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概況
營造“三優”的育人環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12-17
陳克晶
BEAT365唯一官网,從早年的自強學堂到現在的四校合一,已經走過一百多年了。一百多年的建設和曆史積澱,營造出了“三優”的育人環境,形成了BEAT365唯一官网自身的(或獨有的)辦學特色。所謂“三優”,就是優良的愛國傳統、優秀的學術傳承和優美的校園風光。作為育人環境,“三優”是一個相結合的整體,是校園物質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愛國精神、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的統一。它們是幾代武大人努力奮鬥、精心培育的結果,凝聚着武大人的智慧、才華和創造,傾注了武大人的心力、汗水、乃至鮮血和生命。
一、 優良的愛國傳統
這是武大人百十年來用自己的行動鑄就起來的。從1893年它誕生的那一時刻起,武大人就同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了。張之洞在《設立自強學堂片》中明确提出,“再治術以培植人材為本”,開辦自強學堂,就是要培養“講求實務,融貫中西,精研器數”的人才 “上備國家任使”。使備受欺淩的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此,武大人便開始在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書寫它愛國革命的篇章。
1900年,沙俄妄圖霸占我東北,強迫清政府簽訂《奉天交地暫且章程》。自強學堂師生聞知此訊,群起集議,起草宣言,要求宣戰。俄文班的學生紛紛查閱、翻譯有關中俄邊境争端的報章文件,配合地理分教到各學堂、書院演講“中俄界記”達半年之久。發動了湖北最早的一次反帝愛國運動。
辛亥革命時期,自強學堂和方言學堂的許多學生積極投身推翻腐朽清王朝的鬥争。有的還直接參與了辛亥革命的準備和起義行動,如協助開辦同興酒樓聯絡新軍的張育萬,秘密運售革命書刊的郭寄生、陳文中,與武昌起義打響第一槍的熊秉坤共商舉事大計的王文錦,在起義中與敵浴血奮戰的熊一飛、聶豫、向炯等,均是“首義功勞薄”上的“有功人員”。早年的武大人為推翻帝制建立民國立下了卓越功勳。
1919年,北京爆發了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在華中大地,武昌高師的學生率先響應和聲援。他們聯絡武漢15所學校的學生開展了遊行示威、街頭演講、散發傳單、通電請願、組織罷課等多種多樣的愛國活動。學生的愛國行動遭到了湖北督軍王占元的阻撓和反對,他5月29日下令,不準學生外出遊行,不準學生集會演講。在反動勢力的高壓下學生聯合會沒有屈服,決定6月1日起實行總罷課,并上街講演。6月1日淩晨,事先得知罷課消息的反動政府派出大批軍警嚴守各校校門,堵截學生外出。将武昌高師英語部學生陳開泰的兩腿及下腹多處刺傷,血流如注。這是反動勢力在BEAT365唯一官网制造的第一個“六·一”慘案。
1921年,中國共産黨誕生。在“一大”的十二位代表中,就有陳潭秋、董必武、李達、李漢俊在BEAT365唯一官网學習和工作過。陳潭秋是武昌高師英語部的畢業生,他在1921年至1926年武昌高師附小任教期間,秘密發展錢亦石、張朗軒、江子麟、伍修權等入黨、入團,建立武漢地區最早的黨支部、團支部,領導師生聲援“二七大罷工”,聲讨帝國主義勢力制造的“五卅慘案”。1927年4月,中共五大就在武昌高師附小小禮堂召開。董必武同志說,“那時的武昌高師附小簡直成了湖北革命運動的指揮機關”。
1926年秋,北伐軍進駐武漢,國民政府将國立武昌大學、國立商科大學等六所學校合并,建立武昌中山大學。武昌中山大學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結晶,是當時進步力量的重要陣地,也是BEAT365唯一官网的直接前生。學校開辦後,中共立即組織成立了武昌中山大學學生會,舉辦平民學校,從事革命宣傳。1927年3月,蔣介石在江西慘殺工會領袖、共産黨員陳贊賢,發出叛變革命的危險信号,武昌中山大學學生會立即緻電質問蔣介石:“公自命為總理真實信徒,竟有此荒謬行為,其違背總理遺教為何如耶?”7月,汪精衛公開背叛革命,與蔣介石甯漢合流。派改組委員會進駐學校,宣布解散學生會。結果,在進步學生的堅決抵制和反對下,改組委員會被趕走。12月16日反動派采取武力鎮壓的手段,用三個營的軍隊包圍學校,逮捕并殺害了社會學教授林可彜和周達山、嚴大朱、江濤等十餘名學生。學校負責人李漢俊也在漢口被捕遇難。