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2015級博士生黨支部組織觀看《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10-24
本網訊(通訊員:劉海龍)近日,為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與内涵,不斷深化與提高支部黨員隊伍的政治素養和積極的精神狀态。beat365体育官网2015級博士生黨支部組織黨員在振華樓214會議室集中觀看了由中宣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制作的《百家講壇》特别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節目從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為切入點,深刻闡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次觀看選取了《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系列節目的第一集《一枝一葉總關情》。節目既有“原聲微視頻”,又有“思想解讀”,既有“經典釋義”,又有“現場訪談”,既有“互動問答”,也有“經典誦讀”,不同環節前後呼應、絲絲相扣,将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精髓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使人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看着屏幕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鄭闆橋“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以及總書記對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深刻解讀,讓2015級宗教學博士生王進健感慨頗深。王進健認為,總書記不僅治國理論和實踐水平高,而且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我們應該向總書記學習,真正把優秀傳統文化當成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融入到我們的精神世界中。例如,以儒家為首的中國傳統思想一直教會人們如何去做到“守本溯源”,對于今天我們抵禦腐敗侵蝕有着特别的意義。
聽着節目講述總書記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氣池的故事,2015級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生王晶真切感受到了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實踐。王晶講道,習近平總書記用語用典中的傳統名句,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展現了大國領導人全心為民的風範。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确指出,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如何實現這一願景?歸根結底,必須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到實處。尤其是進一步做好精準扶貧的推進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想着總書記引用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等用語的思想經典。2015級心理學博士生陳維揚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的用語用典中充滿着澎湃而持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從何而來?萬變不離其宗,不能忘卻優秀傳統文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本次觀看活動不僅給各位黨員帶來了一場思想與文化上的盛宴,也引起了各位黨員對文化傳承與民族複興的深刻思索。大家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用語用典,并把習近平總書記用語用典的精神轉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在習近平總書記經典話語的指導下,在未來的成長成才的道路上以更加堅定挺拔、飽滿的精神狀态面對生活中的一個個挑戰。
(編輯:劉秀慧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