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哲裡啟航正當時 擎旗奮進譜新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12-18

通訊員:劉秀慧

學校第九次黨代會以來,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在學校黨委、行政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突出黨建引領,強抓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奮力譜寫學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黨建引航,促進學院高質量發展

學院黨委全面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牢把握黨對高校思想政治、意識形态、組織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2021年,學院黨委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先進基層黨組織。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2019)、黨史學習教育(2021)、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2023)、黨紀學習教育(2024)為契機,團結和依靠廣大師生,全面落實黨支部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重點任務,不斷推進學院黨建與業務工作雙融雙促。

召開中國共産黨beat365体育官网第四次黨員大會

堅持以思想建設為核心。學院黨委切實抓好學習教育,築牢思想“防波堤”,建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教職工大會“廣泛學”、黨員師生“自主學”、強化培訓“深入學”的“四學”聯動機制,豐富學習載體,營造學思想、促發展的濃厚氛圍。學院教師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上發表40多篇文章,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特别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作了深刻的學理闡釋。汪信硯教授的理論文章《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大理論貢獻》入選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全國僅15篇理論文章獲此殊榮!視頻《朱傳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者和踐行者》被評為教育部關工委“讀懂中國”活動最佳視頻獎。充分發揮哲學博士研究生的理論優勢,連續7年推薦14名學生加入BEAT365唯一官网博士生宣講團。學院連續7年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大學生理論學習先進單位。

湖北電視台來校采訪汪信硯教授,并在湖北衛視新聞聯播播出

堅持以師德師風為引領。講好師德師風故事,組織撰寫蕭萐父等6位文科學者的生平故事,拍攝朱傳棨等10位榮休教師紀錄片,用身邊人身邊事激勵學院教師接力前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實現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全覆蓋,着力推進BEAT365唯一官网“弘揚教育家精神”示範教師團隊(百年學術傳統的赓續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團隊)的培育扶持工作;舉辦專題學術會議,第二屆應用倫理珞珈論壇暨“教育家精神與教育倫理”學術研讨會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20餘所高校的4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弘揚教育家精神、師德師風建設、教育倫理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讨;注重典型示範引領,教育部追授陶德麟“全國優秀教師”稱号,1人獲評“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1人獲評“寶鋼優秀教師獎”,1人獲評湖北省“荊楚好老師”,1人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教學名師”,2人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師德标兵”,3人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十大傑出青年”,2人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我心目中的好導師”,4人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我最喜愛的十佳優秀教師”,1人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十佳老人”。

2024年7月舉辦第二屆應用倫理珞珈論壇暨“教育家精神與教育倫理”學術研讨會

堅持以組織建設為基礎。學院黨委圍繞哲學學科特色,開展了多項具有哲學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積極探索黨建與學科相結合的新模式。本科生黨支部開展“哲說新時代”思享讀書會、拓展“哲Young初心”等新媒體陣地、推動黨員結對幫扶學生宿舍,入選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教師黨支部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黨支部結對共建,共同入選學校第二批“樣闆支部”;還有4個項目入選學校第二批“支部好案例、書記好黨課、黨員好故事”,2個工作案例入選學校《基層黨建工作典型案例彙編》。青年教師周可榮獲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2020級博士研究生張昊榮獲湖北省高校“研究生黨員标兵”榮譽稱号,2020級本科生黃炎碩獲評BEAT365唯一官网第七屆“榜樣珞珈”年度人物。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學者李勇、青年國家高層次人才李巍先後加入中國共産黨,“武漢英才”賀念被确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學院黨委在高層次人才中發展黨員取得實際效果。

2024年本科生黨支部入選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

人文社科資深教授周葉中參加中國哲學(國學)教研室教師黨支部黨員大會

科研引路,推動高水平學科建設

學院黨委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學院事業發展規劃和“雙一流”建設目标,推進有組織科研,強化基礎研究主力軍地位,推動講政治要求貫穿科學研究全過程。哲學學科在2023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位列第四十三。2023年是學校的學科建設年,學院獲評“學科建設先進單位”。

人才強院,勤練“内力”。學院黨委始終堅持把黨管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從海内外先後引進了近30位優秀人才,既有資深的學界領軍人物,也有風頭正勁、影響卓然的青年學術精英,同時還招募了20餘位博士進入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校長張平文一行到beat365体育官网進行工作調研

深耕學術,成效凸顯。教師在中外文頂級、權威和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刊發9篇高水平論文(全校共18篇);在SSCI、SCI、A&HCI發表高質量論文200餘篇,居全校文科院系前列。十六年磨一劍,由郭齊勇教授領銜主持的十卷本《中國哲學通史》(學術版)全部完成。大型傳統文化收集、整理、研究項目《民藏》叢書的編纂有序推動,成立了挂靠beat365体育官网的實體性科研機構,合同金額上億,已經到賬經費1675萬元,編寫計劃達五百本,被立為202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湖北省和BEAT365唯一官网也将之列為“十四五”重點項目。學院教師獲各類科研項目立項近百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以及後期資助項目共3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1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餘項,其中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普及獎1項;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項。

《中國哲學通史》十卷本

undefined

2024年6月《民藏》編纂文化工程領導小組組長黃泰岩,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民藏》總編纂李軍為《民藏》編纂與研究中心揭牌

