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以哲學跨越邊界,丈量世界 ——beat365体育官网研究生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參會總結報告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8-10
2024年8月1日至8日,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在意大利羅馬隆重舉行。國際哲學學會聯合會主席,盧卡·馬裡安·斯卡蘭提諾在大會歡迎詞中提到:“第二十五屆世界哲學大會在羅馬舉行是一件特别吉慶的事情。幾乎沒有别的地方像羅馬這個城市這樣能夠透過其曆史遺産恰當地诠釋會議的主題,‘跨越邊界的哲學’。羅馬絕不隻是一處宏偉的景觀,她體現着一種獨特的世界性理念,一種具有這樣一個标志性文明的精神,她選擇了這樣一個故事作為她的奠基傳說:一個難民,埃涅阿斯,在地中海的一隻木筏上劃着槳,想在拉丁姆海灘上找到避難所。”世界哲學大會第四次在意大利舉辦,這四年一度的世界哲學界盛會以“跨越邊界的哲學”為主題,彙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哲學學者,共同探讨不同哲學研究議題在全球化背景和應對現代性危機中的重要意義。beat365体育官网共有21名同學受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院、雷軍基金會資助,有幸獲得此次寶貴的學術交流與文化體驗機會。以下将從參會經驗、人文體驗和感悟心得等三個方面呈現與會學生的參會情況。
一、參會經曆
(一)學術彙報
印證了本次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跨越邊界的哲學”,beat365体育官网的同學們在各學生分會場中以多樣化的學術主題和深刻的哲學洞見展示了他們與世界前沿的哲學問題相聯結的研究成果。來自不同專業的十餘位同學,彙報涵蓋了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心靈哲學、宗教學、政治哲學等多個哲學分支領域,充分展現了中國青年哲學學者在國際學術平台中的良好風貌和有益貢獻。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歐陽語心同學通過題為Realization in Extinction: The Historicity and Reality of Marxist Class Theory的報告,探讨了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曆史嬗變及現實意義。她在報告中分析了階級理論如何為理解當代資本主義危機提供啟示,并與來自意大利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們共同探讨了階級理論的哲學根基和革命發展的未來方案。李曉潔同學的報告《重思現當代生态危機的根源——基于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聚焦于生态危機的哲學分析。她從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出發,探讨了現代性與生态危機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或可為全球生态危機提供獨特的解決路徑。這一觀點引發了北歐學者的興趣,雙方進行了深入的讨論。黃荷同學題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符号學》報告,探讨了馬克思主義符号學在中國語境中的實踐意義。她在報告中闡述了符号學理論如何在中國化的過程中體現出批判資本主義文化邏輯的獨特作用,并通過案例分析展示了符号學與中國社會實踐的結合,與會專家也為其文章提出了寶貴的修改建議和指導。肖亦卓同學的報告Stirner’s Three Core Concept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則深入剖析了施蒂納思想的核心概念,并結合曆史唯物主義展開了跨學科的探讨。