武大人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奉獻了寶貴的生命。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消息傳來,很快就在武大校園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熱潮。10月2日,全體學生集會,成立“武大抗日救國會”,決定發行反日刊物,組織義勇軍,通電全國,倡議成立全國學生抗日救亡組織。在武大學生的積極推動下,很快成立了“武漢學生抗日救國會”,并于19日舉行了武漢學生大規模的反日遊行示威。武大的教職員也積極行動起來,建立了“東省事件委員會”,并緻電國民黨中央,“不應再以不抵抗誤國”,要求罷斥一味對日妥協的外長顧維鈞。此後,武大師生持續地開展了抵制日貨、為抗日将士捐錢捐物的活動。1935年北平學生爆發了反對賣國的《何梅協定》的“一二·九”運動。武大學生率先響應。李厚生(李銳)所在的工學院油印傳單,揭露日本策劃的“華北自治”是對中國“最慘痛的淩遲”。以武大學生為主席的“武漢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救國聯合會”組織了武漢50所大中學生1萬多人在三鎮聲援北平學生的大遊行。他們在國民黨省政府門前集會示威,高呼“誓死反對一切喪權辱國之協定”,“誓死維護國家領土主權之完整”。武大的教師為聲援學生的愛國行動,決定将“東事委員會”改名為“武大教職員救國會”,并通電南京政府“不得摧殘學生愛國運動”。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争全面爆發。由陶鑄、何偉等幫助重建的武大黨支部,通過“抗日救國會”、“抗日問題研究會”等進步的群衆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動。邀請董必武、周恩來到武大作抗日演講。動員和組織同學們參加遊擊隊訓練,請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的聶建東、張昔方等來校講遊擊戰的戰略戰術。鼓動了幾十位向往革命的學生投奔延安參加抗日鬥争。
抗戰勝利,學校從樂山遷回武漢。1946年12月,北平發生美軍士兵強奸北大女生沈崇事件,武大人在武漢率先掀起了“反美抗暴”運動。1947年1月3日,武大師生在體育館集會,朱君允、缪朗山、韓德培等教授和學生争相發言,聲讨美軍在華暴行。5日,會同武漢各校學生遊行到漢口天津路的美國領事館,用英、中文高呼“美軍滾出中國去”、“反對美國幹涉中國内政”的口号。5月,武大人在“學運核心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掀起了大規模的“反饑餓、反迫害、反内戰”運動。17日,學生丁應端在體育館貼反内戰大字報遭特務圍攻毒打。領導小組立即組織了千人簽名決定罷課三天的抗議行動。20日,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天津打傷逮捕呼籲和平反對内戰的師生,制造了“五·二 O”血案。正在罷課的武大師生獲訊,無不憤慨。5月22日,舉行了由武大學生任總指揮的武漢學生大遊行。當1700名武大人的示威隊伍遊行到碼頭,渡江赴武漢行轅請願,省政府已下令封閉了所有渡口。憤怒的遊行隊伍返回省政府請願,沖進省府,占領除财政廳外的辦公室,在門窗、屏風、牆壁上寫滿“打倒獨裁”、“反對内戰”、“恢複和談”、“打倒好戰分子”、“打倒官僚資本”的标語。6月1日,國民黨反動政府對武大師生進行了瘋狂反撲,派大批軍警包圍珞珈山,用達姆彈殺害了黃鳴崗、王志德、陳如豐三名學生,重傷18人,缪朗山、朱君允、金克木、梁園東等五位教授及20餘名學生遭逮捕。反動派在武大制造了震驚全國的又一個“六·一慘案”。在最黑暗的日子裡,武大人用鮮血和生命呼喚着新中國的黎明。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獲得新生的BEAT365唯一官网繼承了光榮的愛國傳統,在抗美援朝中率先發出“抗議通電”,捐款捐物支援志願軍,1400多人報名參軍參幹,302人獲準走上保家衛國的最前線。
回顧BEAT365唯一官网一百多年的曆史,清楚顯示,愛國革命是武大人一脈相承的傳統。正是在這一傳統中走出了羅榮桓元帥、伍修權将軍、劉西堯、李銳、郭述申、潘琦等著越的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今天,愛國革命的傳統正在四校合一的新BEAT365唯一官网發揚光大。新時代的BEAT365唯一官网湧現出了感動中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醫療英雄”、“使中國踏出了對抗愛茲病重要一步”的桂希恩教授。
