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學思踐悟鑄黨魂,知行合一促發展 | 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開展“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系列主題黨日活動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11-04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産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财富,是黨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不竭源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理論武裝同常态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引導黨員、幹部不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

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為向祖國華誕獻禮,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的黨性修養和責任感,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開展了以“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為主題的黨日活動,通過理論學習與紅色研學相結合的形式,引領廣大學生黨員深入研習紅色革命精神、赓續紅色基因、築牢理想信念根基、牢記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01

理論學習 讀紅色家書,悟方志敏志,做新時代黨員

理論學習圍繞以方志敏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先烈的紅色家書展開,旨在通過學習紅色家書與其背後的曆史故事,引導支部學生黨員深入體會先烈們的艱苦的革命曆程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2024年10月20日晚,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于beat365体育官网B214開展“讀紅色家書,悟方志敏志,做新時代黨員”主題黨日活動。活動分為自主學習、集體學習、集體讨論、情景演繹四個部分,活動由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宣傳委員孫上茗同志主持,支部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入黨申請人參會。

活動開始前,支部向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發放了關于方志敏同志的生平事迹、紅色家書以及相關曆史背景的學習材料——《方志敏文集》(選節)、《紅色家書背後的故事》(選節)。支部成員認真閱讀學習材料,并在年級學習小組中簡單讨論,在自主學習中了解方志敏同志的革命曆程和崇高精神。

集體學習階段,支部成員集中觀看了關于方志敏同志的紀錄片與專題視頻——《理想照耀中國·方志敏篇》。在視覺和聽覺的直觀感受中,支部成員們深入了解了方志敏同志的革命曆程、思想體系和精神内涵,更加深了對方志敏精神的體悟。

在情景演繹部分,支部根據方志敏同志的生平事迹和紅色家書,編寫了情景劇本,再現了方志敏同志革命鬥争、獄中生活、家書寫作等場景,集中展現其艱苦的革命曆程及崇高的革命精神。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同志們選擇适合自己的角色進行扮演,将方志敏同志在革命鬥争中的英勇表現,以及他在獄中寫下的不朽篇章《可愛的中國》等情節完整地演繹了出來。

相關資料學習和視頻集體觀看後,支部成員分成若幹學習小組,每組圍繞“紅色家書中的精神傳承”、“方志敏精神在當代的意義與價值”、“如何在學習工作中踐行方志敏精神”等主題進行了讨論。随後,各小組推選代表分享讨論成果,展示出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見解。

最後,由支部宣傳委員孫上茗同志進行總結發言,她鼓勵黨員們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繼續傳承和發揚紅色家書精神,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02

實踐學習 追尋紅色足迹,感悟時代擔當

實踐學習圍繞追尋紅色足迹展開,旨在引導學生黨員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實地研學中深入體會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如何在艱苦的歲月裡為革命、在暴風雨中挽狂瀾,在學思踐結合中傳承共産黨人的紅色血脈。

2024年10月30日上午,由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牽頭,赴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了紅色研學黨日活動。beat365体育官网研究生輔導員代丹妮、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以及beat365体育官网本科生黨支部成員、beat365体育官网2024下半年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成員參與本次活動。活動由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宣傳委員孫上茗同志主持,分為紅色文化研修、室外黨課、分組讨論交流以及紅色家書誦讀四個部分。

①紅色文化研修

武漢革命博物館位于武昌紅巷13号,是風雲1927年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它見證了無數革命先驅為國家和民族獨立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作為一座具有豐富革命曆史内涵的紅色地标,武漢革命博物館以其獨特的曆史地位,成為了黨員們接受紅色教育的重要場所。10月30日上午9點30分,活動全體成員抵達武漢革命博物館,依次參觀了毛澤東同志舊居、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在毛澤東同志舊居的實地參觀中,活動成員跟随講解員的步伐,了解到了毛澤東同志早期的生活細節與革命曆程,深刻感受到了革命領袖的崇高精神與堅定信念。在參觀中國共産黨紀律建設曆史陳列館的過程中,成員們通過豐富的曆史資料和生動的展覽,明白了何為铮铮鐵律鑄忠魂,明白了一個年輕的政黨為何能在風雨飄搖的動蕩歲月中逐漸壯大,最終能夠領導人民開創這樣一個新的曆史紀元。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内,活動成員們跟随展館工作人員在實地參觀學習中了解到了那段峥嵘歲月和紅色記憶,窺見了我黨老一輩革命家是如何在暴風雨中力挽狂瀾的。

