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校友之窗  >  校友園地

從抽象哲學走進實證田野的學者——訪beat365体育官网77級校友蔡禾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2-09-24

>

懷攢着期待而緊張的心情,我走進了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辦公室。當我見到蔡禾師兄時,竟一下子放松了神經。雖是初次見面,卻倍感親切,我們所共同擁有的在BEAT365唯一官网和中山大學學習的經曆拉進了彼此的距離。而在接下來的訪談中,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蔡禾師兄 “思想+實幹”的氣質作風,及包容、全面、專業的特點,使我對校友專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蔡禾,現任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

趕上“文革”後高考首班車

蔡禾師兄是77級哲學系的學生,他謙虛地向我說起了他當年的學習情況。當時所有77級哲學系的同學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風好、熱情高昂。因為絕大部分同學的年紀都比較大,而且是從各個行業中考上來的。在“文革”時期,基本上所有的學生在初中畢業之後都被下放到農場或工廠工作,當時蔡師兄就是被分配在東西湖農場、武漢氣門廠工作。

當問及蔡師兄是如何選擇學哲學專業時,他微微一笑說,那個時候很懵懂而單純,讀什麼并不重要,心中唯一的念頭就是讀書,隻要能讀書就行了。在這樣偶然的機緣下,蔡禾師兄來到了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他說,當時他報考時,并沒有什麼信心,說到底自己實質上隻有小學文化,因為初中時開始“文革”,天天學工學農,更别談讀書了。知識缺乏的蔡師兄也沒想到自己能考上,填學校和志願時也隻是随意挑選了幾個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大學,從未考慮過中間的區别在哪,将來職業是什麼。讀書,就是當時選擇的唯一動力和目标。

談及當年武大的老師對他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時,蔡師兄言語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在那個時候,他們對老師有一種近乎崇拜的感覺。因為在他們眼中,大學的教師們都是很有學養,蕭扔父、江天骥、陶德麟、劉剛紀這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抽象哲學走向實證社會學

大學期間,蔡師兄從思辨抽象哲學轉向實證社會學,這一轉變也是來自于一個偶然的機會。蔡師兄回憶到,1981年,鄧小平提出“社會學要補課”,費孝通先生接手了這項任務。當時,中國社科院建立起了社會學研讨班,任課老師是從國外請來的,學員主要是在校教師,曾一清老師就是BEAT365唯一官网的學員代表。但是費孝通先生并不滿足于此,而是希望從選拔更多的學生來培養,于是就專門針對77級的學生開辦了一個強化班,選拔全國17所大學中的優秀大學生參加。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有兩個名額,蔡師兄在聽了經過培訓班學習的老師的介紹之後,便和另外一個同學一起報了名。當時已經是大四的蔡師兄并不滿足于自己所學的東西,想更多地涉獵一些其他知識。學有所成之後,蔡師兄回到武大教了兩年書,之後前往中山大學讀研究生,相繼在武大和中大任教。

談到蔡師兄在武大的生活,他表示“平淡而簡樸”,但并不缺乏樂趣。那個時候的學生不浪漫也壓根沒有想過要浪漫,濃厚的學習氣氛使得學術讨論和争辯遍及各大角落,随時可以駐足觀摩一番。八十年代初,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但學生們學習卻很用功,即使在武漢酷熱難熬的夏天,他們都還到處尋找地方學習讨論。蔡師兄還介紹到,當年任課教師到學生宿舍輔導教學的方式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了他們交流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到當年蔡師兄他們讀書時是多麼的純粹,因為純粹而珍惜,因為珍惜而專注,因為專注而進取,因為進取才能抓住機會。

關注現實 加強實踐

當我問及大學生怎樣做社會實踐、規劃工作時,十分關注社會民生問題蔡師兄表示,人文學科研讀經典非常重要,哲學家基本不需要出家門也能寫出很好的文章,因為它思考的問題跟社會科學還是有一些距離的,哲學會去追尋終極的價值、終極的理念;但是對于社會科學來講,科學的問題是要能夠證明它、能夠檢驗它。所以,蔡師兄覺得對于不同學科來講,“學科實習”作為學習期間的一個必要環節,它的安排重點是不一樣的。社會學的研究非常具體化、實際化,寫論文一定要有自己的調查,不能是太抽象的、太大概的東西;而哲學所講的社會實踐并不一定需要去某個地方,而是在關注現實,對現實保持敏感性的基礎上做深刻的抽象思考。在蔡師兄眼裡,不論是社會科學還是人文科學,社會實踐都應該關心社會、關心現實,至于這個現實問題怎麼回答,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要求。

訪談最後,蔡師兄詳細詢問了很多關于beat365体育官网的發展情況,同時也衷心地祝願母校取得更好、更大的發展。

(作者:羅森壬)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