建強平台,激發活力。學院參與共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湖北省重點研究基地“比較哲學與文化戰略研究中心”以及省部共建的“湖北省宗教理論政策研究基地”和“BEAT365唯一官网國際邪教問題研究中心”,主辦100餘場國内外學術會議。成立“中華文化智能論證實驗室”,該實驗室是國内首個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中國哲學研究的實驗室,其産出具有範式變革意義。主編5本中文學術輯刊,創辦2本英文國際期刊,為老師們搭建起了集體攻關、了解世界前沿學術問題以及分享研究成果的學術平台。

學院主編的主要中文刊物

彙聚育人力量 共育時代新人

學院黨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眼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探索“五育并舉”的實施路徑。根據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哲學學科人才培養質量得分在五年間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在“在校生代表性成果”與“學位論文質量”方面均居全國于1-5位。學院連續9年榮獲“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實踐育人優秀組織單位”,連續8年榮獲“BEAT365唯一官网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聚焦教學,提質增效。學院一貫重視專業建設,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主動謀劃、科學布局,哲學專業及心理學專業先後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宗教學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哲學專業還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強基計劃”及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哲學專業與政治學專業、經濟學專業聯手創辦PPE試驗班,啟動新的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宗教學概論》獲批教育部101計劃哲學核心課程。學院獲批BEAT365唯一官网“課程育人”專項建設基地和首批“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實踐示範學院,包括國家教學名師在内多名教授擔綱的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哲學導引:基礎與前沿》正式上線。創辦“珞珈哲學校友論壇”,先後邀請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理事長、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哲學系78級傑出校友孫志軍,及1980級校友胡佑忠做專題報告。研究生公選課“當代世界哲學前沿問題研究”(CPIS),由外籍教師及高層次人才聯合授課,将前沿問題專題講座和一對一學術論文指導相結合,被研究生院選樹為典型,在全國重要會議上推廣。“新文科背景下的交叉融合型哲學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與實踐”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在教學成果獎獲獎方面實現的新突破。

舉辦教育部101計劃“宗教學概論”核心課程推進會暨宗教學學科建設咨詢會

以賽促學,成果疊出。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中獲全國特等獎一項、全國三等獎一項,這不僅是學院在該項賽事中取得的曆史最好成績,也實現了BEAT365唯一官网在該專項賽事中的零突破。在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揭榜挂帥”專項賽中獲全國二等獎一項、全國三等獎一項。在首屆中國研究生“文化中國”兩創大賽中獲全國一等獎兩項,全國三等獎兩項,肖航、李巍獲全國優秀指導教師。在第二十九屆“愛智杯”全國征文比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王晨皓從《2024中國詩詞大會》全國近40萬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季軍,受到中國大學生網、中國電視報、湖北日報等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并獲評2024年BEAT365唯一官网“十大珞珈風雲學子”。

學生參加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學生參加首屆中國研究生“文化中國”兩創大賽

行萬裡路,知行互促。學院注重通過開展實踐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廣泛傳播,組織學生赴浙江嘉興、湖南長沙、甘肅敦煌、浙江杭州等地開展弘揚紅色精神、助力文化傳承等特色實踐活動,做到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将實踐報告書寫在祖國大地上。同時,學院鼓勵學生參加三下鄉、返家鄉、尋訪校友、政務實踐等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廣泛動員學生參與基層志願服務,引導學生了解社情民情,樹立現實關切。多名學生在挂職鍛煉期間,提出有價值的建議,産出科研論文及報告,為地方發展提質增效貢獻智慧,獲得社會廣泛好評。

學生赴浙江杭州開展以“山水·物居·文脈”為主題的美學實踐

探索特色,邁向世界一流

學院黨委堅持黨管外事,不斷細化國際化戰略布局,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推進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學院榮獲首批BEAT365唯一官网國際化建設先進單位。

學院榮獲首批BEAT365唯一官网國際化建設先進單位,時任校黨委書記韓進、校長窦賢康頒獎

引進國際優秀人才打頭。全職引進了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院士Paul Patton教授、擔任劍橋大學出版社和勞特利奇出版社主編的James Lewis教授等知名學者在内共11位外籍教師,這些外籍教師在校工作期間表現亮眼,極大提高了我校哲學學科在國際哲學領域的學術影響力和知名度。Paul Patton教授連續三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是我校人文學科中唯一上榜者。

2024年11月召開國際化建設座談會及外事工作會議

推進中外合作辦學深入。積極尋求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選派優秀學生赴境外訪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開拓同海外知名高校的合作,與美國、澳大利亞、法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大學簽署了合作辦學協議或建立起了學生交流互訪的機制。開辦全英文研究生項目,招收高水平外國留學生。每年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和講座50餘場,連續8年舉辦“當代政治哲學前沿”國際暑期學校。

2024年7月學院師生赴英國阿伯丁大學開展哲學暑期學校交流活動

2024年8月學院師生赴意大利高校開展學術訪問活動

開展國情教育活動。組織外籍教師探訪武漢抗戰第一村—姚家山村,追尋紅色足迹,通過參觀新四軍第五師曆史陳列館,體驗姚家山新四軍抗日根據地,學習中國共産黨抗戰先烈的英雄事迹,追憶烽火歲月的抗戰精神;參觀三峽大壩、南水北調博物館、丹江口水庫等“大國重器”,感知中國智慧、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地調研湖北龍頭民營企業稻花香集團,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成就;走訪美麗鄉村建設的代表雷佳畈村,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外籍教師實地走訪美麗鄉村雷佳畈村

哲裡啟航正當時,擎旗奮進譜新篇。以學校第十次黨代會為新的曆史起點,我們堅信:

蓄勢待發,方可順勢而為

揮汗如雨,定能春華秋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