②室外黨課

走出中共五大會議舊址,同志們來到廉政文化公園長廊處,圍坐在一起,聆聽室外黨課。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孫上茗同志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問答互動的方式,讓“傳統講解”變為“沉浸學習”。

孫上茗同志帶領大家回顧了百年黨史峥嵘歲月,尤其是以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如何文武兼修育英才、披星戴月為革命,強調了紅色資源的曆史價值、時代意義以及如何在新時代應該如何弘揚和傳承好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


03 

分組讨論與交流

為了提升黨日活動的學習效果,提高黨員的活動參與度,加強全體活動成員之間的學思互鑒,激發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此次研學活動采用了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展開。

在活動籌備階段,按照專業、年級對全體成員進行了交叉分組,由組長帶領各組黨員預先進行紅色革命文化、紅色家書等相關知識的了解。在學習交流階段,結合武漢革命博物館的參觀學習以及室外黨課内容,各組進行内部讨論後選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組學習感受。黨員代表們紛紛圍繞“紅色故事與英雄人物的啟示”、“紅色革命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紅色基因的内涵與時代意義”以及“紅色家書中初心”等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體會。活動現場讨論氛圍熱烈,全體成員受益匪淺。

第一組:預備黨員 龔雨陽

在實地研學和小組讨論中,我和小組成員都加深了對紅色基因這一主題的體會。我想,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們不僅要從情感上産生共鳴,還需要深刻把握紅色精神的時代内涵,弘揚偉大的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同時也應該認真學習我黨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等,準确把握曆史發展進程,用史實發聲,并從中汲取奮鬥力量。

第二組:入黨積極分子 張浩焰

紅色文化,作為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承載着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内涵。它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人堅定的政治立場、崇高的目标追求、深厚的群衆基礎和博大的世界胸懷,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精神力量。紅色文化也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和中國精神的重要體現,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第三組:入黨積極分子 史若錦

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的學生,我深刻理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更深刻認識到追尋革命先輩足迹、追尋紅色基因的意義。它們凝聚着先輩們用鮮血灌注的革命歲月與堅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勵着我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的親切告誡不外乎此。

第四組:入黨積極分子 康家銘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産黨在艱苦奮鬥中所錘煉出的精神财富,具備着深厚的曆史根基和重要的現實意義。紅色基因蘊含着堅定的理想信念,它代表了無數革命者為追求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辛勞與犧牲。尤其是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日趨多元的背景下,紅色基因能幫助我們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的動力。


04 

紅色家書誦讀

最後,在廉政文化公園大廣場處,支部黨員代表們誦讀了方志敏《可愛的中國》、《我們臨死以前的話》、楊開慧緻堂弟楊開明的家書等中國共産黨人的經典紅色家書。通過這種同志們喜聞樂見的學習教育形式,将“照本宣科”化為“身臨其境”,把“理論灌輸”變為“文化感染”,使“信息接收”轉為“情感共鳴”,令黨史知識更好的入耳、入腦、入心,幫助支部同志們從紅色家書中理解深沉厚重的黨史,感悟英雄前輩們至死不渝的革命初心,激發學生黨員投身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複興偉業的信念和力量。


活動總結


圖片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則知之愈益明。”此次“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系列主題黨日活動,将學思踐相結合,多措并舉,深度互動,通過學習紅色黨史與實地紅色研學等形式,引導支部廣大黨員同志們深刻領悟到革命先輩們崇高的革命精神,并從中汲取愛國熱情和奮鬥精神的力量。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文武兼修育英才、披星戴月為革命的紅色足迹和紅色精神,也激勵着支部成員傳承共産黨人的紅色精神譜系,以堅如磐石的信心、隻争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圖片

未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将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繼續積極探索适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黨務工作模式,建立黨史學習教育的長效機制,持續探索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斷創新黨日活動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培育有理想、有作為、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