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絲綢之路,堅定愛國志向 | beat365体育官网師生赴甘肅敦煌開展實踐調研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0-17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人類文明的精神家園,提升綜合素養,10月11日至15日,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科資深教授汪信硯老師、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嚴璨老師、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劉秉毅老師、研究生輔導員代丹妮老師和本科生教秘程愛麗老師等師生共赴甘肅省敦煌市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敦煌博物館:世界文化交流互鑒,中華文明燦爛繁榮
10月12日,師生共同走進敦煌博物館,參觀《華戎交會的都市——敦煌曆史與絲綢之路文物陳列》主題展覽,了解絲綢之路往日的輝煌,感受世界文化互通交流中的共同繁榮。
時間是曆史的見證,曆史是時間的承載。在講解員的細緻介紹下,昔日敦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仿佛再現在師生們的面前。兼收并蓄、百花齊放的曆史文化格局不僅激蕩着師生們濃濃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使師生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燦爛與多元。
陽關、玉門關:邊塞兩關承載曆史,壁塑物器熠熠生輝
10月13日,我院師生赴陽關博物館參觀調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而邊關曆史文化不僅映射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變遷,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收并蓄、不斷發展的見證。陽關博物館以“挖掘古文化、建設新文化”為宗旨,以兩關長城地區、尤其是陽關地區星羅棋布的曆史遺迹和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礎,來提高對絲綢之路文化、兩關長城軍事文化和邊塞民族文化的認知。
在調研過程中,師生們了解到,陽關不僅僅是重要的軍事、政治要地,更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曆史長河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段段扣人心弦的傳奇曆史、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陽關寄托着對故土的眷戀、對國家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縱觀陽關的發展變遷史,仿佛能看到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不僅反映了中華民族留下的光輝燦爛的文化印記,更生動展現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離開博物館後,師生們來到玉門關遺址,實地參觀了漢長城和烽燧遺址。雖僅存斷垣殘壁,但猶可見當年恢弘氣勢。玉門關始置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玉門關所扼咽喉,在地理區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千佛之窟”:莫高精神曆久彌新,珞珈奮鬥赓續前行
10月14日,師生一行來到位于黨河河岸的西千佛洞,此處洞群開鑿年代從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續到五代、回鹘時期。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不同曆史時期和民族所制作的壁畫、塑像不僅在藝術風格上有着明顯差異,更體現出不同文化彼此交融、互鑒的曆史脈絡。洞窟内裝飾以佛教文化為載體,以本生故事、經變等為主要來源,體現出濃厚的佛教藝術民族化特點。師生們不僅僅感歎于傳統匠人的精巧技法,更感受到民族自身特色對文化進步、發展的重要影響作用和意義。
離開西千佛洞後,師生一行來到世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習近平總書記曾視察敦煌研究院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把敦煌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典範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的要求。莫高窟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
在參觀的過程中,除了解豐富燦爛的壁像藝術外,師生們還重點學習了BEAT365唯一官网考古系創始人彭金章先生及其愛人樊錦詩先生的事迹。他們不僅是最美的敦煌“守窟人”,更是用熱愛和行動讓中華優秀文化的瑰寶讓更多世人了解、傳承。目前,BEAT365唯一官网相關團隊也正在參與“數字敦煌”的建設工作,在保護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遺産的征途上,武大人繼續奮鬥。通過實地的參觀和講解,師生們更深刻地體會了經過幾代莫高窟人的攻堅克難、逐步形成的“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
學生感想