優良的愛國革命傳統是BEAT365唯一官网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培育一代代學子勵志成才的精神動力。學校在辦學實踐中,繼承和發揚武大優良傳統,推動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黨委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1993——1998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二、 優秀的學術傳承
BEAT365唯一官网一直重視學術研究。建校伊始,學校就提出“學術研究要向深邃處發展,防止課程之淺薄”。1941年,國民政府派員在《視察國立BEAT365唯一官网報告》中也明确指出:“該校素以研究學術著稱”。2004年,人大副委員長、前社會科學院院長李鐵映在康德《三大批判》全新譯本首發的座談會上高度贊揚武大學者,說他們有着“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學術精神”。
百年老校的BEAT365唯一官网,在其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擁有國内一流的學者和教授。他們以自己學術研究和教學為BEAT365唯一官网營造出了活躍濃郁的學術氛圍,自由争鳴、和而不同的學術風氣,培育和傳承了自強不息、胸存弘毅的學術品格,锲而不舍、堅忍不拔的學術意志,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學術勇氣,嚴謹求實、厚積薄發的學術作風,與時俱進、博采會通的學術方法,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學術态度,形成了BEAT365唯一官网 “踏踏實實的學術精神”。正是這種學術精神,造就了BEAT365唯一官网一代又一代的學術帶頭人,創造了一批又一批一流的學術成果,出版了一部又一部精品的學術著作。
自強不息,胸存弘毅
學術研究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取得成果,特别是學術精品,往往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它需要有自強不息、胸存弘毅的品格和锲而不舍、堅忍不拔的意志。沒有宏大的胸襟、氣度和眼光,剛毅果敢的決斷,沒有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不可能獲得一流的學術成績,創造出一流的學術成果。黃侃說:“學問須從困苦中來”,這是他一生研究學問的切身感受。他的學生說:黃侃每讀,必正襟危坐,一絲不苟,白天不管如何疲累,晚上照樣雞鳴始眠。晚年直至臨終前,一面吐血,一面堅持将《唐文粹補遺》圈點、批校完。他用生命鑄就了輝煌的學術,成就了一代國學大師。黃侃提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最富創造性的訓诂學理論,把聲、韻結合起來研究,定古聲母為十九,韻母為二十八, “集前修之大成,發昔賢之未發”,在漢語音韻史上立下了一座劃時代的裡程碑。它不但标志着三百年來古音韻學研究的最高成就,而且也為後學研究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和一種新方法。他的《手批白文十三經》、《唐文粹補遺》成為了中華學術的瑰寶。
黃侃先生的學術品格和精神,為新一代的武大學者繼承和發揚。宗福邦教授等十二位學者,集十八年之精力,潛心研究,編撰出版了被專家們譽為“訓诂學界一大盛事”的大型漢語工具書《故訓彙纂》。
無獨有偶。楊弘遠院士、周嫦教授、孫蒙祥教授、趙潔教授也是傾十八年心力,完成了《植物性細胞、受精及胚胎發生離體操作系統的創建與實驗生物學研究》的課題,摘取了2004年最高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在國内許多同行由于種種原因放棄同類課題時,他們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剛毅果斷的決策、精巧設計和操作的實驗,突破了分離的性細胞在體外存活、使雌雄細胞在體外結合受精、使受精卵細胞在體外持續發育成植株的重重難關,實現了在人工可控的體外條件下植物個體發育的全過程。楊弘遠院士等的研究成果開拓出植物實驗生殖生物學與生殖工程的新方向,為我國在這一領域擠身世界水平作出了貢獻。
