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鄉村振興——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赴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社會實踐3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1-14

鄉村振興是時代主題,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問題,更是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振興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題中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高度總結了我國文旅融合發展經驗,也指明了新時代新征程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前進方向。在當今社會,旅遊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則是旅遊發展的靈魂和核心。因此,文旅融合的發展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旅遊産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同時也能夠推動文化産業的繁榮和創新,從而帶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在大别山南麓、黃梅五祖景區内,有一個文旅小鎮名為東山問梅村,依托當地“黃梅戲”“黃梅挑花”“嶽家拳”和“禅宗文化”四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片,采用“文旅融合”的方式,打造了一系列非遺文化體驗項目,營造了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美好生活新空間。可以說,東山問梅村是黃梅縣“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更是湖北省開展鄉村振興的代表性成果。

為了進一步探究黃梅縣應對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問題的路徑措施,實地考察黃梅非遺文化相關産業的發展狀況,深入了解文旅融合産業對鄉村振興的積極作用, 1月13日上午,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實踐團隊來到了此行的最後一站——東山問梅村,旨在通過實地調研熟悉當地非遺文化旅遊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的長足發展。

01 尋訪黃梅禅宗文化

在中國的曆史文化長河中,黃梅縣五祖寺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一直以來,憑借其悠久的曆史、獨特的建築風格以及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而聞名于世。上午10時,實踐團隊抵達東山問梅村後,便沿着曲折的山路首先來到了五祖寺,實地了解了其曆史淵源、建築風格和文化影響。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黃梅縣以東12公裡的東山之上,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師說法道場,以及六祖惠能大師得衣之地。這裡誕生的“東山法門”标志着中國禅宗的形成,被譽為“天下祖庭”。隊員們在參觀五祖寺,并采訪了部分遊客和相關管理人員後得知,五祖鎮政府充分利用互聯網為五祖寺進行宣傳,吸引了大量遊客來訪,大力促進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其次,五祖寺與許多文學作品息息相關,文化傳承為當地的特色旅遊注入了無限活力。五祖寺景區牆壁上的詩詞文字、種植了千年的古樹、東坡所書的“流響”等無一不令人駐足感歎。此外,黃梅縣五祖寺的文化影響力還體現在當地民俗、文學和藝術等方面。寺廟周邊地區的民衆至今仍舊保留着傳統的民間信仰和風俗習慣,如舞龍、舞獅、打鼓等表演活動。可見,五祖寺不僅是五祖鎮的特色景點,更是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的橋梁與紐帶。

02 參觀“黃梅挑花+”展覽館

下午14時,實踐團隊來到問梅山莊的“黃梅挑花+”展覽館。“黃梅挑花+”展覽館由湖北梅開二度文化有限公司負責籌建,整個展館近200平方米,分為展覽區、零售區、體驗區三個方面。自投入使用以來,不僅提供了黃梅挑花作品的展示平台,也加強了來訪人員與傳承人的互動交流、促進了産品的銷售宣傳。

在展覽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隊員們不僅觀賞了黃梅挑花的精美作品、閱覽了黃梅挑花的曆史文化,還與挑花繡娘現場交流,親身感受了黃梅挑花的絕妙技藝。實踐團隊在與工作人員的溝通中得知,一直以來,湖北梅開二度文化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文創賦能黃梅挑花産業,探索出了“黃梅挑花+”創新發展的道路,将黃梅挑花與香囊、拎包、團扇、衣服、匾幅、明星肖像等新載體相融合,研發出與時代結合的新産品。同時,在社會各界的有利支持下,湖北梅開二度文化有限公司通過“非遺傳承+生産銷售+技能培訓+校企合作”等形式,将“黃梅挑花+”項目與農村留守、貧困婦女手工技能培訓緊密結合,打造了“黃梅挑花+巾帼微工坊”項目。采用訂單式培訓、訂單式設計和訂單式銷售模式,幫助留守婦女實現創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實踐團隊深刻認識到,為了讓非遺文化在時代舞台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必須推進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非遺文化賦予嶄新的時代内涵和現代的表達方式。湖北梅開二度文化有限公司不僅在按照時代的特點和要求激發出黃梅挑花的新生命力,還将本土文化和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産業優勢,為黃梅縣鄉村産業振興提供了強勁動力。

03 實踐團隊街采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東山問梅村文旅融合發展的狀況,探索非遺文化如何賦能旅遊産業建設,實踐團隊對景區内的商戶和遊客展開了詳細的訪談。通過與許多商戶老闆的交流,團隊了解到五祖鎮政府高度重視東山問梅村的開發利用工作,大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為民衆創造了安居樂業和幸福生活的新局面,同時也積極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正是由于鄉村旅遊的發展,東山問梅村逐漸被廣泛宣傳和推廣,吸引了媒體、專家、遊客等訪問者絡繹不絕。此外,實踐團隊還對景區内的遊客進行了随機采訪,了解他們對問梅村文旅融合發展的現狀評價和改進建議。通過與十多位遊客的訪談,團隊發現大部分遊客是通過抖音、視頻号等新媒體平台了解到東山問梅村的,而選擇它作為旅遊目的地的主要原因在于,東山問梅村具有深厚的文化曆史氛圍。遊客們認為景區充分利用了黃梅縣的四大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并設計了獨特的建築群和文化體驗區。此外,一些遊客提到景區以“以戲相迎、全程以戲相伴”的模式,為旅程增添了許多趣味,滿足了遊客們的遊玩需求。當然,在如何吸引更多遊客,給當地居民帶來更大的效益,還需要當地政府在文化内涵挖掘、旅遊産品開發,本土特色打造等方面做出進一步的加強。

