、王怡甯、龔雨陽、康家銘、侬俊宇
馬克思主義強調曆史唯物主義和社會變革的曆史進程,長江精神強調對長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了人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對社會發展的貢獻。通過結合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觀點、長江精神的文化智慧以及思念祖先的價值觀,可以更好地推動曆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增強人民對文化傳統的認同和自信。此外,馬克思主義關注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長江精神強調了長江生态環境的保護和修複。大禹治水的故事講述了人們在面對水患時的智慧和勇氣,體現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保護。在中國當前實際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課題。通過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理論、長江精神的生态文明觀念以及思念祖先的價值觀,可以更好地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長江生态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态保護的良性循環。
五組:李驕傑、董一寒、孫紫微、程雲龍、王貴濤、劉宏炜、姜楠
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加“雙引号”)是合乎邏輯的。“一個結合”,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接地氣,用通俗的中國話,描繪出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然而,所謂“中國”絕不是自1949年以來的新中國,而是文化層面上的“中華民族”。階級革命的叙事邏輯是馬克思主義的底色,當馬克思主義從西歐走向世界的時候,“階級”概念本身也被曆史地重構了,在世界曆史之中,它以“民族”的形态煥發生機。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的背景,就此而言,“第一個結合”已經邏輯地内蘊了“第二個結合”。必須肯定,“兩個結合”是具有深刻意義的。曆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體系,這裡的“曆史”并非是一段空泛的時間,而是過去的曆史填滿的當下。馬克思主義正是通過對被遺忘的過去的回憶,将當下激進化,從而在實踐上真正向未來敞開。沒有曆史的記憶,未來也是封閉着的。因此,隻有結合中華傳承千年的曆史、結合中華民族的記憶、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六組:陳士英、賈怡昕、劉子淇、馮長澳、黃逸偉
今天,借着黨日活動的機會我們來到了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觀賞了諸多古迹,比如禹稷行宮、晴川閣、鐵門關等。大禹是夏朝開國君王,也是曆史治水名人。諸子百家中的墨家對大禹評價頗高,因此,我們認為可以從墨子的思想出發,探讨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更好地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首先是墨子兼愛非攻的思想,強調人與人的平等和互助。在當今社會,互助友善的相處方式依然具有借鑒意義。其次是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一精神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年應當大力傳承和弘揚的。最後是科技建設,墨子的光學研究成果在今天依舊有着鮮明的時代價值。在促進現代社會科技建設的發展方面,這一思想有着深刻的啟發意義,值得我們進行研究和發掘。
此次聯合黨日活動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探索學科交叉互促的重要舉措。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與國學研究生黨支部的同志們走出校園,尋訪古建築,聆聽室外黨課,沉浸式感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将黨課從“室内”延伸到“室外”,以接地氣的學習形式,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黨員們的學習熱情;以學科交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生動領會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深刻内涵。
通過此次主題黨日活動,全體支部黨員切身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厚智慧,引導了支部學生黨員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自覺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事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