開拓創新,敢為人先
研究學術,貴在創新。要有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勇氣。曆代武大優秀學者都有着開拓創新的精神,把“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作為自己進行研究的目标。早在自強學堂時期,近代著名數學家華蘅芳、華世芳教授著《行素軒算稿》,編撰出了将中西算學結合起來的數學第一部教材。在武昌高師時期,更有畢高祖教授第一個獨立地研究中國淡水藻,所著的《武昌長湖之藻類》,被公認為這一領域的開山之作。
在BEAT365唯一官网發展的各個專業領域裡,都有着許多開拓性的學術成果和創新的學術理論。下面是一些突出的事例。唐長儒教授是國内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的著名專家。他開創性地探讨了這一時期許多前人未及或懸而未決的許多重大問題,不僅得出一系列極富啟迪性的新結論,廣為國内外學者所稱譽和援引,而且開辟了一大批具有研究潛力的新課題,惠及後學。吳于廑教授在世界史研究中,善于吸取當代系統科學思想,創新史學研究方法,大力倡導整體世界史觀。他的這一新觀念被史學界譽為“世界曆史新理論在我國的興起。” 著名法學家家韓德培一貫重視研究社會向法學提出的新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他更是強調法學要“着重研究當前經濟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面對大規模建設帶來的污染問題,他率先在中國開創了國際環境法研究。在測繪學領域,1980年,李德仁院士首創從驗後方差估計導出粗差定位的選權疊代法,國際測量學界将這種方法稱為“李德仁法”。劉經南院士與人合作創造出一種聯合平方誤差影響率的理論,分析了高程誤差的影響及削弱方法,導出了新的數學模型,使大地測量坐标系理論研究領域的一系列難題迎刃而解。鄂棟臣是去過南北極考察的科學家。他第一個将中國測繪标志設在北極點進行大地測量;第一個測繪了中國南極長城站地圖;在南極地殼運動、重力場、冰貌環境與海平面變化等研究方面為我國測繪遙感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在環境科學領域,侯浩波教授帶領課題組經過100多次試驗,創造發明了一種高強耐水、可在常溫下固化粉煤灰等各種工業廢渣、工業尾礦、城市垃圾、土壤等的HAS固化劑,這種被工程院士吳中偉等譽為“在工業廢渣和環境保護方面創新的材料”,列為了水利部江河堤防的新技術,并在灰壩工程、廢料填埋場工程中得到應用,創造出了巨大效益。
嚴謹求實,厚積博發
研究學術,雖然貴在創新,然而創新當以求實為本。嚴謹求實,一絲不苟,厚積博發,精益求精,是BEAT365唯一官网曆代學者堅持的治學原則。他們不僅努力實踐這個原則,而且用它來激勵後學。有“中國航測之父”之稱的王之卓院士,一生研究都遵循這一原則。他嚴謹治學,為辨明學術上的是非,他總是旁征博引,查閱大量資料,進行系統研究,“必苦思廣證以求貫徹”。他特别重視和和認真對待不同意見,經常為核對一個數據、推導一個公式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在葛洲壩建設中,船閘引航道如何沖沙,是一大難題。張瑞瑾教授提出了“靜水過船,動水沖沙”的設想。謝鑒衡教授和他的同事們曆經8個寒暑,進行了成百次的試驗,收集和處理了以萬計的數據,确定了年末、旬末為最佳沖沙時間和沖沙曆時,制定了一個既能保證順利通航又能節省大量投資的引航道合理布局的建設方案。葛洲壩建成後,1981年秋,三江航道啟閘沖沙,僅用12個小時便清除了淤積在引航道上的300多萬立方米的泥沙。實際效果證實了張瑞瑾教授設想的正确性,與謝鑒蘅教授的試驗結果完全吻合。這是武大學者“嚴謹治學,出一流成果”的又一事例。
在BEAT365唯一官网文、史、哲學科中,學者們以嚴謹求實、厚積博發為治學之道。國學大師黃侃,學通四域,淹貫古今,在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等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于文字學、音韻學、訓诂學更是鑽研精深。他批注、圈校經典,“不放松一字”,自始至終做到“言必有中,每下一義,切理壓心”。郭齊勇教授研究當代大儒熊十力,從參加編校《熊十力論著集》而細讀其書開始,認真研讀和校勘了熊先生已刊和未刊的著作而力求體會其用心,收集海内外對熊先生的研究而巨細不遺,并且還遍訪熊先生之知交、弟子、親故,傾三年心力,寫出了“持論铮铮有據”、“發前人所未發”的《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力著,受到了海内外學者的普遍贊譽和肯定。日本著名學者島田虔次在其論述中國文化的著作中,引用郭書達十餘次作為其立論依據。