在中國哲學及倫理學、政治哲學領域,王家寶同學則聚焦于儒家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他的論文《先秦儒家的分配原則會包含平等主義嗎?》探讨了儒家典籍中的分配原則與現代平等主義理論之間的關聯性。他指出,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的分配正義理念,不僅具有文化價值,也為全球性的政治哲學對話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他通過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交流,深刻認識到比較哲學在讨論全球性問題時的重要性。陳乾奕同學作題為Problem-Centered New Writing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的報告。該彙報以《中國哲學通史(學術版)》為核心,分析了這部通史如何以問題為導向重新書寫中國哲學史,并突出了其在全球哲學研究中的理論貢獻。吳航同學圍繞莊子哲學展開了深入探讨,他的報告《莊子哲學及其現代意義》分析了“逍遙”與“齊物論”兩大核心思想,并将其與西方存在主義哲學相比較。他強調,這兩種哲學傳統在現代社會的挑戰中具有互補性價值,尤其是在回應存在困境和多樣性議題方面。張意琳同學的報告則關注中國哲學的國際傳播,她通過案例分析讨論了哲學如何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通過與意大利學者的交流,她意識到中國哲學在全球語境中的潛力,并進一步探讨了哲學傳播與文化對話的交叉點。陳凡昕同學的報告《從摩爾悖論句管窺莊子對吊詭之言的使用》結合邏輯哲學與莊子思想進行創新性研究。她通過與國際學者的交流,獲得了對吊詭之言研究的更廣闊視野,并明确了未來的研究方向。李文希同學的論文《在天人合一中重建人的主體性》探讨了張世英先生的哲學思想。他強調,中國哲學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文本解讀,而應通過國際對話推動哲學比較的深入發展。這次彙報讓他進一步體會到哲學交流對研究的重要性。燕正盛同學與蘇鵬同學的論文分别從民間心理學的角度探讨了中國哲學在心靈哲學領域的獨特貢獻。他們的研究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在跨文化對話中對心靈哲學的豐富補充,并通過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讨論,深化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以上學術報告不僅展現了武大哲院學子在學術思考上的問題意識和深度廣度,也是在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上貢獻了新一代中國哲學研究者的新鮮視角和獨特議題。通過高規格的國際學術報告,同學們收獲了寶貴的發言經驗和學術建議,并通過與各國專家學者、同輩們的熱烈讨論,共同推動了哲學在全球背景下的對話與發展。此次大會不僅為研究生們提供了展示思想成果、拓展國際視野的機會,同時也激勵大家在未來研究中走出象牙塔,以現實問題為導向,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研讨會及特色活動
除做會議報告外,同學們還參加了在卡拉卡拉浴場舉辦的盛大開幕式,通過參加會議衍生活動“星空下的哲學”,旁聽不同研究方向的專題彙報會、圓桌會議等形式親身體驗并同來自海内外的衆多哲學研究者共同探讨了多項全球性的哲學議題。
例如,江一煥同學旁聽了關于“愛之倫理”的圓桌讨論,汪儉倩同學參與了“星空下的哲學”活動,聆聽了關于哲學與實驗音樂的創新性對話,王念之同學則旁聽了阿奎那與現代倫理學研究的專題報告,歐陽語心同學旁聽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專場彙報會等。8月8日,由周可教授主持的“馬克思哲學在21世紀”的圓桌會議在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召開,該圓桌會議邀請了包括汪信硯教授、李佃來教授、英國大衛·麥克萊倫教授、美國威廉·麥克布萊德教授、日本守健二教授在内的十多位國内外專家作主題演講。報告圍繞馬克思哲學的基礎概念、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問題展開讨論。李佃來教授探讨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能力及其理論資源,大衛·麥克萊倫教授分析了馬克思“需求”概念的當代意義,威廉·麥克布萊德教授解讀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馬克思異化理論。通過不同國家與文化間的哲學對話,本次論壇深化了對馬克思哲學當代意義的研究,推動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國際化的步伐,同時吸引了數十位國内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者和學生參與會議和讨論。
