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工作動态

BEAT365唯一官网第332期弘毅講堂成功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12-22

2020年12月17日下午3:00,BEAT365唯一官网第332期弘毅講堂在我校beat365体育官网振華樓B107成功舉辦。

本次講座邀請到了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李佃來老師作為主講人,主講人李佃來老師是BEAT365唯一官网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BEAT365唯一官网通識教育工作組組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講座開始,主持人首先為大家介紹了弘毅講堂的舉辦背景和重要意義并隆重介紹了李佃來老師,接着李佃來老師圍繞“哲學家眼中的真理”這一主題展開了講座。

李佃來老師根據哲學史上幾個重要的哲學家對于真理的探索展開了自己的論述。首先講到了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柏拉圖将世界劃為了感性的日常世界和超感性的世界,這兩個世界分别代表着意見的世界和真理的世界。而人們能直接經驗的隻有意見世界,真理的世界是先驗的,人們無法直接把握的。

到了近代,哲學家們在真理的理解問題上發生了轉折。諸如洛克一類的哲學家們認為将真理看作先驗的東西距離現實太遙遠了,人們很難理解。所以他們将目光投向了現實的經驗世界,認為人們真正應該建構的是現實世界,而真理就是現實的人們能經驗到的一切。真理的東西,一定是被感知的東西。

接着李老師講到了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康德和黑格爾對真理的看法。康德在近代經驗主義的真理觀上更進了一步。康德将世界劃分為現象界和物自體,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隻能認識到現象界,把握不到物自體。也就是說,人們認識到的隻是表面。人們在現象界獲得的隻是經驗的認識,但不是真理本身。黑格爾的真理觀是依據邏輯學和辨證法來完成的。在黑格爾那裡,實體就是主體,實體是以主體的方式展現出來,經過一系列環節創造自身成為現實。而真理就是在實體自我生命的展開中建立起來的,它是一個過程。在黑格爾那裡,真理不來自純粹理性,也不是來自感知,它在運用思維邏輯把握世界的過程中将自身展現。于是,真理問題自此變成一個曆史問題。

李老師将這次講座的最後落腳點放在了馬克思身上。馬克思在真理問題上繼承了黑格爾的曆史向度,馬克思認為真理不是既定的存在,真理是一個過程。但馬克思和黑格爾的不同之處在于黑格爾在界定真理的時候,推出了絕對精神的概念。黑格爾認為任何觀點都逃不出絕對精神的外殼,它是一個封閉的循環。但在馬克思那裡,真理是開放的。

在互動交流環節,同學們都很踴躍,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李老師對同學們的問題也都給予了耐心的解答。其中,有同學提出“如果片面強調主體的展開,那會不會就變成你有你的真理,我有我的真理?”對此,李老師表示我們強調主體向度,并不意味着就否認了曆史的必然性,真理的絕對性。曆史在展開的過程中就将自己的本質暴露出來了,真理就在其中。

至此,本期弘毅講堂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圓滿落下了帷幕。

據悉,“弘毅講堂”系列學術講座是BEAT365唯一官网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團BEAT365唯一官网委員會主辦、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會承辦的品牌欄目。講座以提升學術交流層次、營造學術氛圍、引領學術交流風範為己任,提倡更高的學術品味,開展更廣泛的學術交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