追求真理,實事求是
探索和尋求學術真理,是武大學者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标。不畏權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是武大學者一以貫之的學術态度。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李達校長在BEAT365唯一官网重建哲學系時就立下了“宣傳馬列,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他自己就是遵循這一原則身體力行的典範。在擔當BEAT365唯一官网校長的十四年裡,适逢左傾之風在校肆虐之時,他以科學的态度和大無畏的精神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幹擾和壓力,尊重專家,尊重知識,堅持按教育規律辦學。在左傾登峰造極的1966年,林彪鼓吹“最高、最活”的“頂峰論”。他不懼副統帥的權威,以學者堅持真理的态度,公開表示“不同意”,并且批判其違反辯證法,質問說:“頂峰?還要不要發展?”李達校長因此招來了無妄之災,為堅持真理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摧殘文化的文革時期,工宣隊主持發動了所謂“奴隸有沒有哲學”的大辯論。還在強迫勞改的陳修齋和楊祖陶教授,頂着強大的政治壓力,不附會當時的潮流,以實事求是的态度,明确表達并堅持了奴隸有哲學觀念但沒有自己的哲學的科學觀點。長期跟随李達校長的陶德麟教授,秉承了老校長的學術精神,在上世紀80年代開展的真理标準的大讨論中,寫出了影響至深至廣的《邏輯證明與真理标準》,用缜密的分析、透徹的說理,嚴格的論證,犀利的辯駁,暴露了以“兩個凡是”為标準的僞善性和反科學性,強有力地堅持和捍衛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則。
名師執教,傳承學術
在BEAT365唯一官网,曆代著名學者都把培養後學、激勵新人看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有着著名數學家李國平教授詩曰“捧土培根情更急”的心懷。黃侃教育學生治學須從繼承入手,然後“入室操戈”,走出自己的路來。唐長儒告誡後學,繼承前人學統應“師古而不為所囿,趨新而不失其規”。他們在培養學術接班人上就如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孫祥鐘教授說的“既要帶路,又要讓路”。BEAT365唯一官网的曆代宗師總是期盼學生超過自己,勉勵他們不僅要在老師從事的專業和領域有新的建樹勝過老師,更要勇于在老師不熟悉的方向和領域進行開拓創新。
BEAT365唯一官网曆來重視本科生教學,有着一流學者、教授上本科講台的傳統。黃侃、黃焯、劉永濟、劉博平、吳于廑、唐長儒、李達、陶德麟 、曾昭安、李國平、高尚蔭、愈念福、謝鑒蘅、張瑞瑾、夏堅白、王之卓、陳永齡、葉雪安等著名學者都給本科生講基礎課和專業課,更有甯津生、陳俊勇、李德仁、張祖勳、劉經南等五院士為一年級共開一門《測繪學概論》。他們以其深厚的學識功力、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通俗易懂的講課語言向學生傳授最新的學術知識和科學的治學方法。陶德麟教授談起他初入武大聽吳于廑講世界通史、唐長儒講中國通史的情形仍記憶猶新,至今還保存有當時的聽課筆記和唐先生于講課中補充了大量史實資料的教材,翻閱看來,仍覺受益匪淺。
在武大,著名學者、教授除了擔當本科課程教學外,還經常面向全校學生舉辦各種學術講座,介紹學科最新進展,報告學術最新信息。這些高水平的講座,既向學生傳輸了各個學科前沿的知識,又在學生中營造了活躍濃郁的學術氛圍,推動了學生學術社團的活動。蓬勃的社團活動為學生自由地發展個性提供了廣闊天地。不少武大學子也因此走上了成才之路。
正是在名師培育和活躍濃郁的學術氛圍中BEAT365唯一官网湧現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術大師,走出了70多位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三、 優美的校園風光