第二十五屆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跨越邊界的哲學”貫穿會議始終,參會者共同探索了哲學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樣性與共通性,進一步體現了哲學在當代世界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為同學們提供了多樣化的學術交流和學習機會,讓同學們此行充分拓展了國際視野,深入了解和認識到國内同其他國家的哲學前沿研究熱點及方法論的共性和差異,意識到将哲學理論融入社會乃至整個世界曆史遇到的現實問題的實踐中才是國際學界真正的大勢所趨。同時,同學們也感受到了羅馬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以及本次會議與城市性格相得益彰的自由開放、多元包容的良好學術氛圍。對此,李文希同學感慨到:“曆史上的羅馬善于向一切先進者學習,自由開放包容,成就了昔日羅馬的輝煌。羅馬的建築文化是宏大的,同時也是細膩精緻的,處處彰顯着它自由包容的精神。”
二、人文體驗
(一)學術訪問與文化交流活動
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召開期間,除在羅馬第一大學的主會場和各分會場參加學術會議之外,beat365体育官网師生代表團在李佃來院長、李勇副院長和廖璨璨老師的帶領下,赴意大利羅馬的三所高校——羅馬Urbaniana大學、羅馬第一大學和羅馬Gregoriana大學進行了學術訪問與文化交流。
8月1日上午,師生代表團拜訪了羅馬Urbaniana大學(烏爾班大學),該校以其深厚的哲學傳統和漢學研究聞名。Urbaniana大學院長熱烈歡迎了BEAT365唯一官网師生一行,并詳細介紹了該校哲學系的課程設置及研究領域。beat365体育官网李佃來院長和李勇副院長也分享了學院的發展曆史和學術特色,并邀請Urbaniana大學的學者訪問BEAT365唯一官网。在随後的座談會上,雙方圍繞哲學教育中的跨文化對話展開了深入探讨。學院師生還參觀了該校的圖書館,欣賞了館藏的珍貴古籍及多種語言的研究資料。烏爾班大學的地理位置優越,參觀結束時,師生們在校園的觀景平台上俯瞰了聖彼得大教堂,深刻感受到羅馬的文化與宗教魅力。
8月5日上午,師生代表一行前往羅馬第一大學孔子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孔子學院的Luca Tuninetti教授、Ardian Ndreca教授以及Giambattista Formica教授接待了代表團,并介紹了孔子學院在促進中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代表團參觀了學院的外語和文學圖書館,特别是漢學家白佐良先生捐贈的中華文化書籍。李佃來院長在座談中提到,孔子學院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平台,更是推動文化對話的重要橋梁。他還對學院在人工智能技術與哲學翻譯結合領域的探索表示高度評價,并邀請該校師生未來到BEAT365唯一官网進行更深入的學術交流。
8月5日下午,師生代表團訪問了曆史悠久的羅馬Gregoriana大學。該校João J. Vila-Chã教授詳細介紹了Gregoriana大學的哲學傳統和學科發展曆史。座談會上,BEAT365唯一官网的師生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在羅馬期間的學術與文化收獲。座談後,João J. Vila-Chã教授帶領大家參觀了羅馬市中心的四座著名教堂,并為師生講解了教堂的建築風格、宗教意義及曆史背景。在萬神殿的參觀過程中,學生們進一步理解了羅馬天主教文化與哲學的深刻關聯。活動的最後,João J. Vila-Chã教授和美國天主教大學的胡業平教授邀請師生登上Gregoriana大學教學樓的觀景平台,共同欣賞“羅馬中心”的黃昏美景。這些學術訪問活動不僅加深了BEAT365唯一官网與意大利高校之間的學術聯系,還讓師生們切身體驗了羅馬的文化與曆史底蘊。通過座談與參觀,師生們對跨文化對話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進一步推動中外哲學交流的熱情。
(二)曆史文化遊覽活動
羅馬,這座曆經千年風霜卻依然璀璨的城市,為參會師生提供了豐富的人文體驗。作為古羅馬帝國的心髒和文藝複興的發源地之一,羅馬悠久的曆史承載了哲學思考、宗教發展和藝術創造等豐富多元、曆久彌新的精神瑰寶。漫步于羅馬古城中的石闆路,同學們借哲學大會的契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羅馬這座古老而恢弘的城市與哲學、宗教和藝術的緊密聯系。
