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鄉村振興——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赴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社會實踐1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1-12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産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既是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寶,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更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關于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重要要求,引導廣大學生黨員深耕社會、汲學之實、獻己于衆,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文化自覺。2024年1月11日,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6名黨員代表前往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開展“傳承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寒假社會實踐,調研黃梅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及發展情況,深入挖掘黃梅非遺的文化底蘊,推動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1月11日上午10時,實踐隊員抵達黃岡市黃梅縣,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尋訪黃梅非物質文化遺産之旅。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地處吳頭楚尾,是荊楚文化與吳越文化的交融地,形成了獨特的黃梅文化IP現象,具有豐富的非遺文化資源。

01街頭采訪

為充分了解黃梅縣本地居民對黃梅四大非遺文化的了解情況,實踐隊員在火車站、汽車站、縣文化藝術中心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進行了街頭随機采訪。熱心的黃梅市民積極配合,耐心回答了團隊關于當地非遺傳承情況、文化IP商業化問題、賦能鄉村振興成效等問題。

02參觀黃梅縣博物館

下午,實踐團隊來到黃梅縣博物館。該館是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國有博物館,也是湖北省縣級館藏品較多且頗具特色的博物館之一。館藏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1萬餘件(套),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印證黃梅曆史文化發展的各類實物。

在博物館志願者的講解與帶領下,實踐團隊參觀了黃梅古代曆史文化展《黃梅淵源》、近現代革命史《黃梅烽火》、以及《禅宗源地》《黃梅嶽家拳》《黃梅挑花》《黃梅戲》四個黃梅非物質文化陳列展覽。實踐團隊隊員深感震撼,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圖迹、每一段文字,都傳遞着黃梅人民的匠人匠心,彰顯着長江流域的曆史和人文底蘊。

踏入黃梅古代曆史文化展,隊員們深入了解了黃梅縣的發展淵源。黃梅縣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荊楚文化與吳越文化在此激蕩交融。黃梅縣新石器時代的“焦墩卵石擺塑龍”見證了華夏文明之肇興、元代“褐彩牡丹塔式蓋瓶”是國之瑰寶……實踐團隊遊覽于各展品間,仿佛與曆史文物一同穿梭時空,感悟源遠流長的曆史,感受黃梅本土文化的輝煌。

來到近現代革命史展廳,實踐隊員們看到了錦繡黃梅的紅色記憶。回首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曆程,黃梅人民萬衆一心、英勇奮戰、前仆後繼、百折不撓,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黃梅縣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熄,鬥争英勇,貢獻巨大。這段峥嵘歲月有力地證明,黃梅人民在革命歲月中始終保持戰鬥的姿态,黃梅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黃梅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作為當代學生黨員,我們應當懷揣着曆史使命和時代重任,學習黃梅人民的英勇奮鬥精神,勇于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随後,實踐隊員來到黃梅非物質文化陳列展廳——《黃梅挑花》《黃梅戲》《禅宗源地》《黃梅嶽家拳》,它們是黃梅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名片,也是黃梅縣博物館展覽的重頭戲。

參觀黃梅縣博物館的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體驗。首先,實踐隊員們進入黃梅挑花展,深入了解了黃梅挑花的發展曆程。黃梅挑花是一種以青黛布作底,利用針将五彩絲線挑制在底布上的工藝,色彩絢麗、圖案精美。黃梅挑花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在展覽中,隊員們欣賞了各式各樣的挑花作品,感受到了黃梅挑花的藝術魅力和深厚曆史底蘊。接着,隊員們進入了黃梅戲展廳,了解了黃梅戲的起源和發展。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以其唱腔的歌唱性、語言唱詞念白的鄉土性、舞台表演的本真性、劇目劇情的通俗性深受人民群衆的喜愛。在展覽中,隊員們欣賞了精彩的黃梅戲片段,感受到了它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随後,隊員們參觀了禅宗源地展,深入了解了中華禅宗的發展曆程和核心理念。禅宗以靜慮、冥想等方式超度救人,是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宗派。在展覽中,隊員們了解了禅宗的起源和發展,對中國佛教的特質和禅宗的獨特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最後,隊員們參觀了黃梅嶽家拳展,了解了嶽家拳的起源和傳承。嶽家拳是中國古老的拳種之一,起源于南宋時期的嶽飛将軍。在展覽中,隊員們了解了嶽家拳的特點和功法,欣賞了嶽家拳的操練表演。嶽家拳不僅具有武術價值,還具有精忠報國的思想價值,被譽為中華武術的瑰寶。

