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緻謝】2021屆畢業季之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6-18
緻 謝
我在文章中也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結果是過程的呈現。博士階段就要結束了。看看自己現今所在的位置,想想這幾年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有點這樣的感覺:正好站在原本屬于自己的位置上。并沒有取得什麼了不起的成績,不敢說感謝,但必須對影響過自己的人和事有所銘記。
首先是自己的導師朱志方教授。特别感謝朱老師的寬容與大度。朱老師給予我們充分的空間去自由生長,但又不是放任不管。他會對我們要做什麼研究以及處在什麼位置保持關注,但不強迫,甚至也不主動引導,而隻是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提供必要的幫助。雖然我現在長得七枝八杈的,但我覺得自己最有生命力的枝幹是在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過程中慢慢長大的。沒有朱老師的寬容,這無法達成。除了寬容與大度,朱老師還有各方面的品質對我有着潛移默化式的啟發。我希望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也能夠逐漸獲得朱老師身上各方面的品質。
除導師朱老師外,還要感謝各位授課老師:曾曉平老師,蘇德超老師,郝長墀老師,孫勁松老師,儲昭華老師,李健君老師。特别是蘇德超老師,這幾年上的最多的就是蘇老師的課,好多次碰到了困難,蘇老師都能好心地給予幫助,這讓我很感激。另外還要特别感謝的是文碧芳老師。沒有上過文老師的課,之前也沒有什麼交集;但他看我在外哲專業寫中哲文章,擔心我外審過不了,主動地關心與幫助我,數次從各方面給予我指導,這讓我尤為感動。有時候會想,智慧也許并不會傳遞,但愛心肯定會。如果有一天自己當老師了,也能關心幫助那些不是自己學生的學生,那麼這就是在傳遞文老師的愛心。
除了老師,還有要記錄的是身邊的各位朋友和師兄弟,李寶達,羅珊,王偉平,徐超,劉旭,牛堯,馬亞偉,曾鳴,陳晨,陳鑫,韓瑞波,黎宇,成骁傑,騰磊,費春浩,陳亮升…有一起學習的,也有一起打球的。寶達豁達、潇灑、堅毅,是這幾年讓我學到最多的人;羅珊沒有一點私心,我們交往并不算多,但我非常非常羨慕你;偉平執着、踏實,不管做什麼都能持之以恒…我從各位身上像鏡子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這幾年的進步源自于老師的教導,也源自和你們的交往。
(作者:樂旭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