鬥獸場作為古羅馬的标志性建築,以其恢弘的氣勢和複雜的建築工藝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站在這座曾經是角鬥士決鬥場所的宏偉建築中,學生們仿佛穿越到兩千年前的古羅馬時代,去觸及和感受曆史的厚重感。古羅馬鬥獸場不僅是社會大衆文化發源的場所,更是羅馬帝國輝煌與殘酷并存的曆史象征。康曉靜同學提到,“置身鬥獸場,人會自覺渺小,凝望這座建築,人獸抗争的畫面浮現在腦海,感歎社會制度的殘忍,也慶幸現代文明的發展使無情的舊制度在曆史長河中匿迹。”
梵蒂岡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寶庫之一,以其恢弘的藏品和宗教藝術震撼了每一位參觀者。其中,拉斐爾創作的《雅典學院》作為哲學殿堂的經典象征,尤其讓參觀的同學們深感震撼。這幅畫作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為中心,生動展現了古代哲學的輝煌盛景,彰顯了哲學思想和流派的多元性以及哲學在文藝複興中重要地位。還有米開朗琪羅創作的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等一系列藝術作品,無一不展現了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創作的繁榮景象,同時也傳遞出深刻的宗教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
蘇鵬同學特别關注到了羅馬教堂的藝術細節與宗教氛圍。他走訪了梵蒂岡大教堂和錫耶納主教座堂,感受到“哥特式夢想”的震撼。宗教建築不僅承載着信仰,更是人類藝術與哲學思維的結晶。歐陽語心同學提到,“夕陽下的古羅馬鬥獸場、西班牙廣場和特萊維噴泉,都交融着羅馬這座城市的曆史厚度和文化魅力;而無論是米開朗琪羅的曠世之作《聖殇》和《大衛》,還是卡拉瓦喬筆下的真實體驗,藝術創作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烙印總能讓人深感震撼,心潮澎湃。”
(三)社會考察
與會學生不僅感受了羅馬的人文風光,同時也在短暫的城市生活中感受了意大利的風土人情。有部分同學對羅馬人友好謙遜的态度印象非常深刻。李文希同學注意到,羅馬在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方面的優越表現,以及對曆史文化保護的高度重視,是其值得學習的地方。汪儉倩同學認為羅馬這座城市整體上讓人感到比較舒适,從會議所在的學校的各類支持人員(志願者、安保人員等),到羅馬機場交通樞紐、人文景點的支持人員,再到住宿酒店的支持人員,都能夠給予高度的人文關懷。此外,王念之同學補充道,羅馬的公共場所不僅免費開放,還通過多樣化的展覽活動激發了市民對文化的興趣。這種社會治理方式讓人感受到城市對文化傳承的用心與投入。同時,由于發展程度和曆史因素等,羅馬的部分基礎設施如地鐵站、火車站等也存在略顯陳舊、秩序混亂的問題,但其公共交通系統總體而言還是較為發達和便捷的。
通過在羅馬的文化體驗,同學們不僅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曆史感,還體會到哲學、宗教與藝術交融的文化魅力。羅馬以其自由包容的精神啟發了同學們對哲學與社會文化關系的深入思考。同學們紛紛表示,在這次獨特的文化交流體驗中不僅深刻認識了世界曆史的發展曆程,理解了曆史文化積澱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增進了對多元文化的認同和尊重,進一步增強了民族自強和文化自信的意識。
三、感悟與心得
(一)參會意義
通過參加第25屆世界哲學大會,研究生同學們獲得了多方面的成長與啟發,深刻體會到哲學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樣性與共通性。同學們不僅從不同主題的學術報告中聽取并吸收了多元觀點和有益經驗,反思自身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時還認識到學術研究需要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我們必須在全球性議題中找到中國哲學研究者的獨特位置。在跨越文化、信仰、民族的學術交流中,同學們深刻意識到哲學絕不僅僅是一門純理論學科,更是無可比拟的,連接不同文化背景、解決現代性問題的重要橋梁。
與此同時,大會的圓桌會議和主題報告提供了接觸前沿哲學議題的寶貴機會。同學們從阿奎那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到人工智能倫理的讨論中,不僅了解到不同國家學者的研究重點,還發現了學術傳統的差異對哲學讨論的深遠影響。康曉靜同學就分享了與國外學者探讨阿爾都塞理論時,意大利學者基于其理論傳統就葛蘭西的理論提出了很多問題和看法,同時他們更加重視哲學理論研究是否在社會實踐中的可行性。王家寶同學則通過參與關于儒家與世界哲學關聯性的讨論,意識到中國哲學需要更多地參與全球性問題的解決,為哲學的多樣性和共同價值提供貢獻。
