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概況
開放為懷,創新為骨----訪beat365体育官网87級校友丁邦清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2-09-21
-StartFragment-->
窗台上,一隻氣勢神勇且略顯兇猛的華爾街金牛,伏在兩盆枝葉舒展的植物中間,享受晨光,惬意地陪着它的主人——丁邦清。傳聞中的丁邦清有着“拼命三郎”的稱号,每次比稿之前他都會帶領隊員進行軍事化訓練,被公認為做事嚴謹、認真的代表。眼前的丁邦清,中等個子,整齊幹練的短發,厚厚的黑框眼鏡,看起來不像是一位商人,倒有幾分大學教授的風度,難怪廣告界人士都習慣尊稱他為“丁老師”。開放、創新是整個談話中他強調得最多、談論得最有激情的,這也正是他的人生信條。
(丁邦清,中國著名的廣告策劃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讓人生“脫平”
剛剛踏入丁邦清師兄辦公室的大門,丁師兄便對我們的尋訪校友活動表示贊同。丁師兄感慨道,當年在珞珈山求學時,由于條件限制,沒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而今我們卻有幸參加這種活動,這就是好學校才有的資源。他告訴我們,如果他們當時有這種安排,會讓自己的人生收獲良多。
在丁師兄眼裡,人生就是在和時間賽跑,誰跑在時間的前面,誰就是赢家。他以一句中國俗語“人到天亮方好睡,人到老來方學乖”告誡我們必須要學會跟時間賽跑。
丁師兄堅信,所有正常的工作到最後都會歸于平庸,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在不斷地“脫平”——擺脫平庸。丁師兄說:“雖然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平庸的,但我們不能安于現狀。”在他看來,每個人的人生隻有一次,而且不能逆轉,但多數人走的這條路一點也不好玩,正像“埋頭淘食”一樣,每天埋着頭淘點東西吃,吃飽肚子明天再淘。
秉珞珈精神,鑄成功事業
丁師兄坦言道,他在武大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開放。1987年,他從川大考上武大研究生的時候,老校長劉道玉創造的開放風氣還猶存。在那時,讨論是一種生活方式,讨論無禁區、自由而激勵。說到此處,丁師兄笑道:“當年他們還為此引起了隔壁寝室的‘投訴’。”
在丁師兄眼裡,寬容開放的讨論式的學術環境比學什麼知識更重要。
“與其他學校相比,武大學生的活躍性和開放性更強一些。”丁師兄介紹道,“他們公司招聘的武大學生是所有高校裡面最多的,每年都有,每個專業都有。武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性相對其他高校來說還是要好一些,這些讓他們公司受益匪淺。”丁師兄坦言,我們在學校的招聘考試很簡單,隻需要做一張卷子,你全部做錯都無所謂,但現在的孩子基本不會出錯。他強調:“出錯沒有關系,一定要會推陳出新。”
他希望每一位武大學子都能把寬容和開放這種武大原有的精神和氣質發揚光大,充分發揮其個性和特長。
“成為自己的知己”
“人最大的知己就是自己,希望别人讀懂自己那是胡扯,我們得成為自己的知己。”丁師兄告訴我們,人要成為自己的知己必須弄清楚兩件事,一是你的興趣是什麼,二是你的特長是什麼,并能尋找到二者的交集。哲學和廣告的交集就是思維方式及其創新。哲學給予他的思維訓練使得他能做出與衆不同的廣告創意,并且能在同行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丁師兄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除了進行素質理論學習之外,我們應該把所學的東西嫁接到一門實用學科。學習并不僅僅是為做出解釋,更重要的是能改造世界。
當談及我們應該怎樣去尋找生存需求以外的一個終極目的,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時,丁師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要知道自己内心的追求,不然會後悔一輩子。做自己喜歡而不是随波追流的事情是每個人取得勝利的關鍵,越早選擇好自己的興趣和努力的方向,并能堅持下去,離成功也就不再遙遠了。從事廣告行業至少有兩樣東西達到了丁師兄的目标。首先,做廣告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新的東西,這符合他的興趣;其次廣告解決了他的經濟問題,使其更能自由地進行思想和行動。
開放的胸懷、創新開拓的氣魄,廣告戰場上的他就像窗台上的華爾街金牛一樣,以昂揚的鬥志、一馬當先的氣勢帶領他的團隊,攻克一個個難打的仗。“如果我不做廣告,我也會選擇一個很有創新性的行業。”談到自己的事業時,他語氣堅定地說。
(作者:舒麗萍、韋卓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