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戰疫故事彙】beat365体育官网2018級碩士研究生第一黨支部“戰疫故事彙”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07-13

一、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責任,緻敬疫情防控中的平凡堅守

劉思源(beat365体育官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黨員):

劉思源同學系beat365体育官网2018級中國哲學碩士,在學院擔任兼職教學秘書。受疫情影響本學期無法正常開學,開學(2月17日)前兩周就着手準備線上教學工作,期間一直居家辦公,主要處理學院研究生培養工作。6月9日返校,回到學院工作。抗疫期間主要工作如下:

1.第二學期開學前征集教學老師意見,協助組織各門課程線上授課事宜。2.處理老師調停課安排;成績修改、補錄;學生加課、退課;以及學生赴台交流學分兌換等。3.學院導師錄入碩士生實習實踐成績通知。4.負責2020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申報工作,組織攻讀博士學位和聯合培養博士前期材料收集、審核,專家評審、公示上報等事宜。5.彙總、上報beat365体育官网研究生導師育人方式創新項目中期檢查材料。6.畢業、學位工作。7.博士招生複試工作。

劉思源同學在崗期間認真負責,得到師生認可,獲評beat365体育官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黨員。

李聰聰:

從疫情的爆發到防治,我一直在關注,從這次疫情中我看到了無數令人尊敬的英雄,看到了優秀黨員的身先士卒,以及我們國家的偉大擔當。大自然的變化莫測,病毒的來勢洶洶。隔離病毒不隔離愛,萬衆一心,都在為戰勝疫情而奉獻自己的力量。全國各省份在做好各自防護的同時積極支援湖北,一批又一批的“戰士”無懼險情,留給我們英雄的背影;國家政府緊急制定各種方針政策争取在戰勝疫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維護人民的利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主動捐款……一點一點凝聚成人間大愛!

目前我國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為一名學生黨員,在關鍵時刻更應發揮自己的作用,但是自己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能做到的隻是不給政府防疫工作添亂,積極關注疫情動态,向身邊的人普及疫情的相關知識,出行戴好口罩,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為周圍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努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齊若惟:

前段時間北京疫情又嚴峻的時候,在網絡上看到了許多感人的畫面和故事。比如基層社區工作者挨家挨戶走訪調查有無盡期出入京的人,比如炎熱的六七月北京的防疫人員依舊要穿厚厚的防護服戴口罩,在沒有空調的臨時房進行核酸檢測,(但令人欣慰的是不久之後就實施了用大型客車作為核酸檢測的辦法)。我們大概都有被口罩勒到耳朵疼的時候,也體會過在夏天戴口罩十分憋悶的感覺,可想而知這些基層工作人員他們對于中國抗疫的付出是無法估計與忽視的。

這場抗疫,每一位中國人都在力所能及地付出,不出門,不聚集,認真仔細地詢問每一家的出行情況,高考學子認真在家備考,老師們通過網絡直播上課,新聞工作人員不分節假報道每日疫情狀況,包括各種互聯網直播達人與各地政府一起進行網絡帶貨刺激各地經濟消費,地攤經濟的發展。這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大方向領導與支持,和群衆的擁護。向每一位付出的人緻敬。

當前疫情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我們依舊不能放松警惕,尤其希望在京的同學可以做好防護注意安全。

薩喾拉:

十天對于我來講,實在太短了,或許可以看一本書,或者選擇追完一部劇,又或者練琴把手指磨出繭。但十天,中國卻可以建出占地34000平方米擁有1000個床位的傳染病醫院。昨天再一次回看了《暖暖的中國》系列短篇節目,陳銘老師在節目中講述了火神山十天建成的真正原因。“中國速度”的偉大來源于——年近八旬的前小湯山醫院設計者黃錫璆重新挂帥出征,帶領團隊僅78分鐘完成了資料整理;三大運營商36小時實現5G信号覆蓋;阿裡、順豐、聯想、紫光等一個個行業精英群集荟萃,在火神山飙出了行業速度的新标杆。奉獻愛心支援一線……正是這些四面八方集結而來的力量,成就了足以驚歎世界的“中國速度”。

看節目的時候,我真的像彈幕裡很多人講的一樣淚目了,陳銘慷慨激昂的說道:“我們也相信,無論中華民族在什麼時候,遇到怎樣的危難,總有“人”,山高路遠,不辭千辛萬苦,為你而來。”那一刻真的非常驕傲,但這時我更驕傲的是,總有那樣一群中國人,為你撐起“歲月靜好”。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中國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是呀,正是因為有無數樸實善良的逆行者和不屈不撓、無怨無悔的中國工人,和獻出自己渺小力量的普通人,用自己單薄的身影挑起了中國的脊梁。

王振輝:

我個人感觸最深的是基層的醫務人員。我表哥說基層的醫生,也是一名黨員。雖然我和他家距離很近,但是從過年之前一直到四月份,我都沒有見到他,因為他那段時間基本上天天加班,甚至有一段時間整天住在醫院。其實,除了前往疫區的醫務人員外,中國的大部分醫生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為疫情做了巨大的貢獻。此外,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縣醫院的一名護士,聽說她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和這次疫情,都是第一時間前往災區,雖然和她并未謀面,但非常敬佩她的精神。