通過系列采訪,實踐團隊更全面地了解了東山問梅村文旅融合發展的實際狀況,深刻認識到“文旅”三大資源同頻共振對于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要意義。東山問梅村在傳承保護非遺文化方面始終注重迎合時代需求,創新非遺文化的年輕化、藝術化和時尚化表達路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鑒和學習。同時,遊客們對景區的認可與建議,也為進一步推動當地鄉村振興和非遺文化保護傳承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落日餘晖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實踐團隊告别了這座東方美學小鎮,結束了此次探索黃梅非遺文化之旅。通過沉浸式體驗、随機街采和參觀學習等方式,實踐團隊深刻感受到了東山問梅村閃耀着的非遺瑰寶景點和浸潤着的曆史文化民藝,讓隊員們得以一窺這座小鎮的文化古韻和非遺民藝。

東山問梅村的探尋之旅讓實踐團隊深刻認識到以産帶文、以文促旅、以旅興業的重要意義。團隊總結了東山問梅村的先進經驗,認為持續深入推動文旅融合,打造“文化IP”是提速增效的關鍵。“非遺文化IP”根植于地方獨特要素和曆史文化積澱,是一種無形資源和特有名片。而黃梅縣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深厚的發展基礎,以“非遺文化IP”為抓手,以創新文化表達方式為動力,彌補不足,提高品質,加強價值鍊賦能,就能夠在文旅融合之路上實現實效。這樣的舉措不僅能提升受衆群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更能推動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邁向新台階,迎來新的經濟機遇。

學習心得

源起東山中,尋于古刹處,問梅山水間。今天實踐隊來到了地處黃梅縣五祖景區内的東山問梅村以及東山之上的中國禅宗發祥地五祖寺。

黃梅縣以梅為名,清代詩人王士禛曾過黃梅東山并留有“山下有村,村中多梅花”。此外,在中華文化中亦有“問梅消息”之傳統,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問梅村”由此得名,寓意着最好的相遇與最美的相思。一踏入東山問梅村景區之中,便能獲得來自黃梅戲的視聽享受。無論是婉轉的黃梅戲曲調,還是趣味化的黃梅戲互動展闆,東山問梅村彰顯着其地處黃梅戲發源地的文化自信。“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為救李郎離家園......”,這些讓人不禁跟唱的黃梅戲經典曲調取代流行歌曲,成為了問梅村的主旋律。行走于一座座唐風宋韻的建築之中,我們在一幅幅特色文化裝飾圖以及豐富多樣的沉浸式演出中,感受到了黃梅縣四大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然而,除了黃梅戲,黃梅的黃梅挑花、嶽家拳以及禅宗祖師傳說也在問梅村中獲得了展示的舞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無論是挖掘于嶽家拳的中醫養生館,還是來源于黃梅戲劇院的專業黃梅劇目演出,抑或是品牌化、創新化的黃梅挑花展覽館......東山問梅村的在在處處都體現着其依托黃梅四大國家級非遺文化的景區主題。

在采訪過程中,我們發現,正是這種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特色主題,使得東山問梅村成為學生集體研學,黃梅戲迷探尋黃梅戲文化以及家長向孩子們傳輸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重要基地。一位來自武漢的年輕媽媽表示,現在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整天沉浸在現代化的科技之中,與我們傳統文化的距離越來越遠,而東山問梅村以黃梅縣非遺文化為主題,打造了許多趣味化的活動和表演,這對于較小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知識非常好的一個途經。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主動學習和傳承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總而言之,無論是集聚四大非遺文化的東山問梅村,還是載有千年傳承的禅宗古寺,深厚的傳統文化賦予了黃梅縣與衆不同的發展資源,同時,種類多樣的傳統非遺文化也在黃梅縣的保護和挖掘中獲得傳承與發展。守正創新始終是黃梅縣文旅發展的重要理念。

——2022級馬哲碩士研究生賈怡昕

“黃梅東山下,清幽問梅村”。今天我和實踐團隊其他成員一起來到了東山問梅村進行研學。問梅村可以說是黃梅縣文旅融合的先行示範區了,園區依托“黃梅戲”“黃梅挑花”“嶽家拳”等重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曆史文化底蘊的豐富的文旅項目。

步行參觀問梅村文旅商街,我看到了不少鄉村振興扶持産品與特色文創産品。在黃梅政府的支持下,當地有效地挖掘和傳承非遺文化,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為省内外遊客提供了多元的文化體驗。這也激發了黃梅文旅經濟發展的内在活力,為當地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推動了鄉村經濟發展。

沿着問梅村的指示牌,我們的實踐團隊參觀了黃梅挑花展覽館和“梅開二度”黃梅挑花文創産品品牌店。這也是整個問梅村裡最亮眼的“明星店”和“打卡點”之一。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幅精美藝術的畫卷,展現了黃梅挑花的深厚的文化魅力。總之,通過這次東山問梅村的研學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了盤活非遺曆史文化資源,發展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深刻意義,決心将在問梅村學習到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做法總結吸納,學以緻用。日後将自己的專業所學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的偉大實踐,擔負新時代新使命,推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高質量發展。

——2023級馬哲碩士研究生張一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