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工作  >  黨建工作  >  正文

【黨建工作】全體研究生黨支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9-24

9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對涉農高校辦學方向提出要求,對廣大師生予以勉勵和期望,寄語全國涉農高校廣大師生“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積極響應校黨委研工部關于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活動号召,組織全院研究生黨支部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學習活動,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意義和豐富内涵。

一、全員參與,形式豐富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充分顯示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業人才的重視,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視,對全國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視,在我院研究生黨員中引起熱烈反響。

(一)以黨帶班,參與度高

9月16至18日,beat365体育官网的3個碩士生黨支部(2017級、2018級、2019級)和4個博士生黨支部(2016級、2017級、2018級、2019級)的全體黨員共(175)人,集中參與到本次學習活動中來。通過各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我院黨員同學不僅自覺認真學習貫徹回信内涵和精神,還主動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将回信内涵和精神及時傳達到班上每位同學,形成“以黨帶班”的濃厚學習氛圍。

(二)創新務實,形式多樣

在學院黨委的統一指導下,各支部根據自身實際,綜合運用“學習強國”、微信等新媒體平台,開展了新穎多樣的學習活動,形式如下:

1.重溫相關新聞報道

2.支書解讀回信精神

3.現場主題研讨

例如,我院2016級博士生黨支部以“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為主題對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涉及的農業現代化問題展開深入讨論。

4.網上專題研讨

例如,我院2017級博士生黨支部以“牢記囑托,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為主題組織線上學習交流會,分專業、分專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

二、深入研讨,效果顯著

(一)确保農業的基礎性地位

食品安全等問題是同學們關心關注的要點。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農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牽涉到16億人口吃飯的問題,若農業不強則國家不安,并且在國際社會交往中難免受制于人。

2016級國學專業博士生王朋飛談到,農業是國家命脈所系,如果沒有農業的支撐,生存也無從談起。我國要努力保證18億畝耕地紅線,牢牢掌控國家生存的命脈。雖然現代化建設大大推動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但農民仍占很大比例,他們當中很多人的生活仍然比較貧苦,因此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改善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成為我們落實群衆路線的新時代要求,所有黨員群衆都要響應黨中央号召,打勝脫貧攻堅戰,把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持續推進。

2017級美學專業博士生讨論出三點感想:1.農業之于強國:中國從來都離不開農業,農業作為人民物質保障的基本來源,無疑是祖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重要現實基礎,而農業現代化之關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關鍵在于科技與人才,其中又以農業人才為主導。2.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無論是高等農林教育高校,或是其他高等院校,都要秉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所講的“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3.協同合作共創輝煌:作為非農專業的在校學生,認為農業與每一位當代大學生息息相關,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任何一個環節,将盡己所能學好專業知識,與直接奮鬥在農業領域的同志一起肩負起興農強國的重擔。

(二)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對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關注是會議讨論的又一重點。中國自古就崇尚農業文明,也形成了耕讀傳家的傳統,所以許多文化現象皆可以追溯到與農業、農民的關系上去。在現代化轉型的巨浪中,過度的城市化也對農村的發展帶來沖擊,借助人文、科技的力量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農業文化值得深入思考。

2016級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生吳治萍說,看到總書記的回信非常激動,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一方面感念于總書記時刻惦念農村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對于科技興農的強農之路充滿信心,對鄉村的全面振興充滿期待。柳丹飛則分享了她在美國普渡大學訪問時參觀美國農場的經曆,驚歎美國農業發展的産業化與科技化,也深感我國農業在發展上與那些發達國家的差距。

2016級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從科技發展與農業發展的視覺展開了讨論。費春浩、張業康等博士生都提到了農村的科技與文化建設問題:農業文明體現了人的智慧,在遠古的時代,五谷最初和其他的雜草是生長在一起的,它們是通過人的選擇和培育才進入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産系統的。将五谷選擇出來,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并且,這種種植一直流傳至今。所以,農業要有所發展和突破,以後也是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人才投入。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宋可玉談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方面,中國仍有許多農業人口,其中不少人的生活生産方式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中國整體農業發展水平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科技興農的強農之路有待持續探索。科技哲學專業博士生們則談到,單靠傳統的農耕模式不足以解決糧食問題,需要在傳統模式上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

2017級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鞠秋洋說,通過這次學習活動,我深刻認識到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性,中國現代化深刻影響着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但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有自己的獨特性,也會反作用于中國現代化。可以說,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而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需要的是更多愛農知農的新型人才。作為新時代學子,我們更應該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以樹人立德為己任,關注、關心農業農村,深入基層,為打赢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2019級中國哲學專業碩士生江妞表示:“中國是擁有960萬平方公裡土地的大國,其中大部分土地上,世代都有人民揮灑勤勞的汗水。這樣廣袤、适合耕種的土地和悠久的農耕傳統決定了中國的現代化不僅僅是城鎮化更是深入農村的農業農村現代化。而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又是互相支持的關系,如果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很難有充足的資源實現高度的城鎮化,進而實現現代化的目标。放眼世界,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離不開科技和人才這兩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做為非涉農專業的同學,我們同樣可以關注國家農業農村的發展,吸收相關知識,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2019級心理學專業碩士生王君起則認為,現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時代,雖然我們必須看到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程度與先進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經逐步走向了機械化、現代化之路。“早在我國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時,旗幟上的鐮刀标志就已經體現了對于農民兄弟的關懷。”他說,“必須對我國農業有一個客觀清楚的認識,耕地面積、農村人口減少都是十分嚴峻的問題,隻有緊跟黨中央的步伐,以堅定的信心、嚴肅的态度、有力的手腕,讓農業走向現代化,為我國進一步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後盾。”