回到本專業,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将會是全方面的,這也呼喚着對疫情的哲學反思。不過,可能是因為事發突然,中外的大部分哲學家處于失語的尴尬境地 。不過,幸運的是,有些哲學家仍在積極地推動此事。就我們學院而言,郭齊勇老師不遺餘力地從“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角度推進儒家生态哲學的建構。雖然我不完全認同他的觀點,但是非常敬佩郭老師的真誠的儒者情懷。

二、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科學認識疫情防控,不斷堅定“四個自信”

周嘉誠:

2020年4月8日,武漢市解除封城狀态,這标志着中國對抗新冠疫情的戰争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疫情煎熬下的三個月,同時也是對鏡整冠的三個月,我們理應在緬懷逝者的悲切中痛定思痛,反思自身的優勢與劣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積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良方。

此次防控阻擊戰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應予以贊許。首先是一如既往的快速動員能力,1月23日武漢封城,2月初各省市、自治區醫療救援隊、軍隊醫護人員就已經開赴武漢加入到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了;2月4日、8日,火神山、雷神山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武漢市各區也同時開始改建方艙醫院。應對措施的正确高效,是确診人數出現拐點的必要條件。在此次疫情中,确診患者完善的醫療保障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體現。無論是輕症還是重症患者,國家統一報銷檢測、治療以及後續恢複費用,減輕了患者的心理負擔,避免了非病理因素對治療的阻礙。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共進行過41次核酸檢測,其中沒有一次的費用需要其本人承擔,由此可見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與公益。

在疫情初期,地方政府出現過很多決策失誤、前後矛盾的現象,激起了武漢市乃至全國的輿論反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當機立斷、果斷決策,對防控疫情不力的官員和組織予以停職、撤換,扭轉了地方政府内部混亂的局面,政令得以通暢,防控狀況得以好轉,這反映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選賢任能的制度優勢。同樣,在此次疫情中,新媒體的輿論監督力量逐步顯露,督促政府提高信息公開的透明度、決策制定的透明度以獲得民衆的信任。社會主義制度下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就是黨和政府自我革新的外部壓力,不可或缺。

疫情下的中國并非十全十美,但在初期的忙亂之後,還是能夠在黨中央的帶領下走出一條正确的危機應對之路,這全仰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吸取教訓,趨利避害,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鄭銀風:

“能活下來,就是幸運的!”這是最近看的一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受訪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很有感觸,不僅僅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在現在我耳邊也經常會聽見這句話。當我們擔心學校裡的衣服被子被老鼠啃,潮濕發黴的時候,我家人給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就是“能夠平安活着就很幸運了,那些都不重要。“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武漢整個城市的居民都經曆了生死的考驗。在紀錄片中,選取了老師、日料店老闆、參與抗疫的護士、外賣配送員等10個普通人的故事,拍攝期間也剛好為十天,“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真實而有溫度地向公衆展現了被“治愈”後的武漢。

最開始竹内亮來武漢的時候周圍人對其說的“武漢太危險,最好你不要去”“是不是現在還有很多隐瞞的感染者”,這其實應該是很多國外人對武漢,對中國的一種偏見。隻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體會現實,在紀錄片中有人在這次疫情中失去親人,有人店鋪快要倒閉,生活艱辛,有人不害怕自己出去被歧視,但是害怕國家,武漢被污名化。在紀錄片籌備期間,編導菲力(Feli)每天都要打八九個電話,與報名的武漢人聊天,她哭了很多次。然而,真正來到武漢,她卻發現,“遇到的人,一直都是歡笑的狀态,整個城市也是欣欣向榮的景象”。雖然,與人們深聊時,仍有受過傷、留有傷痕的感覺,但“武漢人日常生活中特别積極樂觀”。在在影片結尾,疫情期間最“悶”在家裡的大爺大媽們,重新開始江泳,他們像是武漢城裡最飒的人。在紀錄片中除了感動,也看到這個曾經受到重創城市中生活的人民,除了傷感,現階段更多的是一種希望,是一種勇敢。

在這次疫情中,經曆過生死,經曆過艱辛,但是幸而生在中國,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人民團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是我國疫情防控鬥争的重要法寶。正是因為如此,能夠在最快的速度,調動全國人民一起抗疫,讓全國人民看見希望就在前方,不放棄生活奮鬥。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他國疫情遲遲未得到有效控制,在他國還處于種族紛争時,我們已經着手于疫情過後的經濟建設,奔向全面小康。

陳星竹:

這次疫情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打響疫情防控人民戰争”的觀念。在經濟和人民生命安全兩項權衡中,我們從領導班子到普通老百姓,都好不猶豫地選擇安全。這種在任何情況下,都以生命安全為先的思想和精神在其他文化與政治的對比下顯得尤為明顯。在疫情初期,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新冠肺炎的嚴重性的時候,這種取舍還不那麼明顯。而當各級政府,科學家們向群衆明确示警之後,這種取舍就開始顯現出來。不隻是在行政層面,人民群衆都自覺且自願地服從諸如“戴口罩,非必要不出門,出入登記”等等安排,并且如果周圍出現“違規”的現象會主動去勸告,或者舉報。這些現象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會覺得司空見慣,因為我們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但在看到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面對疫情時的态度和處理方式的時候,我們才驚覺,原來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把“保障所有人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并且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義務去如此這般行事。