大會期間,同學們需要用英語進行學術彙報和交流,盡管存在一些語言障礙,但這也成為了大家提升外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信心的重要契機。比如,李曉潔同學在克服緊張後順利完成了以英語發表的學術報告,這一經曆增強了她未來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信心。趙鑫同學則提到,通過旁聽和與外國學者的對話,進一步加深了對儒家研究的多樣性認識,這對其研究方向的拓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體驗同樣是這次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羅馬作為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以其深厚的曆史積澱和多元文化交融激發了同學們對哲學、宗教與藝術關系的全新思考。在羅馬各大學、教堂、博物館及曆史遺迹的參觀過程中,同學們感受到羅馬充滿曆史烙印的各色建築不僅承載着信仰和文明,更體現了數千年以來人類智慧與美學的高度融合。
本次哲學大會的召開,我院傾力讓同學們走出校園,走向世界,這讓同學們在難忘的學術和文化交流體驗中,更加堅定了哲學前沿問題的多樣化探索和推動中國學者在國際平台傳播思想的信念。羅馬之行讓同學們增強了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大家更深層的學術探索興趣。本次哲學大會對于各位與會研究生而言,不僅是一次哲學思想的交鋒與碰撞,更是一場人文精神的洗禮,為各位未來的學術研究注入了新的靈感和動力。
(二)對研究生培養的意見與建議
同學們通過本次會議,不僅收獲了豐富的學術和文化體驗,也依據自身經驗對研究生出國學術交流提出了許多可行建議。首先,建議學校學院進一步開放和增加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和短期學術交流的機會與經費支持,為更多同學提供走向頂尖國際學術平台的可能性。通過參與世界範圍内的學術對話,同學們能夠開闊眼界,了解學界最前沿的研究動态,從而提高自身的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其次,加強出國交流的相關培訓。同學們認為,學校學院可以組織更有針對性的語言能力、跨文化溝通及國際會議禮儀培訓,幫助同學們在國際交流中更加自信從容。此外,針對如何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内容進行引導,能夠幫助同學們在交流中展現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樹立文化自信,并在正确看待文化差異的基礎上促進更深層次的國際理解和交流。學院也應鼓勵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研究中,從多元視角探讨問題,以更開放的心态參與全球哲學對話,真正能夠代表中國青年學者的學術形象。最後,優化、簡化出國交流的申報流程,有利于激發同學們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意願。建議研究生院、國際交流中心與各學院聯動,通過簡化流程和加強政策宣傳,讓更多學生了解并順利完成國際交流項目的申請。例如。通過線上信息平台集中展示交流項目的具體信息及申請步驟,同時設立專人負責解答疑問,從而降低學生在申報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這些措施,學校可以更高效地推動出國學術交流工作,助力學生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展現風采并實現個人成長。
結 語
此次哲學大會不僅是一次學術的盛宴,更是一場人文的洗禮。盧卡教授在閉幕詞中提到:“哲學是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梁,它跨越邊界,凝聚智慧,為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提供了深刻的洞察與解決方案。”他還強調:“除了知名學者和哲學愛好者,大會把學生和年輕學者當做重要參與者對待。我們希望學生們能夠與國際學者建立聯絡,交流觀點,以家庭般的體驗生活其中。”而這也正是各位同學在本次會議中收獲到的寶貴精神财富和獨特生活體驗。最後,感謝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院、beat365体育官网以及雷軍基金的支持,期待大家将此次會議的經驗轉化為更紮實的學術成果,為中外學術文化交流貢獻更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