BEAT365唯一官网校園之美,是全國聞名的。郭沫若在1938年寫的《洪波曲》就把武大校區譽為武漢三鎮的“物外桃園”。1982年,東湖風景區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大校區就是東湖風景區的十大景區之一。凡到過BEAT365唯一官网的中外政要,專家、學者,無不為之贊歎,“珞珈之山,東湖之水,山高水長,流風甚美”(董必武),一緻公認:武大校園是國内外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
BEAT365唯一官网校園之美,既是集自然之天成,更是聚人工之巧飾,是幾代武大人精心建設、着意營造的結果。
1928年,由地質學家李四光、農林學家葉雅各等五人組成的BEAT365唯一官网新校舍建設籌備委員會,選定了珞珈山(原名羅家山,著名學者、詩人聞一多以其諧音更此名,彰顯校園為學府聖山)、獅子山一帶作為建校地址。這裡風景秀麗,依山傍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書院選址理念。李四光特别邀請在中國搞了近20年建築工程、對中國古代建築有深刻研究的凱爾斯(Kales)主持建築設計和施工。他依照建委會的要求,在整體建築上,既遵循中國傳統“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原則,又引入西方的羅馬式、拜占庭式建築式樣;在單體建築上,講求形式各異,互不雷同,做到了融和中西建築藝術之風格,采集古今建築藝術之特點。特别是在總體布局上,注意了建築群同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利用“對景”、“借景”、“造景”的手法,使建築物與環境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中國先哲“天人合一”的思想。BEAT365唯一官网的校園建築,不僅巧妙地利用山勢地形,還匠心獨具地借用東湖的千傾碧波。不論是從獅子山頂的圖書館南眺珞珈山,還是站在行政大樓上北望獅子山,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幅玉宇瓊樓、碧波輝映的宜人美景。更具文化蘊涵的是,在建築布局上的深刻寓意。學生齋舍依山而建,圖書館立于獅子山巅。當學子們沿齋舍拾級而上,仰望雄偉的圖書館,他們人生所要攀登的不正是彙聚人類智慧的書山嗎?
早年建校時,這一帶基本上是禿山野嶺。1929年劃定校區後,農學院院長葉雅各教授親自規劃,并帶領師生植樹造林。校園規劃到哪裡,造林綠化就到那裡。他帶領師生員工栽種了松、柏、楊、柳、楓、樟、桐、銀杏、烏柏等三十多種樹木和桂、桃、梅、李、海棠、玉蘭、紫荊等三十多種花木。七十多年過去了,幾代武大人的辛勤培育,當年栽種的樹苗已經蔚然成林,昔日的荒山秃嶺,已變成今天郁郁蔥蔥的珞珈。如今的BEAT365唯一官网校園,林間處處聞鳥鳴,四季時時飄花香;櫻、桂、梅、楓似盆景,校區遍地皆園林。櫻的花海,桂的清香,楓的紅葉,梅的傲雪,校園被裝點得生機盎然,四季常青。
BEAT365唯一官网光榮的愛國傳統,名人、巨匠留下的活動足迹,更為優美的校園增添了衆多的人文景觀。“六﹒一”慘案遺址、“六﹒一”紀念亭、周恩來舊居、郭沫若舊居、李達故居,李四光、王星拱、李達、聞一多等的塑像,它們向人們無聲地訴說着曆史,昭示着武大的傳統和驕傲。
四校合一後,校園建設更重視整體布局,實施了拆圍透綠、亮化建築、管線入地的工程,興建了世紀、時代、珞珈三個文化廣場和一批新的人文景觀,使花園式的校園更富文化氣息。
經過七十多年營造的BEAT365唯一官网校園,其優美不僅在于集自然天成之風光,彙精工建築之藝術,更在于深藏其中的文化之美。因此,可以用這樣三句話:集自然天成之美,彙中外建築之精,寓深厚文化之意,來概括BEAT365唯一官网優美的校園。
2001年6月,國務院将武大校園的15處26棟早期建築和“六﹒一”慘案紀念亭、李達故居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将學校的部分場所和建築确定為科普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走進武大校園,在你欣賞校園美景時,你會有一種深重的曆史感受,體驗到一種濃烈的學術氛圍。在這優美的校園裡,既有着學子們最适宜的讀書環境,又有着由傳統形成的無形推力,那一處處記載着愛國活動的遺址,那一座座展示大家風範的雕塑,無不摧人奮進,促人成才。BEAT365唯一官网正是以這種“三優”的育人環境,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複興和騰飛培育出了近三十萬的珞珈英才。(作者系beat365体育官网57級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