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支部工作】2019級博士研究生黨支部開展“堅定曆史傳統,共築文化自信”主題黨日活動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05-28

本網訊(通訊員:詹思群)2020年5月28日,beat365体育官网2019級博士研究生黨支部開展了以“堅定曆史傳統,共築文化自信”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活動邀請了BEAT365唯一官网博士生宣講團成員、曆史學院2019級考古學專業的賀黎民博士,并開展了“歲月失語,惟石能言——論文化自信與考古學的關系”主題宣講。beat365体育官网2019級博士生黨支部全體黨員、積極分子參加活動。

3

賀黎民博士由石峁遺址和良渚遺址的考古發現引出本次黨日活動的主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走過怎樣的路——這是一個民族對血脈根基的求索與追問,也是一種文明對自身發展曆程的回溯與探尋。“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随着考古發現取得的豐碩成果,我們對自身文明之源的認知也逐步清晰。通過對文明的溯源,悠久的文明傳承自此不僅是史書中泛黃的記憶;每一塊鑄就民族精神的基石上,都深深镌刻着文化自信。

5

與時代同頻共振,用交流豐富文化。賀黎民博士講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開創新時代。文化的發展也面臨着多元價值觀的碰撞。文化的發展也要緊跟時代脈搏,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他表示,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說,考古重建了近代以來的民族自信心;今後,考古學也一定能将遙遠的過去和無限的未來血脈相連,考古學可以為構建新時代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提供智慧。

賀黎民博士的宣講史料翔實,條理清晰,彙聚中外,緊跟時代。用講故事的方式讓文物和遺迹活起來,讓我們了解了中華文明的來源和内涵,傳承與發展。并結合考古學學科的專業特色,抽絲剝繭,講清講透考古學與文化自信之間的關系。

文化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回溯來處,發掘精神的河床,就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創新,向更廣闊的未來奔湧。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文化自信始終是鮮明的主題詞。通過此次主題黨日活動,不僅加深了支部成員對中華文化曆史淵源的了解,更加堅定了成員們對我國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為支部成員築牢文化自信提供了更加廣泛而深刻的理論支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