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beat365概況  >  校友之窗  >  校友園地

我的回憶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6-05-30

我自今年5月患病以來,一直未見完全康複,遵醫囑暫宜靜養,不能寫作,因此,僅就記憶所及,略叙一二,以應急需。

武大哲學系在地下黨領導下,為迎接解放,協助接管,積極開展有關活動。本人當時(1949年初)即正式參加“新民主主義協會”(簡稱“新教協”),具體學習黨的重大方針政策與從事本部門有關工作。

解放初期,為充實武大政治理論教師隊伍,曾先後向學校建議,增聘陳修齋、晏成書、張世英等專門學者來校,同時本人亦直接參加教學,成為該方面骨幹力量,由經濟系譚祟台教授負責領導。又哲學系師生于1950年曾積極參加湖北漢川縣土改,本人則被任命文學院分團副團長。

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國新哲學會,由李達前輩任會長,艾思奇、鄭昕任副會長。當時中南區教育部長潘梓年任中南區分會會長(後調中國科學院首屆哲學所所長),武大哲學系主任洪廉教授與中原大學教務長陶軍任分會副會長,本人任秘書長,推動該地區學習與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潘會長在武大所作學習《實踐論》的令人啟發的報告,就是由我筆記整理發表在《新建設》雜志的(現載《潘梓年文集》内)。

潘會長是邏輯學專家,一貫反對蘇聯以形式邏輯為形而上學的觀點,當時他兼任中原大學的副校長,主張該校幹部進修班應開設“邏輯”課,并指定由我去講,但我并非該方面專家,也隻有勉為其難,可這在全國還是破例的。

記得我第一次非正式講“中國近代思想史”,就是在武大,這可能是全國最早的,這使得我在1953年才敢于正式在北大首先承擔這項教學任務。

1952年院系調整,我回到北大。1955年調來人大。1956年随人大哲學系主任何思敬教授同赴前門飯店拜會武大李校長,湊巧李校長早年的大弟子呂振羽教授也在座,大家暢談學習新哲學的一些體會,使本人得益不淺。1958年又随人大哲學系主任吳江,以及蕭前、王方名等專程去武大向李校長請教開設毛澤東哲學思想課程的指導思想以及有關事項,同時也為加強人大與武大兩校哲學系的聯系鋪平道路。為此李校長後來也曾來人大講學,并商定相互支援的協議。據悉人大滄南同志就是在這個精神下去武大的。

在一次與李校長會見時,他曾深情地對本人說過,若果我早來武大,是決不會放你走的。這一直給我以非凡的知遇之感和難以忘懷的回憶。

1996.9.28

(本文作者曾在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執教,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土生導師)

*本文為作者給歐陽康的來信摘錄,原發表于1996年出版的《珞珈哲學論壇》,标題為編者後來加上。

責任編輯:韓婷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