在交流當中,同學們還就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城鄉區域發展之間的現實差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基層就業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鄉風文明建設、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推進農村科技進步、堅持“以人為本”作為發展核心、扶志興農、扶智興農、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設置農業科技相關知識普及課程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熱烈而廣泛的讨論。

2018級宗教學專業博士生尚希成說,提高農業生産經營效率、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在農村相輔相成,都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作為哲學專業的學生,我們可以在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等方面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從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專業保障,智力支持,投身于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

2018級美學專業博士生孫域欽說: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各有不同,但“下黨鄉經驗”告訴我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相輔相成的,隻要把阻礙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搬走,凝心聚力脫貧攻堅,拔出窮根,把鄉村建得更美更宜居,就能把農民留在鄉村興業安居,就能給鄉村帶來更多生機、給鄉親們帶去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8級美學專業博士生耿明雅說,縱觀中國社會發展,“以人為本”始終是發展核心,解決“人”(農民)的問題,就是要解決作為其根本身份、社會地位、社會福利等切身問題。

2018級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楊曉然說,我們可以通過實踐調查和理論研究更多地學農知農愛農,通過思想宣傳來普及科學的理念,通過一些義務教育活動改善農村觀念上的落後,扶志興農,扶智興農,使農村成為真正充滿希望的田野。

2019級心理學專業博士生詹思群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為涉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浪潮也随之而來。隻有夯實學科基礎、創新體制機制,才能給農業現代化注入新的血液,走出高效集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發展道路。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要素在人才。涉農高校要增強使命感與緊迫感,着力培養農業現代化的領跑者、鄉村振興的引領者、美麗中國的建設者,為打造天藍山青水淨、食品安全、生活恬靜的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農業必須緊盯現實需求,提高發展水平。因此,全國涉農高校要對接農業發展新要求,培養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的創新型農林人才;要對接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新要求,培養一批多學科背景、高素質的複合型農林人才;要對接現代職業農民素養發展新要求,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總書記的回信激勵青年學子在新時代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業,為鄉村振興和生态文明建設注入了青春力量。

(三)以強農興農為己任

近年來我國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邁出了很重要的步伐,村容村風村貌都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農業在農村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農民經驗的代代相傳,農林教育進入農村的廣闊舞台将是我國農村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農村有着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2016級美學專業博士生劉津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強調今後會結合自身的專業所長,從美麗鄉村建設、農産品包裝等方面做一些實踐性設計,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外國哲學專業博士生樂旭順說:“現代人普遍願意生活在各方面都便利的城鎮,這導緻農村人口特别是人才的流失。總書記這次在回信中告訴我們,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幹事創業的舞台,會鼓勵更多的人才隊伍投身于農村的現代化建設之中。” 外國哲學專業博士生曾允則談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體現了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也包含了對高校老師的殷切期望,我們中的很多人将來也會成為高校教師,也應當帶動身邊更多人重視三農問題。

2018級科技哲學專業博士生周茜同學表示,自己在科研實踐中也應當注重将自己的科研項目與農村農業相結合,關心國家農業發展,為我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盡一份綿薄之力。

在了解了當前農村“空心化”的現狀之後,2019級外國哲學專業碩士生蘇晨生十分關心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問題。他認為,在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如何發展農業,對于農業科技工作者來說擺在面前的問題重大。“顯然,現代農業不同于傳統農業,科技的因素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科技的背後是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農業人才的強調正是把握住了問題的核心。”他說。他認為如何培養高素質的農業科研人員、如何吸引科技人才流向農業領域、如何确保涉農人才的基本保障,這是保證現代農業獲得大發展的關鍵。

通過本次學習活動,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勉勵了全國涉農高校師生,還激發了廣大高校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價值的肯定以及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信心。同時,也更加明确了肩上的擔當與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如同指路明燈,同學們将在各個領域結合自己所學,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實現中國夢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學們紛紛表示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要繼續學習貫徹本次回信精神,心系農情、學以緻用,将專業所學與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做出應有貢獻,不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三、理論引導,實踐育人

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一方面注重抓理論學習,同時也非常重視實踐育人,引導研究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加深入了解社會民生、更加深刻領會回信精神,做到知行合一、學以緻用。

BEAT365唯一官网第二屆博士生宣講團成員、beat365体育官网2017級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研究生趙歡,今年5月入選BEAT365唯一官网2019年博士基層服務團,現在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西溝鄉政府實踐鍛煉。目前,他在西溝鄉的主要工作是擔任鄉村振興顧問、項目督導、檔案整理及重要文件報告的起草等。他積極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創建項目,經常下村了解和開展工作,這些工作主要包括: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異地扶貧搬遷、“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村民矛盾調解、信訪問題回訪等等。

博士基層服務團的實踐經曆讓趙歡獲益匪淺,讓他了解到農村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也讓他感受到為人民服務,必須堅持群衆路線,深入農民,與農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多為人民辦實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在此次學習活動中,他表示:“從習近平同志的回信中,我體會到黨和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極度重視。新形勢下,其他專業的學子與高端人才需要在這一點上與黨和國家保持一緻,認真深入地理解“農村大有可為”這句話的含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長遠來看,實現鄉村振興與實現城鎮化是一緻的,并不沖突,二者甚至缺一不可。”

beat365体育官网将持續鼓勵和引導研究生深入基層、服務社會,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真正落實實踐育人的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精神。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