王涵:

在這次疫情感受最深的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團結和力、凝聚力。不論是第一波疫情在極短時間内建成火神山醫院,設計建築、施工單位、電網通信系統配合互聯,通信、物流、物資以極快的速度運轉到位;還是在北京疫情再次爆發的時候,24小時内确定前3例确診病例交集點,48小時内完成菜市場人、貨物大規模檢測,新發地及附近大型商超批發市場迅速關閉,多個小區實施全封閉管理措施,幾千件樣本第一時間,幾十個病例能在幾小時内分析出來并且迅速公之于衆。

在這場與每個人都相關的災難面前,沒有人甚至沒有行業置身事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個行業都盡力完成着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周宇:

本次疫情防控讓我更加體會到中國共産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我們黨和政府開展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着想,并且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積極推動世界範圍内的合作抗疫。反觀某些西方國家,他們将疫情防控這一科學命題政治化,把它變成維護利益、黨同伐異的工具,人民群衆的健康和安全成為可以犧牲的代價。不得不說我們生在中國是幸福的。

曹昕彧:

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在于防、控兩方面。

“防”方面,自我隔離,對人員信息的統計,提倡減少外出活動,從源頭規範野生動物販賣情況,機場、車站等的消毒、體檢等都能體現防止疫情進一步的擴散和傳播。“控”方面,物資、醫務人員的調配,病人的集中管理,對最新信息的及時彙報、發布和更新都能體現控制現在的事态和病人的情況。

希望大家身體健康,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在湖北的同學可以平平安安。

三、關注疫情防控下的個體心理

崔雅麗:

截止今日,2020已經進入了下半程,自去年12月疫情出現也已過去了7個多月,這極其魔幻現實的半年,讓人覺得過分漫長,像是經曆了很多年,有很多人也就從此留在了這半年裡。回想這些天,腦子裡自然而然地出現的第一個感觸就是,人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和親友、和家國,甚至和這世界上的每一個陌生人都是如此密切聯系的,一榮俱榮,一毀俱毀,很可惜這次是因為病毒地無情迅速傳播讓這個道理再次凸顯,病毒并不會“尊尊”、“親親”,疫情把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距離拉遠,也正說明了人與人之間、人和自然之間緊密的共生關系。

我最近經常反思自己的立場,發現我大概是個功利主義者。于我而言,做一個決定、做一件事情并不能僅從自己的近期收益來考慮,而是應該從更長遠、更廣的影響範圍上思考收益,我總是相信,做一件事如果長遠來看對更多的他人是有利的,那必然也是對我自身有利的。人往往是趨向利己的,但應該意識到,人必須在和其他人、其他事物的關系中定位自己,在追求總體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成就自己。

何姝睿:

我想談一下我在豆瓣關注的一個博主,她網名叫小杭,在這次疫情中,她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她曾經絕望過,但正如她的那條動态所說:我不會失去希望,我還渴望那些溫暖的擁抱。在豆瓣上,成千上萬名網友見證了小杭從焦慮無助到絕望再到接受現實,最後她恢複了正常生活,現在的她,慢慢走出了陰影,開始追劇,談戀愛,開始正常的生活。她是災難中受難的人,也是社會中如你我一樣的個體。她身上對生命的熱愛與渴求打動了我,同時,我也想到了那許許多多在這次疫情中堅韌的頑強的無畏的人,他們挺身而出,他們渴求生命,他們力所能及。他們是令我們自豪的平凡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想這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更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在生活中,正心正念,擁有頑強的意志我認為也是這次疫情帶給我的一個重要啟示。

周宇: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手把手教會了爸媽怎麼樣盡量地去辨别謠言,我們自己平時都經常會被錯綜複雜的真相與謠言蒙蔽雙眼,更不用說信息獲取方式更加單一的長輩們了。疫情期間尤其應該正确區分謠言與真相,這不僅有利于我們科學有效地開展好防控工作,也能給我們帶來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态,而且也不辜負千千萬萬一線抗疫人員的奉獻與努力。

陳星竹:

在疫情爆發的那段時間,我曾經問過許多武漢的同學,最害怕的是什麼。很多人的回答都不是“自己中招”,而是“因為自己害了别人”,所以一回到家就立馬主動進行自我隔離。我不知道“不給别人添麻煩”是不是傳統文化塑造的優秀品質,但這種強烈的“道德壓力”也是促使我們一絲不苟地去遵循黨和政府指定的各種防控措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然還有民族的超強凝聚力與自豪感以及黨員的模範作用,所有因素加在一起,才最終呈現了一個在别人看來十分令人震驚的效率和成果。或許在某些事情上,我們顯得不那麼“民主”“自由”,然而在本次疫情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我國的文化優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