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田文軍 | |
性别:男 | ||
職稱:榮休教授 | ||
是否在職:否 | ||
所在學科: | ||
電話: | ||
郵箱地址:1234@qq.com |
簡 介 |
田文軍,男,生于1948年11月29日(農曆10月初9日),湖北省鶴峰縣人;1970年8月進入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學習;1973年12月畢業後作為研究生留校繼續學習,1975年10月畢業後留校任教;1978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1984年報考BEAT365唯一官网研究生,1987年獲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日本創價大學文學部研修;曾擔任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系副主任,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等職務,現任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馮友蘭學術研究會理事。 學習期間,田文軍有幸得到過BEAT365唯一官网蕭萐父教授、李德永教授、唐明邦教授,北京大學張岱年教授、朱伯崑教授的指教,在日本研修期間又曾得到著名學者池田溫教授的指導。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教學與科研工作,使他在中國辯證法史、宋明哲學、馮友蘭哲學研究等方面獲得了多種認識成果,已出版的學術著作有:《馮友蘭與新理學》、《馮友蘭新理學研究》、《現代新儒家學案——馮友蘭學案》、《馮友蘭傳》、《中國辯證法史》等,并先後參與多種學術著作的編撰工作,在各類報刊發表近百篇學術論文。 《馮友蘭新理學研究》一書增加了作者有關馮友蘭哲學方法研究的認識成果,不論内容還是篇幅與《馮友蘭與新理學》均有所不同。此書在武漢出版以後,《哲學研究》、《孔子研究》刊發過長篇評介文章,認為此書“将馮氏哲學置于劇烈的文化沖突和廣闊的曆史背景中辨析诠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對于馮氏哲學研究乃至整個現代哲學研究作出了難能可貴的探索和貢獻,對于清理中華民族理論思維現代化的曆史進程以及探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問題,具有啟迪新思的作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馮友蘭傳》,則是他近幾年來系統考察馮友蘭的人生之旅與哲思曆程的認識成果,學術界同仁認為此書在馮氏傳記類著述中屬“裡程碑式”的著作,光明日報社編輯出版的《書摘》雜志曾對該書内容進行摘介。他有關馮友蘭學術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諸如《馮友蘭文化類型說刍議》、《馮友蘭人生境界論評析》、《馮友蘭的中西文化觀》、《馮友蘭共相說勾沉》、《馮友蘭與文化保守主義》、《心河之水長流》等也曾為《新華文摘》、《文彙報》、《哲學動态》、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文摘報》、《思想》(日本)等多種報刊論及或摘介,其中《馮友蘭人生境界論評析》一文曾獲得全國馮友蘭學術研究獎。在“馮學”研究方面的豐碩成果,已使他成為國内外較具影響的“馮學”研究者之一。 在中國傳統證思維的研究方面,以他為主要作者寫成了《中國辯證法史》一書,此書為目前國内研探中國傳統辯證思維較為系統的認識成果,得到了著名哲學史家蕭萐父教授的肯定。蕭教授認為這部書稿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導向,把思想史研究與社會史研究相結合;按其共性寓于個性之中,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等觀點,剖判中國曆史上辯證思維的成果,注意到以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為圭臬,借鑒、綜合已有的研究論著而不盲從,自主權衡,取舍有方,在宏觀立論和微觀考史兩方面,都務求言之有據,力戒浮明”,從而使書稿“承先以啟後,有所開拓與創新”。在日本文化比較研究方面,他發表了《日本文化比較研究的現狀與趨勢》《我所看到的日本文化》以及《日韓學者對儒學的再評價》等論文,這些研究成果同樣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 |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
開設課程 |
主要論著或代表作 |
個人代表性著作目錄 ①《馮友蘭與新理學》天地圖書公司(香港)遠流出版公司(台灣)1990年版 一、著作類 武漢出版社1990年版 《馮友蘭學案》 二、論文類 |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 |
社會兼職 |
獲獎情況 |