通過參觀這四個展覽,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黃梅縣的曆史文化和傳統藝術。每個展覽都獨具特色,展示了黃梅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我們不僅欣賞了精美的藝術作品,還感受到了黃梅的文化氛圍和人民群衆對藝術的熱愛。隊員們在一遍遍感歎聲中感悟非遺文化,深刻體會到了非遺文化在當代社會的積極意義。

參觀結束後,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黃梅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與發展現狀,實踐團隊深度訪談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實踐團隊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傳承黃梅曆史文化,提供多樣性服務,黃梅縣博物館在設立維護非遺基本陳列展覽的同時,也結合了非遺展演、研學體驗和社區聯動等形式,成功舉辦了多次相關文化活動。不僅深化了當地人民對非遺文化内涵的理解,拓展了非遺文化的展示途徑與方式,更是充分調動和利用了當地經濟、政治、教育等多方面資源及社會公衆的參與,有效促進了黃梅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全面健康開展。

至此,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尋訪黃梅縣實踐調研的首日行程就此落下帷幕。通過參觀學習、欣賞體驗、對話交流等方式,實踐團隊近距離、沉浸式地感受了黃梅非遺文化的魅力,使得隊員們對于湖北省黃梅縣的非遺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與感觸,大家紛紛表示要将其内化為自身經驗、紮實吸收,并轉化為實際行動,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力量,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進程中作出新的貢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此次調研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這一囑托的生動體現。有利于引導支部黨員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專業優勢,在行走中國大地的生動實踐中深刻體悟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成就,厚植家國情懷、了解國情民情、增長知識才幹、激發使命擔當。

學習心得

參觀湖北省黃梅縣博物館是一次讓人難以忘懷的體驗。這座綜合性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和教育服務于一體,博物館的新館建築氣勢恢宏,擁有三層樓,建築面積達到7465平方米。館藏文物數量超過1萬件(套),涵蓋了黃梅曆史文化發展的各個時期,從舊石器時代至近現代都有代表性的實物。其中,引人注目的有新石器時代的“焦墩卵石擺塑龍”,見證了華夏文明的起源;還有元代的“褐彩牡丹塔式蓋瓶”,被視為國之瑰寶和鎮館之寶。博物館的三樓設有《黃梅淵源》和《黃梅烽火》兩個展覽,分别展示了黃梅古代曆史文化和近現代革命史。二樓展示了黃梅的非物質文化,包括《禅宗源地》《黃梅嶽家拳》《黃梅挑花》《黃梅戲》四個展覽。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黃梅豐富的曆史财富和悠久的文化傳承。館内珍貴的文物震撼着我,它們見證了黃梅的曆史與發展,我仿佛穿越了時空,感受着黃梅的古今人文魅力。

知其所來,明其将往。一件件文物、一張張圖片和一段段文字,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黃梅的悠久曆史和黨領導下的黃梅人民奮鬥史,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我們國家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我相信,黃梅縣博物館将繼續發揚文化遺産的寶貴價值,進一步為傳承和弘揚黃梅的曆史文化傳統作出貢獻。

——2021級馬哲碩士研究生 侬俊宇

10日上午,我跟随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的寒假社會實踐小隊來到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尋訪黃梅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曆史足迹。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黃梅文化的浪漫與厚重,了解了黃梅縣四大國家級非遺文化的曆史淵源與傳承現狀。

上午的街頭采訪,我們遇到了很多熱心的市民,向我們分享了他們對黃梅非遺傳承與發展的看法和建議:有在校學生表示從小學開始嶽家拳就已經進入校園,非遺文化在新一代學生身上得到了普及;有熱情的大爺大媽表示黃梅四大非遺項目吸引了許多非本地人前來參觀學習,還要現場給我們表演一段黃梅戲……

下午的博物館參觀更是讓我眼界大開,館藏文物都豐富且珍貴,從展覽内容、展覽特色到布展方式上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設計的巧思。無論是三樓的《黃梅淵源》《黃梅烽火》的古代及近現代文化展,還是二樓的《黃梅挑花》《黃梅戲宗》《黃梅禅宗》及《黃梅嶽家拳》的非遺文化展覽,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深入直觀的了解到了黃梅悠久的曆史文脈和廣博的非遺積澱。可以說,黃梅縣博物館在全國縣級博物館中都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示範性,是黃梅縣曆史文化的一大藝術殿堂。

非遺傳承“重在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涵養文明鄉風、凝聚民族精神”,這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收獲滿滿,在實地學習與體驗中我了解了黃梅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悠久曆史,明白了在新世紀保護、發展、傳承非遺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2023級馬哲碩士研究生 孫上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