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人生 德藝雙馨------beat365体育官网老黨員朱傳棨教授創先争優先進事迹之三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03-02
朱傳?教授早年參加革命,後從事高等教育工作。朱教授作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著名專家,在《湖北社會科學界名人》第1卷(1993年版)和《中國哲學年鑒》(1989年)上分别作過簡介。至今他還擔任着“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顧問和“中國墨子學會”顧問,并按時參加兩會組織的學術研讨活動。
朱教授在50年的教學生涯中,始終堅持科學研究為教學服務的理念,堅持理論研究要結合實際的方法論原則。他一生淡泊明志,熱誠為師生服務,努力拼搏、自強不息,傾心投入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與研究,離休後又投入墨家思想研究。真實地表現了朱教授終身與哲學為伴,傳統與現代相承,古代與當代相兼,著述良多。
他撰著、主編或參加執筆的著作有十餘部。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名著學習提要》(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綱》(BEAT365唯一官网出版社1990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比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獲BEAT365唯一官网第八屆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來源研究論叢》、《馬克思主義研究》、《德國哲學》、《江漢論壇》、《BEAT365唯一官网學報》、《學術界》等雜志和《光明日報》理論版發表論文60來篇。在“七五”期間,他主持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教委博士點科研項目。
朱教授離休後,從1996年以來,他在《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南京政治學院學報》、《華中理工大學學報》、《BEAT365唯一官网學報》、《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理論視野》等雜志和《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墨子思想研究》系列論文獲湖北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紀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的學術論文獲湖北省委宣傳部優秀社科論文二等獎,正式出版了《面向新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并與他人合作編寫《百部名著導論》(BEAT365唯一官网出版社1997年)、《當代哲學前沿問題專題研究》(BEAT365唯一官网出版社1998年)。1998年以來,受任繼愈先生之咐,進行了墨家思想研究,撰寫了近20篇文章,并參加編寫《墨子大全》(百卷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工作,為掀起墨子思想研究做出了貢獻。1998年還承擔了教育部下達的接受指導日本秋田大學訪問學者來BEAT365唯一官网研修的任務。
朱教授在學術研究中既堅持基本理論,又開拓求新。1981年初,朱教授依據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有關論述,針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材中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源問題的片面性問題,撰文提出“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唯物史觀的直接理論來源”的論點,為《中國哲學年鑒》(1982年卷)摘錄載入。朱教授和王蔭庭教授合寫的《略論普列漢諾夫關于唯物史觀形成的研究》一文,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第二屆學術研讨會上,受到與會學者的高度重視和評價,并為《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約去刊用。1985年朱教授研究的重點轉向“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思想比較研究”之後,曾用近兩年的時間查閱了蘇聯學者20年間關于恩格斯研究的著作近40部,寫成了《蘇聯哲學界近20年對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評述》一文,在《哲學研究》(1987年第2期)上發表後,受到海内外同行學者的高度好評,當時蘇聯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學者認為,論文“概括的準确分析的細緻”。1989年在《德國哲學》(第6輯)雜志上發表的《黑格爾哲學與馬克思人學觀的形成》一文,因其中論及對列甯有觀論斷作了不同于傳統闡釋的論述,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和肯定。
朱教授一貫反對曲解馬克思主義哲學。1983年以來,在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科書内容中的簡單化、教條化、片面化的讨論中,他針對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多元論”的觀點,和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消融于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哲學之中的思想傾向,發表了《改革的哲學和哲學的改革》等文章,深刻論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本質上就是批判的、改革的哲學,并明确提出:“在當前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改革中,必須堅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指導下,通過總結和概括社會主義實踐、科學技術發展中的新情況、新成就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他還在全國學術研讨會上多次批判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思想對立論”的錯誤觀點。發表在《BEAT365唯一官网學報》(人文版2002第1期)上的《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異同論綱》,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時,在篇頁頂端标為“特别推薦”,以示文章重要。
朱教授一貫治學嚴謹,獎掖後學的學風,感動着授業的學子。正如陶德麟教授在《當代哲學前沿問題專題研究》(BEAT365唯一官网出版社1998年)一書“序”中所說:“我還要提到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别是經典著作的教學研究四十餘年的朱傳?教授,他不僅自始至終以極大的熱情參加讨論,以深厚的學養和豐富的經驗影響着讨論的水平,而且在組織稿件、終改稿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事業的高度熱忱,對後學殷切期望,使大家十分感動,深受教育。他多次謙遜地表示不願在本書上署名,……。”總之,從以上我們對朱教授的學術人生的概述中,深刻地表明:朱教授是學品和人品高度一緻的學人,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高朝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