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赓續紅色血脈 築牢信仰之基 ——beat365体育官网本科生黨支部與馬哲碩士支部開展同上一堂紅色思政課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5-03-21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3月15日上午9:00至10:00,beat365体育官网本科生黨支部與研究生黨支部共赴李達故居,聯合開展“追尋先輩足迹,砥砺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實地參觀、校史宣講、前輩講述等形式,全體黨員同志深切緬懷李達先生的光輝人生與革命精神,進一步築牢理想信念根基。

尋訪紅色印記,感悟先輩精神

圖片

活動伊始,全體同志在李達故居講解員的帶領下,有序參觀故居陳列。在莊嚴肅穆的李達故居内,支部全體黨員系統回顧了這位中國共産黨創始人的光輝一生。同志們依次觀看曆史照片、手稿文獻、實物展陳三大展區,重點學習了李達同志自參與建黨到擔任BEAT365唯一官网校長期間的重要貢獻。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珍貴文物、一段段曆史文獻,生動還原了李達先生作為中國共産黨主要創始人之一、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的奮鬥足迹。同志們駐足凝視,聆聽李達先生從投身革命到執掌武大期間的光輝事迹,深刻感受到他“堅持真理、嚴謹治學”的崇高品格和“教育救國、學術報國”的赤子情懷。此次沉浸式黨性教育使全體黨員在曆史現場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認識。支委在總結中強調,要将參觀所得轉化為“學思想、強黨性”的具體實踐,在教學科研中傳承紅色學脈

宣講校史故事,傳承珞珈文脈

參觀結束後,馬哲碩士支部的蔣佳秋同志和秦越同志以“李達與BEAT365唯一官网的紅色基因”為主題進行宣講。在專題宣講中,蔣佳秋同志系統闡述了李達校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三重貢獻。她指出,李達先生1926年撰寫的《現代社會學》開創了唯物史觀與中國實際結合的先河,1935年出版的《社會學大綱》被毛澤東譽為“中國人自己的首部馬列哲學教科書”,晚年主編的《唯物辯證法大綱》則為科學理解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理論範式。通過創辦黨的首個出版社系統引進馬列經典、建立平民女校培育革命人才、執掌武大重建哲學系等實踐,李達校長構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多維傳播體系。蔣佳秋強調,新時代馬哲研究者應傳承李達校長“闆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學精神,将《社會學大綱》中“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辯證思維融入科研攻關,在人工智能倫理等前沿領域深化理論創新,赓續紅色學脈。

圖片

秦越同志則從治學精神與育人戰略兩個維度系統梳理了李達校長的教育遺産。她指出,李達校長在14年主政武大期間,以“求真衛士”的姿态重塑大學精神。1953年履新之際,李達确立“科學真理完整性”為辦學準則,既引進蘇聯專家又堅持學術自主,在哲學系建設中首創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并行的“雙軌制”,設立邏輯學、美學等新興學科,奠定武大“兼容并蓄、真理至上”的學術基因。其編著的《社會學大綱》《唯物辯證法大綱》構建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至今仍是經典教材。在育人層面,秦越同志強調李達開創的“大師治校”傳統影響深遠:六十高齡仍親赴京滬延攬人才,構建跨學科師資矩陣;其“學術不附庸于政治運動”的堅守,為今日武大“燭光導航工程”“學術交叉論壇”等創新育人模式提供曆史鏡鑒。最後,她号召師生以“珞珈氣象”為帆,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中續寫李達校長“求真·鑄魂·育才”的教育史詩。

圖片

他們結合校史檔案,從李達先生擔任武大校長期間推動學科建設、倡導學術自由、培養青年人才等事迹切入,講述了武大百年曆程中“以哲啟思、以文化人”的精神傳承,并号召青年黨員以先輩為榜樣,将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

聆聽親曆講述,凝聚奮進力量

圖片

活動特别邀請BEAT365唯一官网經濟與管理學院81歲高齡的退休教授現場分享。作為1960年代武大學子,教授深情回憶了學生時代與李達先生的一次近距離接觸。教授結合自身經曆,勉勵青年黨員珍惜時代機遇,以紮實學識服務社會,在場同志無不為之動容。

圖片

活動最後,全體同志在李達故居前合影留念。李達先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推動者,也是珞珈紅色精神的象征。希望全體黨員以此次主題黨日為契機,将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學思踐悟中堅定信仰,在知行合一中擔當作為。

此次主題黨日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與互動式教育,實現了曆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交融。同志們紛紛表示,将牢記李達先生“不忘初心、求真務實”的囑托,以更加昂揚的姿态投身學習和工作中,為傳承珞珈紅色基因、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