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楊祖陶 | ||
性别:男 | ||
職稱:教授 |
簡 介 |
楊祖陶,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方哲學史家,康德黑格爾研究專家,資深翻譯家。1927年生于四川達縣。1945年入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師從金嶽霖、湯用彤、賀麟、鄭昕、洪謙諸教授,1950年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文學士)後留校任教。1959年調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任教。曾任BEAT365唯一官网學位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科基金評審委員,BEAT365唯一官网西方哲學史教研室主任,《德國哲學》副主編,金嶽霖學術委員會顧問;現為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楊祖陶一貫把第一線教學視為天職,他講課的邏輯魅力在30年後仍為聽者所難忘和稱道。在指導研究生工作中,以嚴謹規範著稱。多次被評為BEAT365唯一官网優秀教師、BEAT365唯一官网優秀研究生導師,1981年獲湖北省高校先進工作者稱号。他惜才如命,甘當人梯,刻意扶植,感人至深,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在學術界傳為佳話。言傳身教,精心培養了一批有影響的知名專家和學者。楊祖陶是一位堅持真理,敢說真話,淡泊名利,樂于默默無聞幹實事的純粹學者。他獲得了學界的《潤物細無聲的學術影響與人格魅力》、《不求虛名、但求心安》、《艱苦的學術創新》、《感受純粹思想的力量》、《絕對精神的追求,生命之花的綻放》、《守護學術的純潔》等等文章的高度贊許。2013年1月17日他因以86歲高齡首譯黑格爾的早期經典著作《耶拿邏輯》受到BEAT365唯一官网的表彰與獎勵,為自己的學術生涯劃上句号。 長期從事西方哲學史研究,在系統研究歐洲哲學史的基礎上着力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特别是康德黑格爾哲學研究與翻譯。治學嚴謹,造詣精深。以務求其新,必得其真為治學原則。其學術成就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⑴開創了對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的研究。運用辯證邏輯,以主觀能動性和客觀制約性的矛盾為綱,揭示和陳述了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到費爾巴哈及其向馬克思的實踐唯物論發展的辯證邏輯進程,這在國内外德國古典哲學研究中尚屬首見。其标志性成果——《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問世後,引起學術界普遍關注,有人稱之為“哲學史方法論研究的典範”,它所闡發的的關于方法論的原則被學界認為對哲學與哲學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⑵創造性地研究康德哲學。在闡明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的基礎上将康德哲學作為第一個深入研究的對象。首次揭示和論證了康德哲學最重要最困難的“範疇先驗演繹”是一個由主觀演繹和客觀演繹構成的“有機統一整體的圓圈”。學術論文《康德範疇先驗演繹初探》,被《中國哲學年鑒》認為是康德哲學研究中的一個新進展;突破以為康德隻有一個批判哲學體系和對其性質簡單化的成見,揭示和闡明了康德哲學的三個體系和批判哲學的三重性質是康德哲學永恒魅力之所在;突破對康德思想發展的單純描述的局限,揭示和論述了康德思想發展從早期理論自然科學階段直到後批判哲學階段的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⑶創造性地研究黑格爾哲學。黑格爾哲學是其心目中“主題中的主題”,從邏輯學出發深入探索黑格爾哲學是其确立和遵循的整體思路。首次從黑格爾邏輯學對象的特性詳盡地闡明了黑格爾的邏輯學與辯證法的辯證統一關系。有力地論證了黑格爾邏輯學是邏輯學、本體論、認識論和辯證法四者統一的新見解,賀麟先生稱其相關論著是一篇在黑格爾哲學中走出了新路的佳作;首次提出主體性這個黑格爾邏輯學的基本概念隻有在邏輯學中才得到透徹處理的觀點,進而系統地考察了邏輯學中主體性的發生史和辯證發展曆程。1988年在湖北大學召開的國際學術讨論會上,他作的“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主體性”的學術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和高度贊賞。前聯邦德國哲學家施米特在大會上評論說,“在中國看到對黑格爾哲學作這樣深刻的研究是令人驚訝的”。當時參加會議的青年學者、現複旦大學教授鄧安慶後來撰文指出:這篇論文:“展示了一個中國學者以德國式的思辨本真地理解和批判地重建黑格爾哲學的精深思想,讓國外同行驚訝不已。他們驚訝的是,在剛剛結束‘文化大革命’的這樣一個陌生的國度卻有學者可以跟他們站在同一水準上讨論德國主體哲學問題!”;運用邏輯與曆史一緻的原則和方法,在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地論證了賀麟關于黑格爾哲學體系構成的創見及其意義,從而有利于正确理解和研究黑格爾哲學。 1999年在北京舉行的“新中國哲學50年”學術研讨會上,他作為特邀代表在大會上深刻地闡明了被馬克思恩格斯繼承和發揚了的德國古典哲學的“為真理而真理的理論精神”和“為自由而自由的實踐精神”是正在形成中的現代中國的民族精神所必須的,引起高度關注。他推出的“德國哲學中的理性主義與意志主義的關系問題”被《哲學研究》視為“是一篇有思想深度的學術論文,在研究态度和方法上也具有啟發意義”。該文獲湖北省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榮譽獎。 主要著作:《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國家教委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獎) ;《康德黑格爾哲學研究》 ;《回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六十年》;《歐洲哲學史稿》(合著,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合著,教育部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等;《中國大百科全書》(部分條目);《黑格爾辭典》(部分條目,第六屆中國圖書獎二等獎)。 主要譯著:黑格爾著《精神哲學》(中文首譯本);黑格爾著《耶拿體系1804—1805:邏輯學和形而上學》(中文首譯本,簡稱《耶拿邏輯》);《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合作編譯);康德著《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合作新譯,教育部第四屆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 );黑格爾著 《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參譯) ;《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參譯);黑格爾著《精神現象學》參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