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支部活動】2019級碩士研究生第二黨支部12月主題黨課學習活動順利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1-11

本網訊(通訊員:李鑫)為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鞏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用好疫情防控戰的寶貴資源,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傳播正能量;同時,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厚植支部黨員愛國主義情懷、促進擦亮黨員底色,激勵建功新時代。2020年12月24日,我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第二黨支部于振華樓B214舉辦了抗疫主題黨課活動,主講人為BEAT365唯一官网抗疫宣講團成員陳菁老師,出席嘉賓有心理學系鐘年教授、張春妹副教授和徐華女老師。

陳菁老師以《堅定、堅持、堅守》為主題,以身邊“凡人英雄”的抗疫壯舉為教育素材庫,基于自己作為中南醫院一員、武漢抗疫保衛戰一名普通的一線救護人員這一視角,現身說法,講述疫情前後所聞、所見、所想,真實可靠、生動形象的再現了武漢疫情防衛阻擊戰中“痛苦與希望交織”的瞬間,震撼着每位在場同志的心靈。

陳菁

疫情初期的武漢,時難當頭,醫務救援工作面臨時局急、物資缺、條件差、經驗少多重困難,BEAT365唯一官网中南醫院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連夜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對口幫扶武漢市第七醫院,争分奪秒奔赴前線,隻為患者一線生機。一面是空前的身心壓力沉重的打擊着他們:工作任務劇增,防護物資緊缺,工作開展風險高;一面是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驅動着他們,“這個時候我不沖上去誰沖上去?”(陳宏 BEAT365唯一官网中南醫院護理部婦女幼兒中心總護士長)、“一切都可以承擔,一切都可以忍受”。就這樣,他們奮不顧身,率先沖在前線。

陳宏

與道為伍之人從不孤單,站起來一個“他”,背後有無數的“他”也站出來和他并肩作戰。各地醫療隊先後逆行來漢馳援、校友家人物資捐贈不斷、志願者們也“發光發熱”,社會各界無休無别精誠合作、全程參與,齊心協力築起疫情防護救援的銅牆鐵壁,傳遞着獨屬中華兒女的那份溫情。

汗水淚水交織、死生邊緣徘徊、小家大家遊走,誰不是身為子女或是父母?誰不是被人牽挂?誰不是血肉之軀?哪有什麼英雄?隻是一群凡人挺身而出。縱任重道遠,然初心未改、希望尚在。将心比心,更知愛與責任之承重。去堅持、要堅守,持志不渝,守家守國。“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劉琴醫生)黑夜漫漫,唯有真心真情可點亮希望之燈塔,共克時艱,終于在2020年3月14日送走了最後一批住院病人,治愈危重患者260餘人,迎來了抗疫的曙光。

何以為信念之風帆濟往勝利之滄海?何以為凡人英雄通達途?唯中華之民族精神是也;亦中國共産黨之使命感是也。偉大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新時代表現,也是中國共産黨人民情懷的典型彰顯。“我無意成為什麼英雄,隻是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始終記得我是一個醫生,在疫情面前我不能退縮,我還是一個黨員,國難當頭時我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彭春偉醫生揭示了這個重要的道理。

活動尾聲,鐘年教授就陳菁老師的分享做出總結:英雄是“一”也是“多”,從一而多,我們才能更接近曆史的真相,受到表彰的抗疫傑出人物是大衆視線的英雄,而更多默默在本職工作上堅守付出的平凡人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社會英雄人物的培育正是需要中華民族這種“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曆史文化氛圍。

鐘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