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圖書分館  >  讀者服務  >  正文

【珞珈哲聲】之五 鮮活比客觀更真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3-08



——讀趙林教授《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有感


王思源


西方文化的演變與發展是一個相當宏大的命題,其難度令人生畏,其熱度經久不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當我們想要深入了解這個領域時卻會發現,雖然相關著作浩如煙海,數不勝數,但往往充斥着大量的謬誤與偏見,需要仔細甄别。我真誠地推薦趙林教授的《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一書給所有想要了解西方文化的朋友,不止因為這本書内容廣博,思辯嚴謹,文采飛揚,以及是我導師的著作,更因為這本書寫得生動鮮活,具有一種文化與曆史應有的生命力。

曆史不隻是考據,文化不隻是概念,原因很簡單,脫離了人,曆史和文化都将喪失意義,而人并非是純然客觀的存在。當我們在追問曆史時,往往陷入到描述“客觀史實”的妄想中,殊不知一個曆史事件從發生的那一刻就與純粹的客觀無緣了,曆史事件是被主觀能動的人所創造,被主觀能動的人所認識的,抛開這一點去尋求所謂的“客觀”隻會愈發遠離真實的曆史。而當我們在探究文化時,又往往陷入到追求“體系概念”的妄想中,忘記了理論體系本來都是活生生的,是從現實感性的生活中生發出來,在現實感性的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罔顧這一點去建構所謂的理論體系隻能是虛幻的空中樓閣。這些在曆史文化領域長期存在的謬誤與偏見,究其根本都是一種“熱愛真理甚于熱愛生活”的癔病,在本身和諧統一的真實裡分化出虛構的矛盾,忽略了曆史與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鮮活生命力。


因此,一本好的曆史文化著作一定要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它不會是死守故紙堆的曆史考據,不會是迎合時髦的理論模式。它首先是一種思辨意識的自由表達,是一種把握曆史的活的生命的強烈願望,是對文明發展的潛在動力的挖掘與诠釋,是呼喚史料揭示統一的精神目标的内在沖動。有生命力的著作會賦予曆史與文化以真實的意義,這意義是屬人的,為人的,與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當下的個體息息相關的。因此,克羅齊說“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因此卡爾貝克說“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曆史學家”。通讀完一本好的曆史文化著作,你會在世界和曆史的精神中照見到自己,這正是讀完《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這本書之後,我最真切的感受。

《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一書總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希臘羅馬多神教與古典文化”以希臘神話為開端,從宗教、戲劇、哲學、政治等多個方面描繪出希臘文化的精神氣質,希臘的個性具有一種和諧的原始之美,既包含浪漫的超越也包含現實的感性,希臘人熱愛深邃的概念,更崇拜美好的形體,一種原始與質樸的靈肉統一使希臘文化整體呈現出一種田園詩般純淨悠揚的意境。而到了希臘化時期這種夢幻的古典理想已經陷入到普遍的迷惘與虛幻之中,它呼喚着一種外部的力量來賦予其新的動能,而羅馬帝國勢不可擋的崛起就提供了這樣的條件。在政治上征服了希臘的羅馬,在文化上接受了希臘的統治,然而尚武務實的羅馬人和精緻典雅的希臘人在文化個性上畢竟大相徑庭,這也就導緻了古典的原始和諧轉向了一種“片面的單純性”。這種“片面的單純性”表現為羅馬人對現世财富和縱欲享樂的執着追求。後期的羅馬帝國就在這種窮奢極欲,淫靡放蕩的社會風氣中腐化堕落,基督教文化成了新的救世靈藥。