韋穎钰:敦煌莫高窟折射出多元的内涵和底蘊。一方面,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藝術技法和風格,展現出風格迥異的佛像和壁畫:北周簡易,唐代開放生動,清朝刻闆。另一方面,莫高窟有佛像和壁畫結合的特點。主要的像中,釋加牟尼佛像端嚴慈悲,迦葉苦修,阿難擅識,菩薩兼有男女特征,慈眉善目。而壁畫常有千佛和經變畫,迥異排列、生動宏大。遺憾的是,由于顔料的局限性,許多壁畫的顔色已經氧化變黑,尋求更先進的科學保護辦法迫在眉睫。莫高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佛學在民間流傳的時代象征。
王雲帆:在敦煌的幾天,我們走過了充滿野性的陽關、玉門關;也參觀了精美但又破碎的西千佛洞、莫高窟,這無疑是一趟鑿空之旅。陽關和玉門關曆經千年風沙,讓我深刻體驗了絲綢之路的壯麗曆史。這些關隘曾是文化和貿易交流的重要樞紐,彙集了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這種多元文化的交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塑造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也促進了佛教傳播。敦煌莫高窟的壁畫、雕塑等是來自途經絲綢之路的商人們的捐獻,展示了千年來佛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深遠影響。那些壁畫和雕塑充滿了宗教信仰、藝術和曆史的内涵,展現了古代中國社會的多元化。它們不僅僅是宗教作品,還是人類文明史的珍貴遺産。
徐顧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次的敦煌之行,我們來到了古詩中耳熟能詳的玉門關和陽關。茫茫的戈壁灘上,這兩座關隘扮演着河西走廊最西端邊界守護者的角色。站在“兩關”遺址前,我仿佛聽到了曆史的回聲……對于每一個從“兩關”出關的人來說,進入茫茫戈壁、荒寒大漠,可能意味着功成名就、留名千古,但也可能意味着無盡的艱難困苦,甚至是屍骨無存。正是因為有建功立業、精忠報國這一偉大信念的堅強支撐,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鼓起勇氣,義無反顧地出關前行,書寫着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其中體現出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韌不拔、開拓奮進的膽氣和智慧,值得我們去傳承和發揚。
管玉琢:本次實踐研學讓我感觸最大的或許是佛教原典教義與民間信仰實踐中的張力。例如,禅宗經典《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常被認為表達了有型可感外物的虛幻性。然而,在戈壁上鑿石建窟、修築佛像等具體的信仰活動似乎又在以這些有型物表達無形的虔誠。不隻是這一形式,莫高窟壁畫的内容也體現了教義具體化在民間信仰傳播中的重要性。唐代的壁畫筆觸精細,以線條見長,呈現出工筆畫的特征。甚至連布滿窟頂的“千佛”小人,眼睛與鼻子的線條也清晰可見。繪畫内容多以經變圖為主,從“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再到化經為圖,佛教教義的闡發逐漸變得有形可感,同時也不斷世俗化。不過,後世的我們也不能免俗,執于守護這人類的瑰寶。隻是我們竭盡全力也隻能減緩莫高老人的衰老,千萬年後這裡終将歸于黃土,其中的因緣生滅在某種程度上是否反而與“色即是空”不謀而合?
韓采妤:大漠連天一片沙,蒼茫何處覓人家。遊覽陽關和玉門關,撲面而來的厚重與粗犷既令人慨歎于古人戍邊豪情,又激發我輩報國情懷。胡楊翠蔭閣道外,九層樓接日光華。莫高窟中,那些千百年前雕刻、繪畫的壁畫和雕塑以或是恢宏絢麗或是莊嚴古樸的樣貌再現佛教經典和故事,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信仰,見證了佛教文化在中原的本土化傳播路徑,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添上輝煌的一筆。千年敦煌說不盡,悠悠絲路懷古心。當遺址與風光交融,當曆史與現代碰撞,當文化與專業重疊,言有盡而思無窮。
黃炎碩:盛大敦煌,絲路明珠。邊關的豪邁與愛國之情久久回蕩,多民族交彙互鑒的繁榮燦爛經久不衰。瑰麗的中華文化明珠,更待新時代的奮鬥與守護。人類文明的文化遺産,在交流交融中興起發展,在精益求精中綻放光彩。我們更應堅持好在民族化、世界化的視角下,結合中國具體實際、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先輩精神為激勵,傳承和發展好屬于我們的精神家園。
結語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本次實踐調研活動是對人類文明新形态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的共同守護、對人類共生共處之道的深度探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強調,“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确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本次實踐調研活動,正是引導學生更深刻領會“兩個結合”内涵和意義的重要舉措,以實地實感深化對理論的認同。
未來,beat365体育官网将繼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紮實推近實踐育人工作,充分發揮哲學學科優勢以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平台優勢,推動學生成長成才、擔負民族複興重任,引導學生在躬行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增長自身才幹、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