第二章“基督教與中世紀文化”從基督教的文化淵源出發,在基督與羅馬,基督與猶太,基督與希臘三對關系中,揭示出基督教唯靈主義的文化特征。這種唯靈主義是對羅馬窮奢極欲的物質主義的曆史性報複,唯靈到了一種近乎病态的程度,對精神超越,靈魂不朽,彼岸天國的追求成為了基督教文化影響下人們唯一合理的生活目标。這種追求在基督教早期是純粹的且高尚的,與羅馬帝國的物欲橫流形成了鮮明對比,基督教文化也因為它的純粹和寬容赢得了大量忠實的信徒。然而随着基督教在世俗世界的權勢不斷地擴大,本就是空中樓閣的唯靈主義被腐化瓦解,基督教陷入到了無力自拔的自我矛盾和普遍虛僞的狀态,對權色的貪婪,對異端的迫害都标示着教會的罪惡與瘋狂,它也因此将在新的改革中輸掉整個世界。

第三章“基督教與西方近現代文化”是從對基督教所面臨的時代變革及其應對的分析開始談的。基督教文化本身極端唯靈主義的個性特征注定了它将從自身内部産生矛盾與割裂,以擡高靈魂貶低肉體的方式來克服靈肉二分本身就必然陷入更深刻的二元對立與自我分裂,因此基督教文化内部本身就呼喚着一種改革,從被基督教文化壓抑的人的感性,人的欲求出發,發展出了文藝複興運動,從被基督教文化遺忘的純粹信仰,聖潔内心出發,發展出了宗教改革運動。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領域也迎來逐步的解放,從自然神論到泛神論再到無神論,人的尊嚴與力量越來越被突顯,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多元的時代即将到來。時至今日,雖然基督教文化依然是西方文化的主旋律,但人們對于上帝和宗教的信仰更多地來自于道德和情感上的必要,新的時代正在走向一種新的和諧。

黑格爾哲學将曆史的發展看作絕對精神回歸自我的過程,整部西方文化史的演變在趙林教授筆下正是符合着這樣一套辯證的系統,從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與鮮活的生命力。那些龐雜的史料,紛繁的思想,在趙林教授信手拈來,舉重若輕的“指揮”下,宛如訓練有素的交響樂團成員,各放異彩又渾然一體,奏響了一曲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華麗樂章。整部著作通讀下來,我陶醉了,被作者所折服之餘不禁陷入沉思:和諧典雅的希臘文化多麼像一個人無憂無慮的孩童時期,在靈魂最質樸最單純的狀态下,我們追求着最真實的善與美,孕育着未來所有的可能性。而羅馬與基督的對立像極了人生不同階段所作出的不同選擇,是不同的可能性具體的實現。積極進取,追求物質的羅馬宛如一個渴望建功立業揚名立萬的熱血少年,而當這個少年熱血漸涼,心灰意冷時又會轉身走向空靈而憂郁的夢境,這夢境正是唯靈主義的基督教文化。物質與精神的二分對人性本身是一種異化與割裂,但這種異化與割裂對于人性的健全卻又是必要的環節(一如理性的狡計)。一個人從懵懂走向成熟,總是需要經曆一個自我異化的過程。當他一味向外尋求滿足時,他就會陷入功利和拜物的泥淖;當他一味向内需求解脫時,他就會堕入空虛與僞善的深淵。隻有當他經曆了這一切有所感悟之後,才能再次體會到物質與精神在人的自由本性中的和諧統一,而此時的統一與孩童時期那種懵懂無知的統一相比又有了更豐富的内涵,這種通過經曆自我異化而達到更深刻的自我認識的過程就是一種生命境界上的升華與質變。就像西方文化的發展與演化從質樸純真的古希臘時期開始,在經曆了兩種不同的異化與割裂的階段,羅馬文化時期與基督教文化時期之後,在更加包容多元的新時代呼喚一種新的和諧與美好。這是曆史與文化的生命最終要走向的合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曆程最終也要走向自己的合題。

【書作者簡介】趙林,哲學博士,beat365体育官网二級教授,國家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傑出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西方哲學、西方文化、基督教思想史。


推薦人簡介王思源,男,beat365体育官网博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外國哲學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